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在教室里,按捺不住活潑的性格,心里還老想著在幼兒園時的情景,面對好動可愛的孩子,教師該如何施教?愛因斯坦言: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數學科學家華羅庚也說過:“有了興趣就會樂此不廢,好之不倦,因之也就會擠時間來學習了?!碧煺婊顫姷暮⒆又挥袑祵W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形成強大的推動作用,才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究新知,學習新知。在數學課上教師應有意識地設計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內驅力,不拘一格敲開學生智慧的大門,讓數學課充滿活力,也讓學生愛上數學這門學科。
一、情景學習
孩子們剛走進小學,個個都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里。腦袋里總喜歡想象著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愛聽愛看關于小動物的故事。知道孩子們的愛好,每次上新課,我根據教材的內容,自編一段故事,從講故事開頭,創設一種情景,再進行一組富有啟發性的提問,來導入新課。故事講完了,孩子們還沉浸在故事里,動腦筋為故事里面的小動物想辦法解決困難,解答問題。在教學“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時,我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今天是喜羊羊的生日,美羊羊和沸羊羊約好,一起到森林里給喜羊羊慶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車,他們一大早就到車站,買好車票。美羊羊的座位號是23,沸羊羊的座位號是25。過了一會兒,司機懶羊羊開著中巴車來了。懶羊羊想考一考美羊羊和沸羊羊,跟他們說,誰的座位號數大誰就先上車。美羊羊和沸羊羊都還沒有學過比較兩位數的大小,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辦?他們想回去問問村長,可時間又來不及了。小朋友,你們能幫幫美羊羊和沸羊羊嗎?問題一出,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誰都想幫助美羊羊和沸羊羊。這時,再及時加以引導,學生很快地學會了兩位數比較大小的方法。這無疑是告訴我們在課堂中要抓住孩子的心理,根據學習內容適時的以故事引入,讓孩子們在情景中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
二、游戲學習
游戲是兒童最熟悉,最樂意參加的活動。兒童是在游戲中成長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設計符合兒童的游戲活動,啟發學生在喜悅中理解和掌握概念、規律,分析數量關系,掌握解題思路。把單調,重復,類同的數學知識游戲化是調動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的好方法。記得在教學《數字5的讀寫》時,授課前,設計“搶椅子”這一游戲來導入所學知識:5名學生圍著4張椅子繞圈,其他學生們唱歌,歌聲停下來后,學生們奮力搶屬于自己的座位,看誰的反應快。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們直觀的建立了數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復習了上節課有關“4”的知識,又引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興趣,一舉兩得。又如在教學“元角分”時,我把教室都讓給了孩子們,開了好幾個“商店”,一些孩子當老板,一些孩子當顧客,讓孩子們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幣”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教師在一旁當顧問,就這樣,孩子們在游戲中知道了元角分的關系;在教學中,我還經常和孩子們做“猜一猜”“找朋友”“換一換”等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數學,其注意力和觀察力都有明顯的加強,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容易被調動起來。
三、手腦并用操作學習
俗話說:“眼過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六七歲的孩子很好動,如果把他們好動的特點遷移到學習上,讓他們在學習時常常摸一摸、擺一擺,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知識。我在教學中,常常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小棍、圓片、三角形、小動物或擺算式等等。
在教學“比一個數多幾的數的應用題”時可先讓學生擺一擺,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比□多2個,在擺的時候,要想一想先擺幾個△,再擺幾個△,一共擺幾個△,并讓學生把自己擺的結果在講臺上展示。通過觀察、操作等多種形式,使學生由具體到抽象,逐步理解數量關系,圖和數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擺出來的6個△,是由與□同樣多的4個△和比□多2個合起來的。在學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給學生一個反思的時間,讓他們對照自己所擺的結果想一想,我是先擺什么,再擺什么,得出什么樣的結果,讓實際操作的全過程在學生頭腦中有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在擺一擺和想一想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擺的過程。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差,所以在學生講述時,一般先讓學生照自己所擺的學具,或是與同桌講講“悄悄話”,做到人人都有機會講,從而得到鍛煉。然后,再讓好生帶著差生講,既突出個別,又顧及全班,從而使學生心明口明,思路順暢。通過擺一擺、想一想、講一講,再引導學生觀察驗證,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其中的數量關系。這樣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從具體的形象思維逐步地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而且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培養學生對學數學的興趣,提高了運用知識的能力。
四、激將學習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激將法,使學生產生自信,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我要學”的心態,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有這樣一位老師,在教學中常常利用這種方法,在教學中收到奇效:當一道題在出示之后,裝出自己不會解答的樣子,然后對學生道:“這道題我咋解不出來了呢?”一下子就有學生自告奮勇地說:“我來,我來”。學生解答出了,教師裝出恍然大悟的樣子:“原來還可以這樣做??!”學生通過思考學習了知識,教師的任務也很好地完成了。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優生都是夸出來的,作為教者,應把各種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所有的學生都會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拥倪@句話強調了興趣的重要,要讓學生“樂之”需要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數學課程標準》也說:通過數學學習,應使學生在興趣與動機、自信與意志、態度與習慣等幾方面獲得發展。所有這些,無一不在說明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每一個經歷過教育教學的人都知道,孩子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學習就變成一種內在的動力和需求,學習將會變得事半而功倍,反之則將是事倍而功半。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剛入學的孩子。一位教育家說過:“老師不一定是什么都知道的,但一定要知道怎樣去引導、誘導和勸導孩子?!币荒昙壍暮⒆邮翘煺娴?,是可塑的,而我們正肩負著啟蒙的重任,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責任,為孩子們加油,也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