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現代教育學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課堂活動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積極營造一種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本文作者結合近幾年參與本校教改工作實際,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做如下探討。
關鍵詞: 有效策略;數學;自主學習;現代化教學
有效教學的核心問題就是教學的效益,即什么樣的教學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還是無效?有效教學策略,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根本,是為了達到教育的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選擇或研究制定的對策和方略。教學效率可表述為: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或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轉變教學方式,挖掘教學潛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師生互動策略
現代教育學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因此課堂活動應樹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要積極營造一種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在傳統的課堂活動中,信息的傳輸不是雙向,只有老師一個人在唱獨角戲,沒有互動。結果整堂課死氣沉沉,效率低下。要改變這種狀況,教師在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時,也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采取策略,實現師生互動。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創新,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與空間。教師在問題情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展開、練習的安排等過程中,盡可能要讓所有學生主動參與,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然后有意識地進行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于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通過設計集體討論、查缺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特別對一些不易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在班集體中開展討論;學生在這樣的輕松環境下,暢所欲言,敢于發表獨立的見解,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
二、創設促進自主學習的新問題情境
當今流行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當信息滲透于有意義的情境之中的時候,當創設隱喻和類比的時候,當給學習者提供能夠使其產生和其個人相關聯的新問題的機會的時候,學習者就能夠進行理想的學習。赫爾巴特等也提出,應該讓學生就學科內容形成新問題,想知道“事情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然后再去探索,去尋找答案,解決自己熟悉上的沖突,通過這種活動來使學生建構起對知識的理解。新問題解決活動有可能使學生更主動、更廣泛、更深入地激活自己的原有經驗,理解分析當前的新問題情境。因此,我們強調把數學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新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生合作解決真正的新問題,來學習隱含于新問題背后的數學知識,形成解決新問題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我們認為,首先教師要精心設計新問題,鼓勵學生質疑,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認真分析、發現新問題的能力。
三、設置能啟發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題型
數學課堂教學在重視培養求同思維的同時,更應重視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一個有效途徑。先啟發引導學生多方向、多側面、多角度去積極思維,再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從眾多的解答方法中篩選出最佳方法,從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養成解決新問題的良好習慣。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指出摘要:“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要想創新,就應指導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權威挑戰。然而學生認為教師和教材的權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習慣于接受教師和教材講述的一切,不會去思索、懷疑、批判,所以很難有創新意識。同時,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提出的新問題大多是陳述性新問題,并讓學生圍繞某一知識點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缺少了對開放性創新題型的設置。我們認為,只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數學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上有著不可估量的功能。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設置這類新問題,讓學生通過對這類新問題的獨立探索來不斷優化數學思維品質。開放性數學題一般具有如下特征:要么條件不很清楚,不很完備,需要搜索和補充,要么結論不是唯一,它的解答一般不能按照現成或常規的套路去解決,而必須經過思索、探索和探究,尋求新的處理方法。
四、現代教學技術與高中數學整合策略
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與數學的整合,是解決課堂效率的有效方法。多媒體可以提供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圖文并茂,動靜結合,能使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公式形象化。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感官同時接受信息,大大增加了課時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學生在這樣輕松、偷快的教學環境中學習,不再感到單調枯燥,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高中數學中的概念、定理很多,而這些內容往往很抽象,學生學起來很枯燥,難以接受;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就能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這些概念、定理。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學生們的數學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當然教學策略是多樣的,只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創新,就會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策略的實踐,證明了課堂教學具有藝術性、智慧性,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的意義,減輕學生認為數學枯燥無味的顧慮,有效地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許成芝.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中國科技信息
[2] 劉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
[3] 馬延宏.高等職業院校中高等數學教學策略的應用與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
[4] 徐西林.提升成人學生學習數學自信心的教學策略[J].成人高教學刊
[5] 龐新軍.高三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探
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