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專門的口語交際訓練,這是新課標語文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體現了國家對學生語文交際功能的重視,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在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單純地關注學生的閱讀與寫作的教學觀念已無法滿足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所以,我們要重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現代化社會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口語能力;口語訓練
一、重視學生的讀、說能力培養
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仔細研究教材,尋求有利于學生訓練的因素,為學生提供口語訓練的材料,如通過堅持讓學生朗讀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等方式,以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教師還要讓學生經常練習“說”,能說出自己周圍每天發生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由于低年級學生發言的積極性高,學生都會搶著發言,我們要保護好學生的這種積極性,即使他們說的話不是很完整、很規范,但只要敢于說,就應該受到表揚與肯定,教師千萬不要一味地打擊學生的“磕絆”。
學說“完整話”、“連貫話”。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還要善于指導學生如何把一句話說完整,如何能把要說的內容連貫下來,如何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教師還要訓練學生在公共場合“說話”。這對學生的要求又加深了難度。學生的表達不僅要清楚、有條理,還要立意新穎、見解獨到。教師都要給與學生及時、有效的指導。例如,如何幫助處于困難中的朋友?老奶奶摔倒了,該如何幫她?……用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小事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用以訓練口語,進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創設情境,加強學生口語訓練
為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我們應該盡量給學生創設適合口語訓練活動的特定場境。如對于剛上一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周圍的小朋友很陌生,但又想成為朋友能一起玩兒。針對他們的這一心理,我們就可以為他們創設這樣一個情境:教師首先帶頭作自我介紹,將學生帶入情境中,然后學生逐個進行自我介紹。這樣學生之間既相互了解,也達到了訓練口語交際的目的。當然,教師也可以選擇其他的話題。無論選哪一種話題,都要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表達、展示自己的沖動和愿望。如學生看到的事,參加的課外活動,自己的親身經歷等,都可以拿來開發、討論,加強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進行角色表演活動,小學生天真、活潑,都喜歡模仿表演,運用分角色表演來訓練學生的口語,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們可以選擇學生與老奶奶、學生與老師、司機與警察等生活中的角色進行扮演,并且表演對話,體驗其中的感受。這一訓練要求學生在什么場合要說什么話,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望,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
三、要求學生積累好詞好句
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是練習口才就可以達到目標的,還與學生的“內涵”有著緊密的聯系。如何提高我們的“內涵”?當然離不開多讀好書,增加閱覽的廣度與深度。落實到學生身上,就是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像優美的詩句、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在經過熟讀、分析、感悟之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然后為我所用。因此,在平時我們就要讓學生堅持熟讀、背誦好詞好句?!皶x百遍,其義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學生肚子里的“墨水”多了,自然就會做到“有話可說”,從而為提高口語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提高學生的口語訓練能力若僅限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口語實踐是不夠的,因為長期以來形成的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不可能一下子就“親密”了,部分教師還是把訓練的重點放在學生回答問題上,很少出現師生的互動,學生做出的反應都是被動的。要使學生真正地“輕松”,除了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師生互動還不夠,還要注重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可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小組間的成員、小組與小組之間可以展開說、評、議等口語活動方法,通過比賽、合作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五、充分利用課余時間
要切實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只有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是知識的源泉,對生活積累得越多,見解就會越透徹。因為口語訓練的實踐性很強,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積極融入社會,與社會上的人們進行有效溝通。觀察人們的活動,體驗他們的感受,并且形成自己的感悟,以使學生的交際用語更加豐富。如參加公益勞動、調查家鄉的水源的報告、觀察晚飯后人們的活動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積極走入社會,進行調查、服務和體驗。這樣學生的口語訓練才不會枯燥,而且又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對口語能力有著很大的益處。
六、善于激勵學生,重視積極評價
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口語訓練方面的努力,善于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進行積極、及時地表揚、鼓勵。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重塑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對于訓練有差距的學生,不能挖苦、諷刺,要時常鼓勵,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可以學好的。教師對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評價要實事求是,更要用積極的語言去鼓勵學生,同時評價要與學生之間的評價相互結合,所以評價過程要有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評價時,要讓學生學著如何判斷正誤,如何贊揚別人,給別人提出中肯的建議。讓學生學會欣賞別人,善于發現別人的特長,并真誠地贊美別人,對學生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口語交際的進步。
總之,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但需要學生在一定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加強讀、說訓練,需要學生自身的對語言文字的積累,更需要教師用積極的、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互動交流,在課外多參加實踐活動,以增加自己口語訓練的機會,切實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為學生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創造前提條件。
參考文獻
[1] 陳冰.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的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