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三大構建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體系,分析了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問題形成的原因和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意義,同時論述了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提出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以期對高職院校開展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所裨益。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模式
作為心理教師兼輔導員的我發現,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正處在青年中期,學生心性比較浮躁,也是生理和心理矛盾的多發時期。有資料顯示,50%左右的高職高專新生心理健康狀況是良好的,也就是說大約有一半的高職高專學生在心理上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同時,高職高專學生與本科生不同,他們有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和社會壓力。所以,加強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顯得尤為重要;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側面反映了當前各個學校的心理教育體系有待優化和提高。本文主要從構建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三大體系:即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建設體系、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和心理健康危機預警干預體系等進行了新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一、打造心理健康教育隊伍
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素質必須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精英團隊。
1.在校領導、學生工作部和心理健康教育部統籌協調的基礎上成立學校健康教育指導委員會,強化對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導,這是做好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
2.首先,組建心理咨詢室,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各類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活動,設立心里咨詢部門,隸屬于學生工作處。其次,加強對教育工作者如各個系學生主管、老師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門培訓,提高領導和老師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重視,掌握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使領導和老師更好的掌握和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認識和制度的水平,要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實落實到廣大的學生當中。例如,可以組建學生心理小組,解決學生身邊的問題,關懷心理有障礙的學生,并能夠將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的情況及時反應給輔導員,以避免由于心理健康問題引發的一系列惡性事件的發生。
二、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構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于強化和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們是司法類院校,針對我們學校自身的特點,我認為應該以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為基礎、以“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育為主渠道、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為主要手段、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全面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1.利用校園網系統對全校學生做心理普查,根據心理咨詢室的專業分析和評定劃分心理健康和亞健康和不正常的學生,從宏觀上把握全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并建立好心理健康檔案,以便于時刻對比關注學生心理的變化情況,也為接下來的教育工作打好基礎。對于有自殺、暴力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要第一時間預約并予以開導和處理,以便于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保證周邊同學的安全。
2.在對全校學生心理健康程度有了宏觀的了解后,心理工作室為核心,學生主管和學生處一起研究打造適合學生的、高效的、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主的思想道德課程,為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打好基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是密切相關的,二者同等重要,不能忽視一方而重視另一方,只有將二者合理的結合,才能有效地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例如開展“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活動。在活動月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 動。其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宣傳活動,如心理 知識競賽、主題班會、心理劇表演、心理健康電影 賞析、展板宣傳、發放宣傳單、廣播、電視等,大 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再次,編寫心理健康 教育教材,開設“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際關 系學”等公共選修課,并納入學校正規教學計劃。 后,開展職業測評,使大學生了解自己。為了搞 好學生的發展性輔導與咨詢,在二年級使用“霍蘭 德職業能力問卷”對學生進行職業能力測評,讓大 家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和能力特長,即了解自己到 底重視什么、喜歡什么、能做什么、適合做什么, 從而幫助學生在畢業求職擇業時做出科學的選擇。
4.學校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利用網絡平臺覆蓋面廣、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優點,幫助學校做好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校園網上開設“心理知識”、“咨詢指南”、“校園心理”、“心理測評” 等多個欄目,是學生們樂意去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識,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時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并尋求有效地解決方案,在介紹心理健康知識的同時,教會學生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滿足不愿面對面咨詢的學生的心理要求,他們可以往 咨詢員信箱發郵件,由咨詢員為他們做網上咨詢。
三、建立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和干預體系
心理危機預警體系和干預體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 學生管理的重要一環。對學生心理問題的檢測、評估和快速反應意味著對學生深入的關心和了解。
1.各班應選舉心理素質好的同學擔任心理委員,并能夠及時的將同學的心理問題反映給輔導員,是輔導員做出及時反應和對問題同學的輔導,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延伸到每個學生中去。
2.對于有自殺傾向、暴力傾向、抑郁癥、精神分裂等高危人群的動態進行實時的關注,并適時予以管理和正確的輔導,主動預約同學進行心理訪談,對其給予有效有心理干預,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使心理有問題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樹立正確的心理觀念。
3.關注弱勢群體,加強個別輔導 把降級和退學群體、網絡成癮群體、失戀群體、 性心理困惑群體、特困生群體這五大群體作為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危機群體,給予重點關注。
4.要建立多渠道信息平臺,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一旦發現問題存在要及時做出相應的反應,積極的予以干預。輔導員要聯合心理健康委員,積極掌握和處理班級同學的心理健康問題,準確的實施正確的心理援助方案,在各個班級形成早發現、早評估、 早預防、早干預的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體系。
參考文獻:
[1]申繼亮,彭華茂.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與出路 [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1).
[2] 陶明達.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和思考[J].中 國高等教育,2006,(4).
[3] 孟兆懷.用創新思維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平 臺[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