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德育導師制是在整體合作、優化班級教師管理群的思想指導下,將中職學校班級德育的諸多目標、諸多任務分解到擔任導師的任科教師身上,導師依據“以德樹德,以情動情,以志勵志,以行導行”的育人原則,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導,從而形成的一種“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的班級管理新模式。
關鍵詞: 導師制;德育創新;道德建設
一、中職德育導師制的重要意義
1.中職生德育建設的需要。中職學校是對中職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教書育人是每一個教師的職責,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新時期、新形勢賦予人民教師的育人新理念。中職學校必須改變僅僅依靠班主任、德育教師為主開展中職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片面認識和現狀,讓所有的教師(包括教職員工)都自覺承擔起中職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以德育導師制為載體,建立一支全員參與的德育工作隊伍,使德育與智育有機結合,真正落實“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
2.中職生德育創新的重要抓手。中職德育導師制是新形勢、新任務下的一種德育制度創新,強調以德育回歸生活、關注中職生生命成長為理念,通過構建中職學校教學與德育一體化的管理機制,使中職學校德育工作更加貼近中職生學習和生活,中職生的知識建構與道德成長同步發展、和諧發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3.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我國新課程提出的三大目標之一“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目標,單靠課堂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另外,新一輪課程改革方案實施后,中職生可以跨班級選課,傳統意義上的班級管理模式可能會相對削弱。因此,探索新模式下的中職生學業、生活、品行指導方式和策略,從而有效地推動新課程方案的實施,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德育導師制的管理模式不失為一種可資借鑒的模式。
二、中職德育導師制的主要內容
1.思想上引導。導師要及時發現和了解受導中職生的個性特征、行為習慣、道德品質、思想狀況等,通過平等接觸、正面引導、啟發鼓勵和創設情景等手段,幫助中職生正確認識自己、他人和社會,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遵紀守法意識,確立自己遠大的理想,建立中職生生命成長的起點。
2.學業上輔導。導師要認真分析受導中職生的學習狀況,加強對中職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指導,幫助中職生了解自己的特點和潛能,激發學習動機,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率,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養成終身自主學習的習慣。
3.心理上疏導。導師要及時了解受導中職生的心理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和指導,緩解中職生的心理壓力,提高中職生應對挫折的承受力,激發中職生自尊、自愛、自主、自信意識,學會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讓中職生擁有陽光心態,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中職德育導師制的工作方法
1.分配學生。一般來說每名導師所帶中職生以3~5名為宜,若太多,導師可能忙不過來,雖導卻似蜻蜓點水,難以深入、細致、扎實地投入工作;若太少,班級中職生又分配不完。中職生分配時還要注意優秀生、學困生、問題生的搭配等問題。
2.了解情況。導師首先要通過談話、問卷、電話等手段對自己所導中職生的基本情況,如家庭、學習、興趣、愛好等做初步了解,隨著工作的深入逐漸加深了解。導師對中職生了解越全面、透徹,工作越好開展,指導才更能對癥下藥,因為中職生只有“親其師”才更能“信其道”。
3.隨機教育。導師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各類主題教育等活動中,應及時捕捉發現問題,善于引導,巧妙運用隨機教育,引導中職生健康成長,培養中職生各方面能力,激發中職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中職生養成良好習慣。
4.追蹤輔導。每名導師所“導”中職生一般是1~2年,因此,每位導師要建立中職生成長檔案,跟蹤記錄中職生成長、發展的軌跡,以便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形成教育成果(如案例分析、論文等)。此外,如果中職學校條件允許,最好專辟出幾間“師生談心室”(或曰師生交流室、師生工作室、師生話吧等),這樣更便于師生平等互動、加強溝通,尤其是中職生,才更能敞開心扉暢談。如果在辦公室,往往因其他教師的在場使得中職生有所顧忌而影響談心效果。
四、督獎懲確保中職導師制的實施
為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中職學校要將導師工作納入教師過程性考核體系。要根據導師工作職責,制訂相應考核方案,并交中職學校教代會討論通過后實施。對優秀導師要通過多種形式給予表彰獎勵,宣傳、推廣其先進經驗,提升導師隊伍育人水平。因為導師大都是一線教師,還有教學任務,因此,學期中要對導師制實施情況進行抽查,期末還要由校級導師考評委員會對導師進行綜合考評。
考評方式:一看中職生成長檔案記錄,二是向中職生和中職生家長發放問卷調查表了解導師工作情況,三看中職生綜合素質表現,四看導師的工作計劃、總結,五看導師的個案分析、論文發表或獲獎情況。對以上方面分項考評打分綜合評出一、二、三等獎或優、中、差等級。對考評結果可以設置相應的獎金,可以與本年度的評優掛鉤,還可以與評職晉級掛鉤等等。當然,對工作不力、不作為甚至造成不良影響的導師也要給予相應的處罰。
當然,以上僅是中職學校基本的要求,而中職生是變化的,事情是發展的,導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機動、靈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真正實現課內與課外結合、家庭與中職學校聯合、教書與育人并舉的育人新模式,收到“教師中職生并提高,家庭中職學校俱受益”的良好效果,以期達到教育質量最優化、教育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 周保壘等.試論導師制在大學本科教育中 的實施[J].武漢教育學院學報,2001(4):90-93
[2] 李瑞.我國高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與優化研究[D].河南大學,20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