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時期是人生最美好青蔥的一段歲月,也是廣大學子更應該把握武裝自己提高自己的時候。如何在這特殊的階段調整自己適應高校環境就是當今很多學子們共同面對的問題。
關鍵詞:大學基調;時間安排;興趣愛好;就業;自我培養
大學生在步入高校之后,進入了人生一個新的階段。不再是箭在弦上,緊張而簡單的三點一線高中生活,每日都是學習、吃飯、休息而再學習,取而代之的是豐富多彩也更為自主自由的大學校園生活,不同的狀態,陌生的環境,嶄新的生活體驗擺在學生們面前。然而同學們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感覺到迷茫是什么,開始思考自己要做些什么,今后該怎么辦等等問題。在這里本人就學生們經常面臨的困惑和疑問作如下分析解答。
一、大學期間我們應該做什么
論語有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世立三古的思想及智慧基礎上高度凝練地總結并教導世人說人生一大快樂就源自于不斷地學習和把所學習到的知識加以運用,實踐起來,而這個也是進入高校之后應貫穿整個學生生活的主題和基調。從小學到高中,苦讀寒窗一紀,經歷高考還要再讀四年大學,想到這里很多同學們都會有疲倦的狀態。但是請大家要千萬明白,無論是國家還是單個家庭如此花費時間、財力、精力培養學生,最終受益者都是學生自己。好在進入高校之后,學習節奏可以自我調整,結合自身情況勞逸結合張弛有度。
同學們應當學好公共基礎課程,這是今后學習本專業或跨專業的奠基石。自己的專業課程更不能怠慢,學要有所長、有所專,始終謹記自己在校的學生使命。
當今網絡早已變得觸手可及,同學們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多留意時事發展,關注自己感興趣或在行的領域,與時俱進,學習除了課本以外的知識,擴充知識面。
二、現在努力學習與今后就業之間的聯系
本人在教育教學工作當中曾多次遇到同學們困惑地問起“今天學習是為了什么?我畢業了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嗎?怎么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諸如此類的問題。本人覺得學生們有此疑問是合理的而且是最直觀擺在學生們眼前的。試問在一個班級當中除了少數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通過努力贏得獎學金及其他學校或校外單位扶持獎勵的項目以外,其余大部分學生每日看書學習而成績提升不明顯的話,在短時間內就其個人而言是看不到效用和回報的,更有甚者會對畢業后就業產生敏感,不自信或抵觸等不良情緒。而這樣的情況在學生四年的大學生活當中會無意間造成學生們認為學習不重要的錯覺和想法。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在闡述學生們困惑“努力學習”與“今后就業”兩者之間的關系時本人愿意通過在兩者中間引入“畢業證”這個概念來做分析。
畢業證不僅表明一個學生成功畢業于某一院校,它更是學生就業找工作的重要憑證。當今就業形勢格外嚴峻,例如2013年大學畢業生達699萬,被戲稱“史上最難就業季”,而2014年畢業生727萬,再加去年未就業的畢業生,可預計2014年高校就業人數多大810萬,整體就業形勢仍難好轉。我們換位思考,當站在招聘者的角度來看待學生就業問題時,在求職者人山人海中,一張張畢業證、成績單、外文水平證明等等莫不是就業者需達到的工作資格與要求嘛。其實同學們在走出校門步入社會時就已經上了一場無煙戰場,而其戰果如何與同學們在四年內所做的準備息息相關。就像買保險一樣,同學們有計劃、有目的地每天多投入一點時間和精力在學習當中,把今后所需要的“本本”和證件一點點地集齊和掌握相關的技能和本領,那么在四年之后,你所投的“保險”就會幫你安心、平穩地度過求職這個人生重要的階段。因為作為學生,大家不知道幾年以后的人生路是如何的,所以目前為止最明智且保守的選擇就是一點點地為自己未來投保。
然而畢業證只是所投保險的最初級的方式,想要在戰場上碩果累累,平時除了專業知識以外,同學們在其他德育、體育及課外綜合能力等方面也應加強鍛煉,有意識地自我培養,一點一滴成長起來。一方面術業有專攻,另一方面使自己多維度的發展。
三、懂得合理分配時間,將時間投資到健康、學習、愛好和人際關系當中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往往談及青春最多的不是正直花樣年華的年輕人,反而是中年或者老年,因為他們經歷時不知不覺,而真正走過的時候才陡然覺察。所以希望我們廣大學生們在如此金色的年華里,懂得珍惜時間,利用好時間,“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首先同學們一定要有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觀念,養成(1)經常體育鍛煉(2)適當休息(3)健康飲食等習慣,重點從以上三方面著手確保身體健康。學習方面在這里就不做贅述。在課余,本人鼓勵學生們為興趣愛好投入心思和時間,因為有言道最好的老師莫過于興趣,而且在主動學習當中同學們會拓寬其知識面,會更加真切地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現在學生基本上都是家里獨生子女,自小受家人呵護與謙讓,所以在大學過集體生活,需要懂得與人相處,相互尊重信任,互幫互助。
最好參加學校里的社團或學生組織,并爭取做好一方面的負責人。這樣既會充實同學們的校園生活又能在集體活動中得到鍛煉和學到寶貴經驗。不同的資歷定會在日后的生活中啟示你、幫助你。
四、有意識地當起自己的導師,做好自我培養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同學們按慣例經常到了大四學年才開始關注就業問題。須知在當下有全國千萬個畢業生在同一時間找工作,競爭激烈可想而知。并且集中這段時間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畢業論文/設計的準備。所以個人建議同學們可以在大三學年就著手工作問題,在網絡上或實際多了解感興趣的行業,重點關注一部分企業或單位,實時掌握其動態,只要有機會就投送簡歷準備應聘。
各個高校和學院都有其自己的學生培養方案,普適于其行業的就業。可是如何才能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呢?這個是本人從事多年教育教學工作經常給學生們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更應該考慮自身的優勢在哪里,今后求職過程中能夠讓用人單位耳目一新的亮點在哪里等作為出發點,耐心培養自己,提高自己。做好自己的導師,朝心中理想的自己自我培養。
今日的成功在于昨日的努力,而更重要的是往遠處看,思考如何取得明天的輝煌。同學們不妨換一種思考方式,先規劃下今后要做什么,畢業后找什么樣的工作,而工作有什么條件要求,就會知道現在應該為之做什么準備了。老子云“合抱之樹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關鍵是珍惜每一天,把握好每一天,這樣才會擁有生活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