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化學教學中重視和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有利于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將來的工作中接受新知識,新技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關鍵詞: 化學;教學方法
一、好的化學教學方法要符合化學學科的特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依據化學的這一特點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優勢,通過實驗教學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多親自動手實踐,以達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目的?;瘜W不但是一門實驗學科,同時還是一門理論學科?;瘜W教師在運用化學教學方法的同時還要注意,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要與化學的特點相適應,對化學的概念和理論要多加講解,不但要運用化學實驗促進學生對化學概念的理解,還要運用講授法進行教學,在講解概念時教師要有耐心,通過生動的教學語言促進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復雜的化學概念。
二、實施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
優化教師的教學行為:在教學中落實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它強調“知識與技能”,突出“過程與方法”,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知識與技能”是“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基礎;而“過程與方法”是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載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前面二者的實現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瘜W課堂教學必須將三維目標具體分解到各年級、各單元、各節內容之中,細化落實。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不要把掌握知識的過程讓孩子感到厭煩,不要把他們引入一種疲勞和對一切漠不關心的狀態,而是使他們的整個身心都充滿歡樂。”要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化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就尤為重要。學生只有對化學學習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喚起強烈的求知欲,主動去探索知識,從而感受學習的快樂。教師要以一個健康的心態對待學生: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師生雙方的心理距離越近,教學效果越佳。教師必須放下架子,以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角色去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挖苦譏諷學生,師生平等對待,教學氣氛才能活躍、和諧。
三、進行小組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合作意識
在真正的化學研究中,科研人員大多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實驗的,這就要求進行科研的工作人員具備合作精神與團隊意識。因此,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是十分必要的。學生正處于青少年發育成長階段,思維較活躍,天性好動活潑,動手能力與思考能力均處于較高水平,但是合作能力差強人意。通過建立學習小組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學生之間交換思維方式,促進小組成員共同進步,讓學生在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同時加強合作意識,適應今后的生活與工作。
例如,在教學關于“鈉”的知識點時,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設計實驗的思路與相關實驗方案,而后將學生根據個性差異合理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討論,合作完成實驗,上交最終結果。在小組實驗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實驗的機會,學生在集體活動中發揮各自所長,實現集體效率最大化,同時,學生可以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并在合作過程中體驗到快樂。教師在學生實驗時不需要進行面面俱到的細致講解,只需要在實驗的恰當時間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化學教學方法還要注重多種教學方法之間的靈活配合與運用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教學內容復雜或涉及較廣,單一一種化學教學方法很難能夠滿足教學內容與教學目的的要求,這時候就需要化學教師把幾種教學方法配合起來運用,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由于本身的局限性,很難完美地反映教學內容,促進教學任務的完成,這時候化學教師就需要選擇幾種適合的教學方法配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教學方法之間的合理結合、相互補充達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例如化學教師在運用實驗法進行教學的時候,有時候一些實驗的原理并不能夠通過實驗現象表現出來,如果化學教師不能夠給學生解釋的話,學生很難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來發現實驗的本質,這時候就需要化學教師把實驗法與講述法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在學生觀察實驗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實驗的原理,促進學生積極思維,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加上對實驗原理的思維得出實驗的本質,從而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的知識與理論,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精選配套習題引導實踐性教學
課程標準和新教材對知識點的要求降低了,現有的許多參考資料無法直接應用,過多的實行“拿來主義”,勢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錯誤導向,使程度好些的學生偏廢基礎,追求偏、難、怪;使程度差些的學生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成為抄襲作業的工具。因此我們選擇作業時要多做幾套題,精心挑選,所留作業要在注意題型和知識點全面的基礎上,特別注意降低試題的難度,要突出重點,特別是要突出基礎知識、體會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鞏固課堂內容。另外,還應考慮到一個班的學生在方方面面的差距,對完成情況定出不同的標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程度獨立完成自己能夠完成的作業,實現學習過程中真正意義上的“躬行”。習題解后的評析,不僅能及時清理學生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反思解題過程。同時對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
化學課堂教學必須擺脫目前較陳舊的教學方法,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實施素質教育,還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為此,教師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集思廣益,長期不懈地研究課堂有效教學途徑和策略,使化學教學步入新課改的正確軌道。
參考文獻
[1] 田王君.淺談化學中的趣味記憶法[J].石河子大學學報,2006.20(S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