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各種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不僅能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還能有效地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用實驗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創設情境、利用故事創設情境、利用教材圖片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等方面,闡釋如何利用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 物理教學;教學情境;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眾多非智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不一定智商很高,但他們一定是熱愛學習的勤奮的學生。歸根結底,這些學生喜愛學習,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果能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讓學生處在一個真實的學習環境或者問題環境中,就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下面我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做法。
一、用實驗創設情境
實驗不僅能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而且還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電流能產生磁場的時候,假如沒有實驗,學生是很難掌握這個抽象的物理知識。其中的電流與磁場都是看不見的物質,直接敘述電流產生磁場,學生就會像聽天書一樣,不僅沒有興趣,還很難理解。如果老師利用有關的器材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清楚地看見,指南針(小磁針)在電路閉合的一刻,突然不再指南指北了,發生了偏轉,則不僅形象、生動地說明了電流產生了磁場,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如,在學習大氣壓有關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做一個讓學生“匪夷所思”的小實驗,將一個乒乓球放在倒置的漏斗里,用手托著乒乓球不讓它落地。此時,用嘴向漏斗內吹氣,松開托乒乓球的手,學生以為乒乓球會被吹出很遠,但是他們看到的卻是乒乓球在漏斗口打轉,不落下來。這種現象立即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為接下來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不少生活經驗,也觀察到了很多物理現象,如果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則能有效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可以這樣問學生:為什么在走路的時候踩到西瓜皮,容易使人摔跤?在學習物態變化的時候,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大雨、霧凇等自然現象,學生看到這些現象的時候,自然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問學生:自然界中的水有哪些狀態?它們是怎么轉化的?學生在興趣的驅動力下,認真地思考、探索,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發生在生活中的事最感興趣,因此,新課改要求物理教學要從生活入手,然后由物理走向生活、社會。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生活的世界中蘊藏豐富的物理知識,將物理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教學,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慣性知識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問學生:衣服有灰塵了,為什么只要拍一拍,衣服就能干凈了呢?坐在行駛的車里,突然急剎車,為什么會向前傾倒呢?駕駛車的時候,為什么要系好安全帶呢?在百米沖刺后,為什么不能立即停下腳步呢?這些問題是學生在生活中會遇到的,有很深的體會,且都是學生一直想解決的問題。老師在課堂上提起這些生活現象,使學生感到十分有趣,從而積極配合老師開展探索活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故事創設情境
初中生生性好動、好奇,愛聽故事,尤其喜歡聽奇聞逸事。在物理學的發展史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從而調動他們探究的積極性。比如,浮力知識方面,有阿基米德在浴缸里洗澡時,找到了辨別真假皇冠的故事;曹沖利用石頭與小船稱出大象重力的故事,等等。利用故事創設教學情境,需要老師有很強的語言技能,既要生動、形象地描述,又要語言簡練。
四、利用教材圖片創設情境
初中物理教材上有很多圖片,都很生動、形象,如果教師能運用語言藝術,將這些圖片的內容,用形象的語言表述出來,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宇宙天體有關知識的時候這樣描述:每當夜晚,仰望天宇,群星閃爍,將我們帶入了無限的遐想之中,無數天體組成的宇宙,引發了多少科學家畢生的探索……短短幾句話,將學生熟悉而陌生的宇宙畫卷展現給了學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
五、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多媒體是現代教學的重要手段,能方便地播放視頻、音頻,如果能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則不僅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還能有效地創設教學情境。物理學中有很多概念、原理十分抽象,而且看不見摸不著,不方便用實物演示。比如,磁場等概念,但是可以做成課件,向學生形象地展示,便于學生理解。在創設教學情境方面,體課件都能展現。因此,多媒體是創設教學情境的常用工具。比如,在學習動能、勢能知識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以下視頻:游客在游樂園里坐過山車的場景、撐竿跳運動員比賽的場景等。而且在教學時,可以進行慢放、回放,從而配合老師的講解,讓學生更透徹地理解物理原理。
總之,創設教學情境能使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課堂上,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生動,不再枯燥乏味,使物理課堂變得更生動、活潑。因此,在物理教學中,不能忽略教學情境的作用,而應該根據教學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策略,創設好的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探究物理知識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閻金鐸.物理教學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 教育部.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 趙順法.物理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 研究[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0(4)
[4] 黃汶.淺論創設情境的目標[J].中學物理教 學參考,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