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寫作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以及在語文考試中所占的較大比例要求語文老師一定要提高寫作教學的水平。本文就初中語文如何進行有效的寫作教學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 初中語文;寫作教學
一、語文寫作的重要性
寫作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在初中語文測試題目中甚至包括中考,寫作作為和基礎知識運用、閱讀分析相并列的一部分內容,占有30%~40%的分值。所以,寫作一直備受學生、家長、老師的重視。改善初中語文教學狀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應該從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學會體驗觀察生活,總結經驗和感悟。初中語文寫作的有效性措施是教學的效率,具體指的是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汗水,用以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獲得語文作文的基本知識。采用一種簡單實效的教學方式,用盡可能少的精力,獲得更多更有效性的教學效果,從而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這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應該貫穿到語文作文教育的各個階段,對于不同的學習階段,應該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的重點,以達到教學的有效性。
二、增加閱讀量,拓展視野
學生在寫作時,往往覺得沒有什么內容可寫。這除了缺乏生活的素材之外,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的閱讀面比較狹窄,導致思維不開闊。這就要求學生要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拓展視野,積累素材。讀的多了,懂得的詞句就多了,在寫作時便會如魚得水,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閱讀可分為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主要是教材上的文章。教師在講解教材時要引導學生去反復品味名言佳句,從文章中吸取寫作技巧和經驗,并嘗試著舉一反三,綜合運用。對于教材中的詩詞,不僅是要求學生會背誦,更要學會品析欣賞,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同時,課外閱讀更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途徑。課外閱讀絕不能局限于教材上的文章,應包含有古今中外的文學作品、報刊雜志、科普讀物等,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啟發學生去獨立思考和聯想,打開寫作思路。但由于閱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要適時鼓勵和督促學生寫讀書筆記,促進師生間的交流,引起師生共鳴。
三、排除學生心理障礙,提高寫作熱情
“寫作真難!”這是農村初中學生發自內心的煩惱。學生對作文的畏懼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樣才能消除農村初中學生對作文的畏懼情緒呢?筆者認為應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生來就有的,需要教師指導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怕寫作文是農村初中學生的一種通病,很多學生害怕作文寫不好,怕教師在課堂上點評,而不樂于動筆。針對這一問題,我在作文教學課中,耐心開導學生寫作文的用意,寫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把自己經歷的事情寫清楚,把自己覺得感動的人物描繪出來,在寫作中表露自己真實的想法就可以了。我并不需要給學生很多理論性的指導,“開頭、中間、結尾”如何如何,中心怎樣怎樣……更不需要那些條條框框,只是要求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只要中心明確,目的清楚就夠了,這樣學生不但會產生輕松感,而且會對作文充滿信心。貪玩是農村學生的天性,抓住這一特點,我引導學生在“玩”中寫,在“玩”中積累材料,在“玩”中收獲。這種“玩”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條理地進行。
四、注重學生寫作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不管是哪個學科,固守于慣性思維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創新,想別人不敢想,拓寬自己的思維。要培養學生的寫作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注意培養他們對語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學生對于一些寫作素材是毫無想法的,那么這樣進行的寫作就沒有什么新意和內容,也不會受到讀者的好評。只有讓學生保持對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們才能在接觸文字材料時產生靈感,能運用材料進行創作,進而有所創新。另外,作文的素材來源于現實,只有讓學生多多接觸現實生活,從現實中得到感悟,才能寫出好的作文。
五、開放作文評改方式,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語文教師是學生作文的唯一閱讀者和評價者,教師個人主觀性特別強,而且往往很不及時,不利于學生對自己作文的正確認識。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問互相評價相結合?!毙隆墩n標》還強調“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我們在習作評改教學實踐中將師評、自評、互評相結合,使全體學生參與了評價別人、評價自己和被別人評價的活動,使每一位學生既是評價者,又是被評價者,他們在學習活動中始終處于主動的地位。如把自己的作文讀給全班同學或組內同學或同桌同學聽.請同學打分或評級,并談談為什么得分又為什么扣分。在班內舉行作文展覽,讓學生閱讀自己的,欣賞他人的,等等。并且讓學生人人辦了自己的文學小報,把自己的作文發在上面,完了以后全班進行交流,實現了更加充分共賞互評的效果。這樣,學生通過自我診斷、共賞互評,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習別人的長處,使寫作能力不斷進步。
總的來說,怎么樣提高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需要語文老師在積累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從實際的教學情況出發,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創造更多體驗生活的機會,讓學生從生活中獲取素材,幫助學生養成積累知識的習慣,使學生的語文寫作素養不斷提高,在寫作時可以得心應手,從而寫出一篇又一篇優秀的文章。
參考文獻
[1] 陸豐.關于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若干思考
[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1):23~24
[2] 熊艷.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狀問題研究[D]. 上海師范大學,2012(1):45~46
[3] 李麗霞.初中語文寫作評價的現狀及對策
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