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小學生而言,合作學習既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又是小學生健康心里的表現。心理學家肯定地指出:不會合作,就沒有成功。然而,很多學生對“什么是合作?怎樣合作?”等問題,知之甚少。那么,有沒有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呢?在此,我想談談我在這幾年教學實踐中總結的一些策略和一定要注意的事項。
一、科學的分組
科學的分組對合作學習活動非常重要,它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常見的分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采用異質分組的原則,也就是將全班學生按照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進行合理搭配,優化組合。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異質分組較為常見,也較具實效性。因為這樣的分組有利于學生的優勢互補,使每個小組的學習資源相對均衡,同時能較好的發揮優秀學生在組內的作用,對學習困難學生有較大的幫助。另一種是把學生按照學習程度分成優良、中等、學習困難這些等級開展小組學習,這種分組方式常在分層教學時進行。
二、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人類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合作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促進每個人的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然后才能談到合作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學生只有具備這樣的個性,才能夠打下走向社會為自己獨立工作或與別人合作的基礎。這些個性有很多獨立的成分,因此,要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系。在合作學習之前要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這樣做給不愛動腦思考或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提供了進步的機會,對提高這部分人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的教學形式不是替代的關系,而是互補的關系;
教師既要考查每個小組的成績,也要關注小組中每個成員的發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測驗來檢查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優點,把大家的智慧發揮出來讓大家共享所產生的效益遠比一個所謂的好學生“一言堂”高得多。組長要負責管理好每個成員,通過合作學習使獨立、自私的學生表現出合作、互助等積極的性格特征。
三、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
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說,其重要意義前面已有所論述;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還要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系。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不能讓好學生一個人代替小組匯報交流,或者每個組長成了小老師,要培養小組成員建立一種平等的、民主的、互助的關系,對小組的學習任務和個人的學習建立一種責任感,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不放任自流而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四、恰當的評價
制定小組學習評價體系,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能大大提高小組成員的整體意識,淡化競爭、增強合作,提高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和實效性。在課堂中,教師的評價往往側重于對個體的評價,即使是在小組的匯報時,有的教師也往往只對小組中心發言人給予評價,而忽略了學生表達的結果是小組整體合作努力所得,這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組內成員的積極性。教師應明確對小組中心發言人的評價不應是對其個人的評價,而是對這個小組的評價,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組的整體感覺。其次,對小組的評價要注意不僅是對合作成果的評價,還包括小組合作的組織情況,每個成員參與的積極性等等。
五、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會與人合作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必備的素質。由于受傳統班級授課制的影響,學生開始不能完全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缺乏與他人溝通、維持人際關系的技能,個人責任感不強;大部分學生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內缺乏討論和交流的意識和技能。學生的合作技能可以分為學習技能和社會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幾點。
1.學會收集資料。一般來說,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現在是信息社會,培養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對自己解決問題有用的部分這種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習和工作都很有幫助。
2.表達自己的觀點。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指標。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對方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
3.討論問題。討論是合作解決問題的關鍵,每個成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人已經解決了問題,也可能沒有人完全解決問題。需要大家討論,攻克難點,形成解決方案。
4.認識合作的重要性。由于人的個性的差異,有些學習好的學生不愿意合作學習,認為自己有能力解決問題;也有一些學生不愿意與他人交往。教師要使學生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需要合作,才能做成更多的事。
5.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成員之間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才能以誠相待、榮辱與共,不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目標努力,這對培養良好的思想品質也是有好處的。
6.個人責任感。小組里的每個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學習任務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要有依賴思想,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從而激勵自己努力參與小組合作學習。
7.以友好的方式對待爭議。班級是一個小社會,小組成員間會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產生一些爭議甚至矛盾,成員都要明確爭論是為了達成共識、更好地解決問題,目標是一致的。大家要以小組利益為重,爭議時對事不對人,始終保持團結。
8.對合作學習的反思。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如何與人交流、相處、合作探究問題,使學生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可以解決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合作學習可以提高每個人的能力,使大家友好相處,從而對合作學習產生認同感。
六、合作學習要注意處理好教學中的幾個重要關系
包括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教師要充當“管理者”、“咨詢人”、 “顧問”和活動的參與者等角色,教師的教是建立在學生學的基礎上的,要兼顧學生和教師的作用;合作與競爭的關系;班級授課與合作學習的關系等等。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方式作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教師持之以恒地堅持。只要我們不盲目追風,不輕言放棄,始終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正確處理好各種關系,使學生學得興趣盎然、有聲有色,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彰顯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