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標的逐步實施,要想激活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就要求教學應圍繞學生的需要展開。本文基于一些教學實踐,對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方法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討。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課堂;調動;積極性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比較強的學科,僅僅靠課堂上的理論教育是很難達到激情高漲、生動活潑、感染力強、學生樂學的良好課堂教學效果。如何把枯燥、艱澀、難學的思想品德理論在課堂上教活,增強吸引力,從而點燃課堂激情,提升教學效果是廣大思想品德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也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課題。
一、巧設導語,引燃課堂激情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課堂的開端是最為重要的,正所謂良好的開端鑄就成功的一半,課堂開始時的巧妙設計能帶領學生進入一個絕佳的狀態。教師應該能夠主動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開端,創造充滿好奇的課堂意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矛盾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一節時,本人先給學生出示了一塊形狀象雞蛋的石頭,問:“這是一個雞蛋嗎?”有的學生看一眼都不假思索,有氣無力地答道“是”。“告訴大家這不是一個雞蛋,如不信,前排同學可以仔細辨認一下”。前排同學觀察后就驚訝地叫到“這不是雞蛋,是一塊石頭”。當時,學習生活乏味的學生們就抓住這一個興奮點,課堂氣氛開始活躍,學生的注意都轉移到了講臺上。這時本人又給學生出示了一個真正的雞蛋“請問,這是一個雞蛋嗎?”學生這次仔細觀察后異口同聲自信地答道“是”。然后教師就問:“是這個象雞蛋的石頭能孵化小雞,還是這個真正的雞蛋能孵化小雞”。學生這時激情滿懷,“當然是雞蛋能孵化出小雞,而象雞蛋的石頭則不能。”“那么,為什么呢?”學生就又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興奮地討論起來。
二、巧妙設計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現代教學論研究指出,從本質上講產生學習興趣的根本原因不是感知而是問題,沒有問題就難以誘發和激起求知欲,沒有問題、感覺不到問題的存在,學生也就不會去深入思考,那么學習也只能停留在表層或流于形式。現代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習活動中的重要性。
1、鼓勵質疑。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在教學活動中應努力創設活躍、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特別愛護和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思維。尤其倡導對教師觀點的合理“反叛”,引發師生之間的爭鳴,培養學生“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求索精神。例如:在“一國兩制”的教學中,分析臺灣問題時,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剖析了李登輝“兩國論”的實質和危害性,大部分學生對此問題都達成了共識,然而,有個學生沉著地亮出了異議:“我們為什么不能象印尼的東帝汶,通過全民公決的方式來解決臺灣的歸屬問題呢?”,一石擊起千層浪,立即引起了同學的議論。這時老師首先表揚了他敢于思考,敢于發表自己見解的勇氣,然后又從更高更遠的角度與同學共同探討這個問題,令學生心悅誠服。這位同學的思維得到了鼓勵,從此他對思想品德課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也經常提出一些具有一定思維價值的問題,學生的探索精神得到了發展。
2、設疑引思。創設問題情境還需要教師根據教學任務,按照一定的教學原則和方式,創設一系列問題,引導啟發學生去探究、發現,即設疑引思。設疑引思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作用。“疑”是激發思維的起點,“疑”是激發思維的動力。教師應針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問題。這類問題主要是學生沒能提出而又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一般是在重點、難點、社會熱點和思維盲點處提出問題。
闡述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師歸納、總結,投影顯示參考答案,當學生看到與自己的見解與答案內容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見解時,由衷感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這就告訴我們,對所授的課題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問題,激發學生認識結構上的矛盾,能使整個課堂充滿積極思維的氣氛,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狀態和創新精神。
三、要讓學生在教學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思想品德課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傳統的教學認為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即可,事實上這是遠遠不夠的。俗語講,“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嚴格來說,學生除了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外,還應掌握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和技巧。思想品德課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沒有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還嚴重地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壓制了學生創造能力的開發,助長了學生的學習依賴性,阻礙了學生素質的提高。
教學中,我們應努力探索師生互動,以創新能力培養為主。也就是做到,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把“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法指導上,放在對學生分層要求、分類提高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上,把“考”的重點放在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而培養創新能力正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啟發、引導學生善于把不同知識重新組合解決問題;善于從不同角度來觀察、分析問題,開拓思維,大膽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等。
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深入探析學生內心需求,活躍教學實踐活動,點燃課堂激情,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知識趣味性,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