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從七年級學生概述、注重教學過程過渡、注意對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傳授、實施任務型教學等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七年級;英語;教學
七年級是學生心理和生理發展都比較快速的階段,對其進行了解與分析可以更好的進行教育,七年級英語的教學模式是非常有研究意義的。
一、七年級學生概述
1、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七年級的學生仍然像小學生一樣活潑好動、熱情、積極向上,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模仿能力強。他們天真無邪,有正義感,對事物的喜好不加掩飾,心直口快,樂于開口,但他們的情趣愛好還不穩定。七年級的學生知識面還比較狹窄,生活經驗少,他們的生活閱歷、生活背景離教材上的內容還有一定的距離。
2、七年級學生入學時的英語狀況。大多數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四年英語,對英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然而由于環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的差異,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某種程度上說英語的兩極分化小學已經開始,甚至還有個別厭學、棄學現象。因此,七年級英語教學應該正視差異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學生的語音比較薄弱,有些學生沒有掌握音標知識;學生的語言知識凌亂并且不牢固;部分學生的書寫不規范。整體上,學生沒有表現出對英語多么明顯的興趣;多數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如:課后記單詞、復習的習慣。
3、七年級學生入學時的英語狀況。①大多數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四年英語,對英語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然而由于環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的差異,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某種程度上說英語的兩極分化小學已經開始,甚至還有個別厭學、棄學現象。因此,七年級英語教學應該正視差異的存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②學生的語音比較薄弱,有些學生沒有掌握音標知識;學生的語言知識凌亂并且不牢固;部分學生的書寫不規范。③整體上,學生沒有表現出對英語多么明顯的興趣;多數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如:課后記單詞、復習的習慣。
二、注重教學過程過渡
1、學生的層次劃分。剛入中學的學生,可能來自不同的學校,教學水平和學生自身的差異決定了學生具備怎樣的知識結構、何種技能、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如何、興趣習慣及其他個性特征等。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摸底”,來將學生劃分不同層次,并根據不同層次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學生層次不能簡單地依靠考試成績來硬性劃分,需要結合測驗、問卷、與家長溝通、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心理評估等綜合手段來劃分,充分考慮各方意見,保證在一定程度上層次劃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在這方面,我主要準備了精心設計的成績測試卷、家長問卷、學生問卷,并開班會說明層次劃分原因及劃分依據,征求學生自己的選擇意向,最終確定首次層次劃分,在教學過程中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教學內容的劃分。目前小學教材主要側重于學習內容上的興趣性、可接受性,七年級英語在教學內容和能力要求上側重于語言的基礎知識、簡單詞匯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等。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注重二者的銜接和過渡,特別是剛開始的課時,可以根據需要將小學英語重點內容,如單詞、句子、句型、語法等,編成過渡教學內容,供新生復習鞏固。七年級教學內容可根據教材的課程標準、重點難點進行劃分,將每節課、每個知識點盡量與小學教材鏈接,通過回憶學生的已有知識,引導出新的教學內容,再加以學習鞏固,即分為回憶、引導、學習、復習四個層次。
3、教學方法的劃分。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方法主要以模仿為主,學生通過簡單的聽和直觀的感知學習一些常用的詞匯、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學習比較被動。學生步入初中后,教學方法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劃分層次,提高對學生的要求,逐步由小學的讀寫、游戲轉化到對知識點的學習與應用上。
三、實施任務型教學
1、加強人文教學,為學好英語奠定教育基礎。據“新課標”所示,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教學包括學習策略、情感態度、文化意識三個方面。張正東教授對此作過如下比喻:“計劃好的英語教學有如一部裝配好的汽車,其駛向的目的地是溝通中外的國際理解,方向盤是文化意識,動力系統是情感態度,駕駛技術是學習策略?!笨梢?,抓好了這三方面的教育,對中小學生學好英語是多么重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起學好外語的自信心,指導他們掌握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技巧,使他們增進對中外文化差異的理解,無疑會對他們搞好英語學習如虎添翼,對他們的英語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培養學生自學英語的能力,引導他們打好英語語言基礎。張正東教授通過分析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變為主動獲取、建構和對中學英語教學進行調查,總結出“中國學生學會外語主要靠自學”及“必須重視培養自學能力”的結論。他認為:培養自學能力應該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操作的指導思想,貫穿于一切教學活動之中。
3、改革現行考試做法,確保學生掌握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無論是教育部制訂的英語《教學大綱》,還是英語《新課程標準》,都強調對英語課程的考核要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荚嚰纫泄P試,也要有口試和聽力測試。
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掌握,因材施教的進行教學,活躍教學氣氛,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英語成績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 范久浩.談七年級英語教學的有效策略.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2):166-168
[2] 楊慧娟.七年級英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科技致富向導,2012(4):243-247
[3] 王賀.關于七年級英語教學層次的探討.學周刊,2013(9):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