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加快推進現代化的新的發展時期,廣大鄉鎮群眾物質生活日趨豐富,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精神生活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是鄉鎮文化建設的重點。本文分析了鄉鎮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與困難,并提出了如何抓好鄉鎮群眾文化工作的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鄉鎮;服務;群眾文化工作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落實黨的文化惠民政策以及弘揚民族文化、傳播先進文化思想、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高群眾幸福指數、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載體,是促進社會繁榮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廣大農村群眾更需要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滿足日益增長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做好群眾文化工作,尤其是做好鄉鎮群眾文化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鄉鎮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現狀與困難
1. 鄉鎮文化活動設施較差。鄉鎮大多不具備完善的文化設施,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最現實問題。鄉鎮一般沒有圖書館、劇場之類的文化設施,就是一些小型的文體活動都要租借學校等單位的場地,這對開展群眾文化活動造成相當大的困難。
2. 鄉鎮文化活動經費緊缺。鄉鎮文化活動組織者很難獲得政府資金支持,開展一些文化活動大多靠企業贊助,即使政府能夠給予一點資金支持,那也是杯水車薪,難以起到保障作用。這對開展正常群眾文化活動造成極大不便。
3. 鄉鎮群眾文化隊伍老化。鄉鎮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當然要靠文化站專業干部牽頭,可文化站一些干部大多缺乏專業素質,甚至就是外行。專業干部不專業,群眾文藝骨干貧乏,群眾文化隊伍老化嚴重。沒有過硬的文化建設隊伍,就不可能贏得文化建設的卓有成效。
4. 鄉鎮文化工作管理體制不順。由于鄉鎮文化站劃歸鄉鎮管理,行業投資建設的陣地被擠占或挪用,設備流失,文化站專業干部兼搞其他工作,與業務管理部門脫節,考核機制缺失。
農村文化滑坡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思想認識不到位,投資農村文化建設往往不顯眼,雖是腳踏實地的工作,但短時間難見成效,文化工作是雷聲大、雨點小。在解決農村“三農”問題中,重視了農民的物質生活的提高,但是忽視了農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個別地方設有認真實踐如何在農村堅持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用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維護農村群眾的文化權益的問題。
二、提升和完善鄉鎮文化站核心作用的方法和對策
在鄉鎮文化建設中,文化站顯得非常重要,肩負聯系群眾、組織群眾、發動群眾的重要使命。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推廣科技、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宣傳,都是鄉鎮文化站的重要工作內容。文化站要充分發揮文化宣傳教育核心作用,推動鄉鎮文化建設,才能打造鄉鎮文化產品品牌,為鄉鎮各項工作助力。
1. 加大“四基”建設的力度,全面發展鄉鎮文化。根據文化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加強對鄉鎮文化工作的研究和指導,促進鄉鎮文化事業的發展。基本的文化設施,群眾文化網絡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前提條件和基本力量,沒有必要的條件無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因此,發展鄉鎮文化,必須加強基本設施建設,新修群眾文化活動廣場、群眾文化活動樓、組建老年活動室、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等都十分重要,積極用拓展陣地,利用互聯網現代科技手段,推動先進文化的傳播,提高群眾文化的影響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經費是鄉鎮文化活動的重要保證,要開展好豐富的群眾文化活動,必須保證群眾文化事業經費的投入,做到專款專用,并且加大文化建設的投入,同時,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鄉鎮文化建設,使群眾文化活動規范化、經常化、多樣化、制度化。加強鄉鎮文化活動建設,豐富鄉鎮群眾文化生活,鞏固文化陣地。調動居民和農村人自己創作自編、自演具有鄉土風味的節目、農村題材的小戲和民間藝術等,搞多種形式的書畫、攝影等各種藝術展覽,創造條件,使群眾自發參加各種音樂、舞蹈和健身健美活動,利用獎勵機制,激勵更多的群眾參與活動。采取請進來學習,走出去交流表演等方式,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質量。
2. 搞好鄉鎮文化站設施建設。基本的文化設施是開展文化活動的前提條件。鄉鎮主要領導就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增強對文化工作的熱情,切實重視文化設施的建設。要在管理好使用好現有文化設施的同時,特別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對一些舊文化設施進行改造,還要針對區域人口布局情況,科學建設調配利用好文化設施,提高文化設施利用率,以此為突破口,廣泛開展文化活動,讓當地廣大群眾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3. 實現農村文化網絡管理。鄉鎮文化站要發揮核心作用,就要成為文化網絡建設的領頭羊。農村文化活動的激發點眾多,這些點就是星星之火,如果能夠有效進行鏈接,就可以形成鄉鎮文化網絡的燎原之勢。農民有參與文化活動的強烈愿望,只要有人組織和發動,就會形成一些群眾文化團體。鄉鎮文化站的工作就是要搭建起相互鏈接的橋梁,并對這些群體文化團體給予技術指導和各種支持。這樣由點帶面,就可以形成密集文化活動鏈條,對整個鄉鎮區域形成文化輻射,建立起全覆蓋文化活動網絡體系。
3. 提高群眾文化隊伍素質。鄉鎮文化建設離不開群眾文化骨干。政府部門要加大投入,對鄉鎮文化團體進行大力扶持,對群眾文化骨干進行重點培養,在應屆大學畢業生中選派文化專干充實到鄉鎮,建立一支過硬的文化隊伍,就可以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像開展廣場舞文化活動,這是現在最受群眾歡迎的文化活動之一,鄉鎮文化站就應該成為活動的發起者和組織者,組織全鄉鎮文化骨干培訓學習,讓這些學員帶動整個鄉鎮的廣場舞文化活動的開展。
4.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隨著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更高,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滿足群眾需求,這是鄉鎮文化站的主要工作。可以聯系演出團體送戲下鄉;可以聯系科技部門送科技下鄉;可以組織群眾搞文體競賽活動;還可以組織文化骨干去外地學習,將好做法好經驗帶回來,促進當地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
總之,群眾文化活動已經不只是一種文化表演形式,而是由更多因素構成的文化產品,群眾不僅要滿足視覺聽覺的要求,還要滿足更高層次的心理訴求。如何開展含金量更足的群眾文化活動,這已經成為各級政府和業務部門需要正視的重要課題。只要鄉鎮文體中心積極發揮作用,充分利用鄉鎮資源,把先進性、廣泛性、知識性、趣味性、教育性和娛樂性貫穿于活動之中,可望有一個長足的發展,主觀積極的努力和探索,借助外部客觀條件的不斷改善,我們一定能開創出管理有序、活動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精彩紛呈的鄉鎮群眾文化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