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消除教師“一言堂”的現象,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有趣。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激活
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怎樣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因為,一節好的語文課,會讓學生充滿自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和創造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享受快樂,感悟人生。
一、相信、尊重學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不斷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愉悅,這樣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那如何讓他們獲得成功呢?我覺得老師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得到這種尊重就會以飽滿的激情,百倍的信心主動地去學習,另外要多表揚多鼓勵。真正讓課堂“活起來”,就必須讓每一個學生“活起來”,而不是幾個好學生在那“唱主角”。可往往每個班都有學習困難生的存在,他們或許是因為理解能力真不如別人,或許是天生內向不愛表現……面對這些課堂上的弱勢群體,教師的態度起關鍵作用。如果我們冷淡、不適當地批評他們都會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大大削弱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然對語文課也就不感興趣了。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辦法進行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答對了做對了其中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這樣這些學困生就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自信心。緊接著教師要加強訓練力度,適當增加難度,提高要求。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程理念指出我們的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因此,教學中,我們要全方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
1、教師應轉變角色。隨著素質教育的快速進展,教師必須從主宰課堂的統領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角色的轉變能夠調動學生主動思維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條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協助者。
2、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信賴、喜歡的老師,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3、運用多媒體,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化教學具有形、色、光、畫的獨特效果。鮮明的表現力和直觀的形象性,最能調動學生的各種器官,喚起其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不知不覺的進入教學內容之中,會大大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巧用多媒體,激活學生思維
多媒體圖文聲像并茂,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豐富學生的表象,以此來觸發學生思維的靈感。如《秋天到》是一篇畫面優美、語言精煉的小詩。針對二年級學生的訓練重點,我在備課時把重點放在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上。教學時,出示準備好的多媒體動畫軟件:“藍天上飄浮著幾朵白云,白云下是秋天的田野、果園,白色的棉花。飽滿的黃豆……,像小燈籠一樣的柿子,紫紅色的葡萄,……”優美的畫面再配以悅耳的音樂,孩子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爭先恐后地描述所看到的景象,抒發自己的感受。他們談秋風、秋雨、豐收的果實和收獲的喜悅,思維被激活了,思維深度也大大增加了。
四、詼諧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詼諧幽默的語言,對于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成輕松愉快的學習心態起到重要作用。事實表明,富有幽默感的老師,學生總是喜歡的,師生間的情感也必然融洽。但是教師幽默感與相聲、戲劇、電影、電視重點幽默不一樣。課堂上的幽默是一種莊重的幽默。莊重是指教師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嚴肅性,幽默是指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沒有莊重,幽默就會失去基本內涵,沒有詼諧,莊重就會缺乏生動有趣的表現形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怎樣才能讓自己的語言幽默風趣,使學生喜歡接受呢?
1、說笑話。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說些富有哲理性、知識性和情趣性的笑話。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一種說服人、開啟人,給人以智慧和力量的育人過程,不一定非要在那么莊嚴、典雅的氣氛中進行,也可以在雙方談笑風聲中進行,以笑移情、生情、在笑聲中說服人、開啟人,給人以智慧和力量,在教學中教師正確巧妙地穿插笑話,不僅可以起到弦外有音、啟人深思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育人品德,溝通師生情感。
2、引典故。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典故。這些典故事實上都是一種勸人方式,同樣也都包含了詼諧的笑話和知識,要古為今用。引用這些典故,不僅使學生加深理解傳授的知識,同時也能向學生暗示事理、傳遞情感、創造愉快的情感。
3、插入名人趣事或歇后語。在教育學生思想道德之時,不能死搬硬套地向學生講述其中的道理,應聯系實際滲透一些名人趣事或歇后語,這種方式是可以引起學生發出會心的笑,又不失教學的神圣和典雅。既能使學生開啟心智,又能使學生在思想深處留下深刻的教育印痕,有的還能使學生終身難忘。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幽默只是一種手段,并不是目的,如果脫離具體教材內容和實際需要,一味搞笑逗樂,那就誤入歧途了。因此,適時地運用幽默感在我們教師的語言修養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列寧說,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我們還是把幽默請進課堂來吧,在幽默的歡聲笑語中,給人以智慧、情感、力量。
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創新的,語文教師只有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式,努力探究語文課堂教學技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形成活躍課堂氣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小組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