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元智能的創始人加德納就提出,對于學生的培養應該從多個角度,因為每個人都存在不同差異的智能優勢,每一個學生都存在一個潛在的天才細胞。
關鍵詞: 化學教育;多元智能;科學培養
職業高中是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高中,學生不但要學習文化基礎知識還要掌握專業技術能力。因此,常常出現教師和學生“重技能課,輕文化課”的問題。許多學生也表現出對專業課的過度熱情,二本對文化課的學習提不起興趣。除此之外,職高學生的文化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又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很多學生就連上課也沉浸在玩樂狀態。那么在文化課的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多方面調動學生的思維與智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呢?多元智能的創始人加德納就提出,對于學生的培養應該從多個角度,因為每個人都存在不同差異的智能優勢,每一個學生都存在一個潛在的天才細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就應該全面地了解與評價學生,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了解并開發學生的智力強項,為具有不同只能潛力的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和空間。而職高學生多元智能的培養,更能從多方面調動其學習的熱情,為學生發現自己的優勢和強項提供一個廣闊平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二十一世紀是人才的競爭,而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具有多元化、全面性的人才。對于當下的職業高中學校而言,一些學校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而忽視學生多元智能的發展。而學生對于文化課的學習更是缺乏足夠的熱情,也不夠重視。以下,筆者將結合職高化學教學,緊密依托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闡述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
一、培養學生的視覺與空間智能
視覺能力是學生接觸事物后的第一感知,是學生形成認識和概念的過程。而空間能力,則是學生對所所感知的事物第二次加深的過程,是學生大腦進行想象、設計、加工以及空間推理的一個過程。教師不但可以通過這一過程培養學生的視覺與空間的智能,而且這個過程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畫面與多元化的空間感知,對于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也有很好的效果。對于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觀察書本七彩的插圖,以及利用多媒體再現生動有趣的圖像和場景等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而對于空間能力則需要教師有意識得引導學生對事物掌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進行合理的想象與再現。例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元素周期表中的1到18號元素的核外電子排布以及原子半徑變化規律時,讓學生通過觀察書本圖表,進行小組間的探討和對比,進而閉上眼睛對原子半徑和核外電子排布情況進行回顧,最后繪制。這個過程加強了學生對知識的識記效率,并且這個過程也正是學生視覺與空間只能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水果、竹簽、木棒、塑料泡沫等材料對分子模型進行制作,這個過程正是增強學生視覺與空間能力的有效手段,而學生也從中獲得了樂趣。而化學實驗正是為視覺與空間能力的培養提供著一個廣闊的平臺,學生正是對化學實驗中事物的色彩、形狀的視覺感知來了解事物,并通過對實驗過程的操作和總結,形成一定的空間效益。
二、培養學生的元認知智能
元認知是人對自我的一種反思和再認識。而元認知能力運用到學習中,有利于學生不斷地反思自己學習的效果和方式,發現其中的不足和優勢,為以后的改進和進步提供良好的契機。而對于初高中學生元認知智能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積極引導。教師要適當地引導學生了解每節課所要掌握的知識點以及重難點,對于個別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因地制宜制作合理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清楚自己在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其次,教師還需要讓學生進行討論,猜想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更加明確其學習目標,進而制定合理的學習和實驗法案,從而形成一定的學習策略。第三,教師也要適當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認知過程進行反思,探討這一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獲得地經驗。而元認知能力地培養更多地體現在學生對化學的章節復習過程,學生通過不斷地總結和反思,發現知識的規律和特點,找到新知識與舊知識的結合點,讓所學習的知識更明晰和系統化。例如,對元素化合物的進行復習時,筆者就引導學生根據對所學習的知識構建知識框架圖,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建立起了對化合物的知識系統,更明晰了化合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而在學習電池的形成條件時,筆者沒有直接向學生將受其形成條件,而是通過設計不同變化的實驗,如電極變化、溶液變化以及電極連接方式的變化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總結歸納出原電池的形成條件。這種方式培養了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方式,提高知識的認知能力和反思學習方法等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智能
化學是一門自然科學,需要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式,學習知識了解自然和社會。而實驗貫穿于化學學習的整個過程,這就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能力,進而形成對知識的認識。而觀察能力。教學中,不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筆者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記錄習慣,記錄實驗現象、實驗結果、實驗用具、實驗步驟等。例如,在FeCl2和NaOH的溶液的反應中,學生通過觀察溶液中先是出現白色沉淀繼而又變成灰綠色最終成為紅褐色,分析出了沉淀顏色變化的原因,抓住了知識要點。
以上,筆者結合高職化學教學實踐,分析了多元智能的培養。但是多元智能理論和實踐還遠遠不止這些,它是一個涵蓋面很廣的教學理念,它的發展在中國還處于萌芽期,還需要廣大教育者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進行靈活地運用與不斷地反思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安偉.試談初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1(08)
[2] 刁錫恩.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美學與美育[J].現代教育,2011(Z1)
[3] 陳盛茂.談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探究性學習[J].新課程學習(上),2011(05)
[4] 杜娟.尋化學之本質,還實驗之本色[J].中小學實驗與裝備,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