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服務創新是圖書館行業的重要任務。該文主要對我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做了描述,并分析了我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創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從健全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保障機制和考核機制、加大政府財
政投入、完善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強化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
作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人民對知識訴求的不斷提高,服務創新也日漸成為圖書館行業的重要任務。圍繞“構建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圖書館服務創新”情況,我們在東營全市范圍內進行了認真調研。
一、我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情況
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形成。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協調組織下,全市圖書館發展迅猛,態勢良好。截至2014年6月,我市已經基本建成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擁有了以市圖書館為中心館、市(縣、區)圖書館為總館、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圖書館為分館、農家書屋和社區圖書室為基層流通服務點,流動服務車為補充,覆蓋全市、城鄉一體的圖書館服務網絡,在全市范圍內實現了“一館辦證,通借通還”。
圖書館開拓創新服務大提升。一是各級各類公共圖書館全部免費開放,二是通過舉辦各類讀者活動創新服務方式,吸引群眾參加。三是籌備新館,改善服務環境。在政府支持下,東營市多地籌備新館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逐步完善。全市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文化建設,制定出臺政策措施,建立健全財政保障機制,全面推進省級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創建工作穩步前進。其中市財政為我市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和運行提供每年不少于10萬元的經費保障,并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
二、我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創新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認識及管理體制改革不到位。個別地方特別是鄉、村、社區領導干部對圖書館建設不夠重視。另外,管理粗放、制度不健全、服務跟不上,社區圖書室普遍存在選址不妥,開放不正常、管理不規范的問題。
財政投入有待加大。目前我市盡管已加大了對圖書館事業的投入,但財政投入隨意性大,各級政府用于文化事業發展的財政投入增幅明顯低于總財政收入增幅。
服務設施平臺有待完善。一是圖書館城鄉之間、縣域之間設施不均衡,基層文化設施相對落后,特別是村鎮文化設施,農家書屋條件簡陋。二是公共圖書館人均占有藏書量水平不高。三是圖書館為弱勢群體提供的便利不夠多,目前我市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享受圖書館服務的比例還很低,主要原因除了自身條件的不便,與圖書館相關設施的缺乏也有一定關系。
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同時存在供不應求、供非所求問題。各級圖書館在創新服務方式和載體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為群眾提供什么樣的公共文化服務,基本上還是由政府部門指定或安排,事先并沒有對群眾需求進行調研,提供的一些產品群眾并不滿意,造成了文化資源和資金投入的浪費。
圖書管理專業人才匱乏。目前全市圖書館隊伍整體力量薄弱,學歷層次低,年齡、性別結構不合理,業務水平不高,特別是鎮、村級文化活動管理服務人員整體業務素質不高。
考核激勵作用不大。雖然我市各級黨委政府也開展了對圖書館建設的考核,但大多把考核列入精神文明建設考核范疇,在整個考核體系中位置不突出,所占比值過小,激勵效應不顯著。
三、改進我市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服務創新的建議
提高認識,健全組織保障機制和考核機制。一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宣傳部、發改、財政、稅務、編辦、文化廣電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二是研究出臺體系建設規劃,明確體系建設的思路、目標、重點、具體措施等。三是完善考核體系。要將體系建設納入各級科學發展綜合考核,切實增加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考核在綜合考核中的比值。四是暢通溝通機制,相關部門積極協助圖書館做好層級間的工作安排部署,為體系建設工作的推行掃清障礙。
政府主導,加大財政投入。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責任主體是政府,應進一步強化公共財政投入的制度建設。一是把體系建設列入各級財政預算,建立專項資金,建立和完善經費保障機制。二是加強對基層圖書館建設的投入。要把村、社區作為文化財政投入的重點,提高對村、社區圖書室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補助。
腳踏實地,完善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是圖書館開展服務的重要載體,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各地應在政府支持的基礎上以圖書館總分館體系建設為契機,以城鄉基層為重點,加快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文化資源向基層延伸。文化惠民工程是體系建設的重點,公共文化服務要在服務對象上面向基層。加大“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的建設力度,充分利用學校、村委會(居委會)、黨員活動室、文化站、圖書館等場所進行標準化建設,拓展服務功能,促進市縣圖書館與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的互動交流,加強圖書輪換和更新。另外要進一步推進電子閱覽室和數字圖書館建設,提高數字資源質量和規范化,促進全市數字資源共建共享。
集思廣益,開拓創新,提高服務質量。隨著社會的發展,圖書館應當不斷創新,提供高層次多視角的服務來滿足讀者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一是優化陣地服務。大力推進總分館制,暢通資源共享渠道。在政府供給的有限資金條件下,通過讀者薦購等方式,以讀者為中心,針對性的購買讀者所需圖書。同時注重館藏載體多元化,采購的圖書除紙質圖書外,加強聲像讀物和數字資源的購置,提高資源利用率。二是優化服務流程。簡化辦證手續,開展預約借閱,集體借閱、館際互借、總分館、通借通還等,最大限度地方便讀者。三是創新服務載體。增設自助圖書館,手機圖書館和移動電子終端閱讀器,利用新技術平臺延伸服務。
強化隊伍,提供高素質的人才支撐。按照“存量優化、增量優選”的原則,抓好人才的選拔、引進和培養。一是尋求政府支持,通過事業單位招聘等選聘一些專業人才。二是加強現有人才培訓,制定人才培訓規劃,逐步推進圖書館專技人才培養。三是發揮志愿者、公益崗的作用。設置部分公益崗,通過簽訂合同、發放酬勞的方式吸引一批人才參與圖書館服務,另外鼓勵志愿者的無償參與,并分別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共同促進輔助人才隊伍的發展。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障和維護居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在這次調研中,我們看到了我市圖書館的很多亮點,也發現了許多問題。我們應該肯定成績,正視不足,珍惜創建省級公共文化示范區這一歷史機遇,時刻謹記“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職能作用,最大限度地實現圖書館的社會效益,真正做到文化惠民,人人共享。
(作者單位:東營市文化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