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痕特征屬于微量特征,它不能作為最終結論的直接證據,但卻為我們得出正確結論起到了添磚加瓦的作用,正確運用好筆痕特征,是我們破獲案件的一把利劍。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內文檢技術人員通過對圓珠筆油墨的研究,首先發現了圓珠筆書寫筆跡之痕跡特征,并最終在筆跡特征中確定了一類新的重要特征——筆痕特征。目前,筆痕特征已廣泛應用于文件物證檢驗和痕跡檢驗之中,日益發揮出特有的重要作用。
一、筆痕特征的概念
筆痕特征是指筆跡書寫人在執筆書寫活動中所形成的筆劃痕跡和墨跡痕跡特征,它是筆跡書寫人的書寫特征、書寫筆的構造特征、書寫人執筆書寫的動作特征三者相互結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筆跡痕跡特征。筆跡特征和筆痕特征共同存在于筆跡統一體中。同一人執同一支筆書寫,形成的筆跡特征和筆痕特征是相同的;同一人執不同的筆書寫,形成的筆跡特征相同,但筆痕特征不同;不同人執同一支筆書寫,形成的筆跡特征不同,筆痕特征也不同;不同的人執不同的筆書寫,形成的筆跡特征和筆痕特征均是不同的。即:只有同一人執同一支筆書寫,其筆痕特征才是相同的。
筆痕特征的發現和應用是筆跡檢驗的重大發現和歷史性進步,具有里程碑意義。它解決了同時認定書寫執筆人、書寫筆、書寫筆跡三者特定統一的重大難題,對少量字或個別筆劃、摹仿筆跡、改寫涂寫筆跡的檢驗以及書寫時間的確定,具有獨特作用。
二、筆痕特征形成原理
不同書寫人的書寫器官(生理與心理)、書寫習慣、書寫動作是互不相同的,這是不同人書寫的筆跡各不相同的原因。書寫筆在加工制作和生產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構造特點,形成各自不同的物質特征,即書寫筆構造特征。在書寫活動中,書寫筆獨有的特點在不同書寫人的書寫作用下產生不同的筆痕特征。
鋼筆字筆痕特征,主要是鋼筆尖與筆舌等寫字主要部件在制作加工及使用過程中形成其各自特有的特點(如鋼筆尖孔圓度、尖縫寬窄度、尖銥粒均勻與光滑度,鋼筆舌環槽與出入槽深淺與曲直度以及氣孔的大小與位置等各不相同),在不同人書寫習慣和書寫動作(如不同的執筆姿勢與角度,運筆速度與方向,行筆動作與力度等)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相應的筆痕特征。同理,油墨圓珠筆筆痕特征是由圓珠筆的主要部件一一球珠與球座體,在制作、加工過程中形成各自不同點,構成圓珠筆各自不同的特點。書寫習慣不同,形成的書寫筆跡不同。在書寫人的書寫習慣和書寫動作與圓珠筆各自特點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不同的圓珠筆筆痕特征。
三、鋼筆、圓珠筆之筆痕特征類別
鋼筆筆痕特征是書寫人在執鋼筆進行書寫活動中產生的筆劃墨跡形態特征,存在于筆跡筆劃的起筆、行筆、收筆之中。
鋼筆筆痕特征一般劃分為三類,一類是“起收筆痕”。即書寫人在書寫筆跡時,在筆劃之起筆與收筆時形成的痕跡特征。起筆和收筆筆痕主要是鋼筆尖接觸和脫離紙面時形成的形態痕跡,包括圓形、尖行、平行、叉行等起收筆痕。二類是“筆劃劃痕”,即在筆劃運行過程中形成的筆痕,以筆劃的二分之一劃分長度和寬窄,包括長劃痕與短劃痕、寬劃痕與窄劃痕以及明劃痕與暗劃痕等筆劃劃痕。三類是“墨跡流痕”,即鋼筆筆劃墨跡之痕跡,包括濃墨跡流痕、中墨跡流痕、淡墨跡流痕、濃淡不均墨跡流痕、粗筆劃流痕、中筆劃流痕,細筆劃流痕和粗細不均筆劃流痕等。
油墨圓珠筆筆痕特征是書寫人在執圓珠筆進行書寫活動時因書寫人的書寫習慣、書寫動作不同,與圓珠筆主要部件球珠與球座體在制作加工中形成的各自特點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其特定性與穩定性的圓珠筆筆痕特征。油墨圓珠筆之筆痕特征廣泛存在于圓珠筆筆跡各個部分,一般分為“筆劃點痕”、“筆劃劃痕”、“油墨跡痕’’。筆劃點痕又分為墨點痕和白點(空點)痕,存在于筆劃的起筆、折筆、繞筆、連筆、行筆和收筆之中。筆劃劃痕有單雙、長短、粗細、曲直、明暗之分,產生在橫、豎、撇、捺等筆劃運行之中。油墨跡痕按照筆劃油墨的濃淡、粗細、勻稱劃分為多種具體形態的筆痕特征,存在于筆跡的各個筆劃。
四、筆痕特征的屬性與應用
筆痕特征盡管具有痕跡特征的某些屬性(如客觀再現),但仍歸屬于筆跡特征之中,是一類比較特殊的特征。筆痕特征具有特定性(不同人執不同筆、同一人執不同筆、不同人執同一支筆與同一人執同一支筆書寫的筆跡,其筆痕特征具有能夠相互區別的特殊特性)、相對穩定性(同一人執同一支筆書寫的筆跡,其筆痕特征在總體上基本保持一致,具有重復再現的特點)、客觀再現性(筆痕特征作為一種微痕特征客觀地存在于書寫筆跡之中,人們借助放大鏡、顯微鏡便可清晰地觀察到它的存在)。同其它筆跡特征一樣,筆痕特征的穩定性是相對的,它也會因書寫人在書寫活動時主客觀因素的變化與不同而發生程度不同的變化。書寫人故意偽裝,改變平時書寫習慣書寫筆跡,其筆痕特征要發生變化;書寫人正常書寫,但書寫條件變化,也會使筆痕特征發生變化。但是,不論主觀偽裝也好,還是受書寫條件影響,筆痕特征總體上是保持基本一致,變化是局部的、少量的。
五、總結
鑒于筆痕特征的上述屬性,在應用筆痕特征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是筆痕特征屬于“微痕”特征,對送檢檢材、檢驗器材、檢驗操作要求更高、更嚴格。如送檢的檢材筆跡一定要準確、清晰,樣本筆跡的書寫條件較為接近,知曉案情及書寫筆使用的有關情況。要有顯微鏡或較高倍數的放大鏡,必要的翻拍器材。檢驗人員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要認真、細致,科學地進行分析,比較和綜合評斷等。
是區分不同筆痕之差異與同人同筆之筆痕變化,正確把握筆痕中的穩定性特征。比如,圓珠筆筆跡筆油顏色的差異,應視情而定,如果書寫時間近,顏色差異大的,可作為否定依據之一。又如,在鋼筆筆跡之中更換墨水,其筆痕特征不會發生明顯變化(顏色除外),也就是說墨水不會影響鋼筆筆跡的筆痕特征。要從相同筆劃、相同部位、相同筆劃形態中發現和選用筆痕特征,特別觀察起收筆、提筆、頓筆、筆劃轉折、連接筆劃(相連與意連)以及行筆中的筆痕特征。
科學地進行研判,正確作出鑒定結論。除在檢驗中要認真、細致地進行檢驗,反復地進行比較,全面地選用特征外,還要科學地進行研判,分析符合點與差異點的形成原因與使用價值大小,正確作出鑒定結論。特別要注意鑒定結論的準確性和表述的科學性。筆痕特征更多地為認定同人同筆同字提供依據,在認定同一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否定同一中則只起局部作用,即只能否定同人同筆同字,不能否定同人不同筆同字和不同人同筆、不同人不同筆。因此,如果檢材與樣本是同人同筆書寫的筆跡,鑒定結論可認定人、筆、字三者同一。反之,如果同一人用不同筆書寫的筆跡,筆痕鑒定結論是否定結論,但筆跡鑒定結論應是肯定結論,即檢材與樣本是同一人書寫。不同人用相同筆或者不同人用不同筆書寫的筆跡,筆跡鑒定結論都能否定同一,但筆痕鑒定結論則不能作出否定同一結論。
(作者單位:內江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