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信息化技術應用的廣泛,圖書館學基礎理論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造成的影響進行簡單的分析探討。
關鍵字:信息技術;圖書館學;基礎理論
科學是社會進步的第一生產力,近些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不但改變了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經營理念,而且對于圖書館學基礎理論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隨著信息技術在圖書館中的廣泛應用,有必要重新審視圖書館的各個要素、社會職責以及圖書館學的研究對象等。
一、圖書館要素
圖書館是一個由各種要素組成的復雜的人工系統,簡單的說傳統圖書館是由圖書、讀者、工作方法、建筑與設備、領導和干部五部分組成,而當前對于圖書館的組成要素主要劃分為:信息資源、信息設施、用戶、信息人員,其有著明顯的信息技術烙印。組成因素的轉變充分說明了,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圖書館圖書館學的要素順應時代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二、圖書館的法則
阮岡納贊提出了圖書館學五定律是曾經全球圖書館學界普遍認可法則,也是影響最大的法則,它極大的推動了圖書館事業以及圖書館學的發展。然而,五定律在信息化、網絡化發達的今天,卻逐漸失去了現實意義。除了“圖書館是個生長的有機體”這一定律尚有效之外,其余法則均失去了意義。1995年,切爾.戈曼提出了“新圖書館五定律”,在全新的五定律中均涉及了科學技術問題,這無疑表明。信息技術給圖書館學帶來了巨大的沖級,傳統的五定律已經不具備現實意義,人們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應對信息技術帶來的沖級。
三、圖書館的屬性
在當今信息技術發達的社會,虛擬圖書館的出現表明傳統圖書館“信息壟斷”地位已經被終結。雖然圖書館的“中介”性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但是其固有的屬性并沒有發展根本的變化,圖書館的“中介性”會依然存在下去,但是圖書館原有的“生產性”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像冰山一樣浮出了水面。目前,人類已經處于知識時代當中,現代只要能創造一定的價值,就代表是生產勞動,因此,由于圖書館管理人員從事的就是生產勞動,所以,圖書館依然具備了生產性”。
四、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也逐漸的發生了變化,圖書館的社會職能伴隨著每一次的社會大變革、科技革命而產生新的只能。1975年,全球對于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定性為:開發智力資源、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信息五個方面。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僅僅過去二十多年,隨著人類進入知識時代,信息社會中人類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圖書館的社會功能伴隨著其服務方式以及服務內容的變化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在信息瞬息萬變的今天,圖書館的社會只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保存人類精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多元信息、生產信息產品、儲備戰略資源、開展文化娛樂、網絡導航等七個方面。
五、圖書館的基本矛盾
傳統圖書館中,藏與用是最基本的矛盾,二者相互依存、相互發展,共同促進圖書館的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圖書館的網絡化、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圖書館的基本矛盾也逐漸發生了變化,由過去傳統的藏與用轉變為網絡信息檢索能力與讀者信息需求。如今,讀者信息需求多元化的情況下,單憑一個圖書館的信息資源是無法滿足的。但是隨著圖書館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各個圖書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已經逐漸的實現。所以,原有的用與藏的矛盾逐漸轉變為次要矛盾,這時基本矛盾主要轉變為讀者的信息需求與圖書館網絡網絡信息檢索能力之間的矛盾。圖書館想要真正完成其現代的使命,則需要好好解決這個基本矛盾。因此,21世紀圖書館的基本矛盾是網絡信息檢索能力與讀者信息需求之間的矛盾。
六、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的變化
在信息時代下,圖書館學已經轉變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研究對象以及研究方法決定了該學科的性質,因此,圖書館學的學科性質也是伴隨著圖書館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對象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在最初,圖書館的研究內容主要在技術方法,當時其應屬于應用科學。但是隨著社會技術的不斷進步,圖書館開始側重于社會與圖書館之間的關系,因此,其學科逐漸轉變為社會學科。如今,人們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人們傳遞以及記錄信息的方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也逐漸發生了變化,圖書館在信息服務過程中,信息技術的含量逐漸提高,圖書館研究對象的課題逐漸的變的更加復雜,圖書館學已經轉變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七、結語
圖書館隨著信息技術的每一次革命都發展著大的變革,帶動著圖書館的基礎理論產生一些變化。相比傳統變革給圖書館學理論基礎帶來的變化,信息技術帶來的影響更加深遠。而且這種變化現在僅僅開始,很多理論影響剛剛出現,本文旨在旨在拋磚引玉,希望在信息技術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影響方面與同行們多多交流。
參考文獻:
[1]高波.吳慰慈.信息技術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的影響[J]. 江蘇圖書館學報.2000(03)121-122.
[2]李桂霞.史興偉.信息網絡環境對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的影響[J].哈爾濱師專學報.2009(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