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主管一個班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生活,堪稱班級之“靈魂”。班主任的水平往往對教育質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呢?本文以實例出發,從我們應尊重,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我們應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注重榜樣教育的作用三方面加以論述如何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
關鍵詞: 核心力量;尊重平等;因材施教;榜樣教育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指出:“中小學班主任是中小學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班集體建設的指揮者、中小學健康成長的引導者,是中小學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和社區的橋梁,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工具。”
可見,班主任工作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力量,它主管一個班學生的思想、行為、學習、生活,堪稱班級之“靈魂”。班主任的水平往往對教育質量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因此,從擔任班主任那天起,一種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下面僅就本人的實踐,談幾點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應尊重,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促使全體學生健康發展。人本主義心理學理論認為:教師要扮演好促進者的角色,對學生表現出無條件的積極尊重與真誠是至關重要的。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前提。我們只要真誠的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使自己工作得以順利進行,也使教育的力量和作用得以充分發揮。
上學期,我班新來了一位學生,第一次見到他,我嚇了一大跳:他瘦小的個兒,兩只眼睛像蚯蚓瞇成一條縫,鼻梁特別塌,鼻頭低低地壓著上唇,說起話來,鼻音特別重,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丑的學生。沒過幾天,我發現他從來不跟別的同學講話、玩耍。無論在教室還是戶外,他總是一個人在角落里默默地站著。我分明感覺到了他的自卑和孤獨。一種強烈的自責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正是因為我的疏忽,才使他本來就孤獨的心更加的自我封閉,像他這樣的殘疾兒童、長相丑陋的孩子不是更應該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心愛護嗎?于是,我開始關注他,上課時經常讓他回答問題。課余時間我會走到他的身邊,和他聊天,帶他和其他同學一起玩游戲,我發現他字寫得不錯,就在班上及時表揚,還讓他參加學校舉行的書法比賽。漸漸地我發現他變了。下課時能主動的找同學玩,上課時愛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愛說話了。看著他的笑容,我感到很欣慰。作為教師,我們只有充分的尊重、熱愛學生,為學生付出真摯的感情,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新課程從開發到實踐的總體設計都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要班主任樹立“尊重學生”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尊重學生的情感,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尊重學生意味著愛護學生,公平的對待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總有些班主任往往會根據學生成績的好壞、有無特長、是否聽老師的話等因素,有意無意地對一部分學生產生偏愛。這種偏愛大多是班主任價值觀、審美觀、個人情感與愛好造成的,這種情況很普遍。但這樣做的結果是可怕的,它容易使人走向極端。好的學生任意妄為,驕傲自大。差的學生自卑失落,自慚形穢。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一個平衡杠,調節學生的心理。對學生的心理出現障礙或違紀違規時,班主任應遵循“潤物細無聲”的原則,循循善誘地做思想工作,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對優生應嚴格要求,客觀評價,絕不偏袒,讓優生保持清醒的頭腦,善于調整自己的心態。對差生給予一定的關懷,善于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體驗集體的溫暖和同學間的友誼,讓他們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給班集體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
其次,我們應了解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性格的形成,是有一定條件的。班主任不僅要注意每個學生性格中的矛盾和了解熟悉學生的愛好、興趣、氣質等方面的特點,而且還要弄清這些特點在家庭、學校是怎樣形成的。對于性格較內向的、膽小的孩子,我們要多鼓勵。對于較活潑、好動的孩子,我們應采用抑揚結合。脾氣倔強的孩子,不要采用所謂的高壓政策,這樣會適得其反,宜心平氣和的擺事實,講道理。
我班的方浩同學是一位性格倔強、逆反心理嚴重的學生。一天中午,有位同學用羽毛球拍打了方浩一下,他立刻跟同學打了起來。直到我前去阻止,他還很不服氣。基于對他個性的了解,此時的批評訓斥,無疑是火上澆油。于是我心平氣和的同他談論這件事。首先認可他有理,他馬上表示出對老師少有的尊敬,態度變好。這樣我們倆的談話得以順利進行。從同學先打他不對,到他對之采取的回打方式可以理解,從他倆打鬧對班級的影響,一點一滴的分析他的想法和作為,其合理在哪,錯誤在哪,擺事實,講道理,在理解他的基礎上,糾正了他的片面和錯誤的想法及做法,使他誠懇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表示改正,積極上進。
這種方法對學生的“逆反心理”是個很好的削弱和淡化,起到了“以柔克剛”、積極矯正的作用。千人千容貌,萬人萬性格。無論對什么樣的學生,只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就能把他們培養成為合格的人才。
最后,班主任要注重榜樣教育的效果。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世界是通過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兒童年齡小,他的生活經驗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鮮明的形象對于他們的思想的影響就越強烈。”因此,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大力表彰班上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
榜樣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途徑。因此,班主任應重視榜樣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先進人物為榜樣激勵學生,向先進人物學習,學生會經常用先進人物的事跡對照自己的言行舉止,檢查自己的不足之處,克服缺點,矯正自己的不良行為。在班上樹立典型,把優秀學生作為典范在班上宣傳,這樣的典型生動、具體、實在,更具教育性。夸美紐斯說:“教師的急務是用自己的榜樣來指導學生”。重言傳身教,班主任用一點一滴的做法去感染學生言行,給學生做楷模。
總之,小學班主任工作繁重辛苦、千頭萬緒,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規范和技能,以“愛”作為基礎,以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目標,以創新的教育方法作為動力,就一定能將班主任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