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政治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是不拘一格的。教師應立足教學實際,善于改革創新,利用政治學科的優勢,充分挖掘德育因素,為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
關鍵詞: 政治教學;滲透德育;德才兼備
許多政治教師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怎樣在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筆者認為應該著重從以科學的思想理論知識來引導學生,以教師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以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等活動形式帶動學生,同時指導學生以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等方面來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下面我們來依次探討一下:
一、用科學的理論知識來武裝學生
在初中政治課的教學中,由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理論知識貫穿始終,所以我們就可以以此為中心,對學生展開德育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要用唯物主義的思想來看待事物,把事物一分為二,以辯證發展的觀點來面對問題和分析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依據事物是向前發展的等理論知識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對于社會經驗較少的學生來說,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辨別是非,是有很大難度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的辯證觀點,對待事物要一分為二的思想來分析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和遇到的問題,根據問題的實際情況,運用我們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對于這樣的訓練方法,學生不僅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可以加深了對課本中疑難知識的理解,從而學生的德育教育又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如在講“不良誘惑”這一課題的時候,我給大家舉了大家經常感到困惑的網絡這一話題,我們如何來對待網絡,接著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討論,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地對待網絡,不但會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且也讓我們增加了與世界接觸和交流的機會,開闊了我們的視野等等,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沉迷網絡對我們學生和家庭來說是非常有害的,有的學生甚至因此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要抵制網絡帶給我們的不良信息。這樣用辯證的觀點來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學生也對如何對待網絡有了正確的認識和理解,這對學生以后的健康成長是大有裨益的。
二、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影響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逐步發生著變化,其中一些不利的因素也來充斥著學生的頭腦,在一定層面上干擾了學生思想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的表率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隨時隨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處處為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榜樣。教師自己也要不斷學習新課程標準,緊跟教育新時代的步伐,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業務素質水平,積極探索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想法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著力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努力喚起學生的心靈需求,讓學生在心靈上與自己產生共鳴。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不僅要依靠強有力的理論知識作為指導,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從社會實踐中汲取經驗和營養。我們經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的就是實踐的重要性。單純地掌握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學生要真正地把理論知識“內化”,還需要通過實踐活動的檢驗與證明。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才會有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還能增強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對于培養自己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堅定自己的意志、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①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是非常必要的。考慮到學生的安全,部分學校從來不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這種做法是不明確的。我們教育者的任務不僅是教給學生課本上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還要逐步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學生以后的人生觀、社會觀的正確樹立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教師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有積極意義的,這是檢驗理論知識的一個較好的機會,也是學生逐步認識和適應社會的一個有效途徑。通過參與社會實踐,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直接體驗與間接體驗,認識周圍的人和事物,從生活中獲取基本的知識與經驗,培養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為以后融入社會奠定基礎。除此之外,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還會進一步發揮學生特長,增長學生的才能,讓學生在社會生活這個大熔爐中逐步完善自己的品行,培養正確的人生態度價值觀。②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常見幾種形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清明時節參觀烈士陵園,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學習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優秀的品格,從而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的生活。
四、指導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
政治這一學科由于自身的特點如思想性和時代特征等,使得這一學科的教學不同于其他的學科教學。政治的教學過程一定要與當前的時代熱點緊密相聯,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當前的時事熱點,然后以時事來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從而達到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目標。依據政治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我們的教材及教學內容與過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要做相應的改變和調整,改變過去的純理論知識的、“填鴨式”的講解方法,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運用科學的教育教學規律來指導我們的實際教學,讓政治課變得活潑而又有趣味,學生學在其中,教師也樂在其中。這樣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就顯得簡單易行了。
總之,在政治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拘一格的。作為常年奮斗在教學一線的政治課的教師,應該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立足于本學科的教學實際,善于改革創新,利用政治學科的優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運用最佳的教學途徑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產生積極學習的動力,為我們國家培養德才兼備的、擁有健康人格的全面發展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