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如何在包裝企業中建立碳文化變得尤為重要。該文從多角度闡述了企業文化和碳文化的內涵,剖析了我國包裝企業的現狀,并進一步論述了包裝企業實現碳文化的途徑,真正落實碳文化的重要性。最終展望了碳文化在包裝企業中的發展趨勢。
一.簡要分析碳文化在包裝行業中的重要性
目前,低碳文化是近年來各行各業能否長遠發展的主要決定因素之一,低碳文化的發展與探究更是一度列入了各企業的年度發展及規劃之中。同樣,在擁有嚴格,完善且高效的管理制度和發展規劃的包裝企業文化中,更是需要低碳文化的加入。然而低碳文化的融入對包裝企業的發展而言無疑是畫龍點睛之筆,不僅豐富了包裝企業文化,同時使得包裝企業的發展更加順應當今潮流發展,也增強了包裝企業在國內甚至國際間綜合競爭實力。包裝企業作為與各企業發展流通的紐帶,包裝企業的低碳文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企業支持力及發展動力。
同時,包裝產業的低碳化,也不僅僅是為了符合國家政策指標的被動行為,同樣也是各包裝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歷史責任與要求。包裝行業,作為被每一個社會公民所熟知,與每一個社會公民息息相關的產業而言,是有責任向社會公民傳遞低碳理念的。包裝企業通過產品的低碳包裝這一直接途徑向大眾大力宣傳與傳遞低碳綠色理念,使每一個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便能夠意識到低碳的重要性以及低碳行為對人類生存環境及未來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在潛移默化中自愿,自覺地形成低碳意識,與包裝企業共同為構建綠色低碳社會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企業文化和碳文化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最初萌芽于管理叢林決策理論學派,隨著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誕生這種新文化開始興起。80年代迪爾和肯尼迪企業文化理論系統的提出,企業文化開始逐漸成熟和發展,到現今的行為科學時代。企業文化已經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而是代表著企業的個性與形象,成為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企業文化根植于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中,它以隱形的方式存在,不依附于人力和資金,作為一種無形的附加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無形支柱。其對內是一種企業的向心力和內在行為準則,對外則是代表著企業自身的形象和管理水平。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壯大,企業文化也在不斷地加入新鮮血液,從開始的對員工激勵和管理營銷,到現在的社會責任的融入。也可以說現在的企業文化代表的不僅是企業本身,而是一個行業特色的載體,是社會意識形態的體現。企業做得越大越成功,其文化觀念對消費者的影響越重,其肩負的社會責任感越重。此時企業文化要能良好地對員工的行為做出規范指導,建立健康的管理機制,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引領對外的時尚綠色潮流。可以說優秀的企業文化是自身形象的有力推銷同時也是市場走向的導向標。
碳文化及其發展和實現。低碳文化是近年來一種以低碳經濟為載體,以低碳可持續發展為根本,以節能減排及新能源革命為依托的一種新興文化概念。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當今低碳經濟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有其對應的低碳文化與其相輔相成,才能夠使其更好的發展。目前,低碳文化已經貫穿至各行各業之中,企業的經濟發展更是少不了低碳文化這一關鍵。低碳文化在其價值取向上是一種崇尚生態價值的文化,其核心便是強調生態價值,它摒棄主要意義上的物質經濟價值,更加強調了在環境、生態、社會中所創造的價值,而不是片面上的金錢利益。其發展模式更是以創建生態價值為核心,在不破壞生態環境,或者在生態環境所受的最低限度上的發展,至始至終秉持低碳、低污染、高效率、綠色、健康等宗旨進行發展。其發展取向強調可持續性平衡發展。在保證生態平衡的同時,進行企業經濟發展。在消費者方面更是強調將高耗能,高消費轉換為低耗能,低消費,理性且合理地進行社會活動及生活消費。這樣的在人類生活與環境中發展的碳文化,便是將人與社會、生態等自然環境平衡、全面、協調地進行可持續的低碳文化發展,同時將低碳文化與低碳經濟相結合,進行企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光明的企業發展前景。
最終碳文化的實現還是要將其落實到每一個人的行為之中,將碳文化生活化、細節化,從最細微處行動與發展,從而一步一步擴展至大方面,這樣才能建造出堅固不倒的低碳文化發展大樓。
三、我國包裝企業現狀
我國包裝業近年來飛速發展,在全國42個主要行業中從80年代初的末位上升到現今的第14位。從以前單一的包裝產品發展到現在的六大包裝門類俱全,瓦楞紙箱、塑料編織袋等主要包裝制品產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我國在包裝規??偭可弦殉蔀閮H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包裝大國。包裝一行頓時躍升為我國炙手可熱的熱門專業和就業選擇,發展前景也是空前的。但包裝行業的高速發展在能源、材料消耗、生產運輸和廢料排放等方面都給環境帶來了沉重負擔。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大規模機器包裝時代的時候,我國企業卻仍未能擺脫勞動力的利益驅使。因受到傳統工業模式的限制和有限的技術發展水平,使得我國包裝企業一直未能打開國際高端產品市場。
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品牌塑造是現今大多數包裝企業的側重發展點,但與此同時卻忽視了包裝企業的文化建設。國內的包裝企業成熟和完善的文化建設幾乎寥寥無幾,缺乏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就被大大削弱。文化建設的空缺使得我國包裝企業沒能打出自己的獨特品牌,而已有的成熟企業卻始終在國際市場中缺乏一呼百應的企業號召力。
中國雖已成為世界包裝大國,但并非包裝強國。包裝企業作為構成包裝行業的基本單位,其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是我國包裝行業發展壯大的關鍵。核心的價值觀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精髓,而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形成與發展是靠良好的企業文化來維持的。然而我國許多包裝企業在構建企業文化方面卻不盡如人意,存在文化構建意識不強,價值觀與社會責任不明確等問題。隨著低碳經濟越來越多地在世界各國得到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認同和接受,中國包裝企業要逐步建立一個在長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上的企業文化,應把積極發展低碳包裝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宗旨,建立綠色低碳的包裝文化,是包裝企業培育自身獨特的企業文化的出發點。
四、碳文化在包裝企業中落地生根的途徑
經營管理。在碳文化的經營管理方面,雖然碳文化作為新概念在管理這一方面是空白的,但是我們可以在質量管理模式的基礎下成熟和完善碳文化的經營管理。
包裝企業文化要切實提高和加強碳文化的經營管理的水平,就必須同時加強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對質量概念的理解。一方面企業管理者必須跟進碳文化的經營管理步伐,充分理解和掌握碳文化的概念和內涵,制定碳文化的發展路線和發展目標,從碳文化的培訓以及實施碳文化的獎懲制度等方面樹立信心,把碳文化的培養和發展作為企業的一重大目標。在另一方面,要提升企業員工對碳文化的認知,可以在每個包裝生產環節融入碳文化,讓碳文化融入每個部門之中,形成一條碳文化鏈,環環相扣,使碳文化緊緊纏繞在整個企業之中。
品牌效應。哈根達斯的冰淇淋口味并無太多獨到之處,卻與市面上普通冰淇淋價格天壤之別。同樣哈根達斯的客流并沒有因為高價而有所降低,這就是品牌效益所帶來的好處。不同的品牌有不同的消費群體,消費群體的價值觀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在社會中,堅信有很大一部分的倡導低碳節能消費的群體,消費刺激生產。如今在包裝企業中,碳文化這一塊沒有哪個企業能夠成功駕馭的,但是社會的大體趨勢是向著碳文化這一目標前進的。因此,包裝企業文化可以將碳文化作為自己品牌效應的一個主打,致力于發展低碳環保節能的新型企業,將碳文化作為整個公司的強力支柱,在這個不斷發展的社會中,相信能更好地站住自己的腳步。
核心競爭力。一個成功的企業競爭力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的板塊,因為它本身是由許多種能力聚合而來的。在同等競爭力的企業之中,要想在發展中占有優勢,必須有更強大的核心競爭力。一個發展完善的成功企業,在決策競爭,組織競爭,員工競爭,流程競爭等方面是不可能存在有任何漏洞的。因此,包裝企業要想在眾多企業之中脫穎而出,就需要在核心競爭力中增加一點不同的核心元素,即碳文化的融入。將碳文化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核心要點,能夠給企業的競爭方面帶來有利優勢。
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是整個企業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問題而樹立的,集中體現了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核心主張,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行為。企業文化有著很強大的地域和民族區別,在每個企業中其風格和主體存在很大的差異,但企業文化始終是整個企業的靈魂所在。在碳文化發展還不成熟的基礎上,將碳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發展的一部分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企業文化發展的新鮮力量。
如何將碳文化注入到企業文化之中,需要企業中每個員工的參與。企業的高層應當將碳文化作為整個企業發展的一大目標,開展對碳文化的培訓,積極宣傳碳文化在企業文化中的重大地位以及對整個企業帶來的巨大利益。同時,企業的員工也應當積極參與碳文化的宣傳之中,意識到公司的靈魂是跟自己的個人利益有著很大的關系的。只有每個人走好發展碳文化的每一步,企業的碳文化發展才指日可待。
五、包裝企業碳文化的發展展望
在現階段,包裝企業碳文化還處于摸索階段,碳文化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發展。但是,在二十一世紀,整個社會都在倡導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因此碳文化在企業文化之中的立足指日可待。
在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前景已經很廣闊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在國際上已經名列前茅,可再生能源已經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以電動車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為中國的汽車產業開辟了快速發展之路,各個大型企業都在開展節能減排的活動,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國已經在奮起直追。
因此在中國低碳經濟和全球低碳文化的環境下,包裝企業碳文化實施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正因為碳文化領域的空白,包裝企業才應當抓住現在的機遇,努力給自己的企業創造核心的碳文化價值觀,將碳文化作為自身發展方向,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包裝企業碳文化競爭方面取得優勢,企業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
將企業文化與低碳文化結合來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趨勢,而包裝企業作為各行各業所生產產品的門面與著裝,更是推動整個社會實現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龍頭與源泉。因此包裝企業應當以人為本,以文化為主體,讓低碳理念從企業領導到員工徹頭徹尾地深入人心,并將其從制度、管理上落實,形成一種具有低碳特色的包裝企業文化。最終帶著這種文化從企業內部變革,推動包裝企業形成綠色環保的生產方式,提升包裝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而推動包裝業甚至是整個制造業低碳文化發展的進程。
(作者單位:北京印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