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簡述識字教學的發展過程及列舉一些識字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對傳統的識字教學方法進行了辨析,從學生的特點和時代的特色及識字教學的本身出發,提出識字教學今后的改進方向——運用多媒體進行識字教學。
關鍵詞:多媒體;優化;識字教學
一、多媒體技術在識字教學中的運用基礎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并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多媒體技術在識字教學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的運用是基于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此我們僅以課件《小小的船》為例加以分析。
1.教育學基礎。(1)CAI課件主要采用聲音、圖片等導入機制,并同時利用動畫效果,集中了學生學習漢字的注意力。一般而言,動態的事物比靜態的事物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在識字教學中,學生是否集中注意力進行識字,將影響學生的識字效率及識字效果。多媒體技術采用動畫圖片,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于所動的畫面,克服了分散所帶來的不良影響。
(2)CAI課件采用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強烈欲望,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例如在《小小的船》的課件中,等引入課題后,馬上展開課題畫面:藍藍的夜空中,有著閃閃的星星,一個小姑娘坐在彎彎的月亮上,猶如坐在小船上劃著槳。在畫面切換的同時,配以背景音樂:童聲朗讀《小小的船》(反復兩次)。在這過程中,一方面精美的畫面首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這一畫面產生好奇心,進而開始探測下面講學習的內容;另一方面,美妙的童聲朗誦課文,使學生注意到課文中的部分生字,如船、彎等,部分學生會主動開始跟著朗讀,這就激發了學生學習這些生字的興趣。
2.心理學基礎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特瑞赤拉提出:人們通過聽覺和視覺獲得的信息是他獲得所有信息的94%.他在說明人類的記憶與感官之間的關系時指出,人們一般可以記住自己閱讀的10%,自己聽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既看到又聽到的50%.這也就表明,在學習中,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可以提高記憶效率和記憶效果。由于多媒體同時提供了圖形、聲音、語言,使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同時使用,是知識信息從感覺通道輸入記憶系統,因而能提高學習效率。
3.語言學基礎(1)小學漢字教學的重點在于字型的辨析與掌握。漢字的字型可分為三層:一是零件,指組成偏旁部首或獨體字的筆畫;二是部件,即組成合體字的偏旁部首與獨體字;三是結構,漢字的結構既指零件和部件組成漢字的結構,又指零件和部件組成的順序。運用CAI課件進行識字教學,可將漢字進行零件和部件的分別演化,亦可將漢字進行零件和部件的順序演示,使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漢字的字型,從而提高記憶效果和效率。
(2)在利用CAI課件進行教學時,可利用實物圖片進行字形匹配,特別是象形字的教學,例如“火”字的教學,在課件上可展示一堆火燃燒的畫面。這使得漢字的筆畫結構與生動鮮明的表象聯系起來,進一步鞏固了聯想記憶。在利用圖片教學時,可使漢字抽象的定義形象化、具體化,從而來提高記憶的效果和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對識字教學的輔助功能
1.彌補教師示范技能的不足教師的示范技能對于識字教學有重要的影響。教師示范技能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識字效果的質量。就目前而言我國小學語文教師基本示范技能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普通話和三筆字。而普通話和粉筆字對識字教學至關重要。由于多媒體的運用中,采用了聲音導入機制,因此可以利用計算機聲音來代替老師的讀音,這對于農村地區,特別是地方口音濃重地區更有意義。在利用粉筆進行板書時,教師的字體端正與否,筆畫筆順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寫字。因為學生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在自己沒有主見時,一般視老師為權威,特別是少數低年級學生,所以用計算機代替示范技能水平略差的教師將有助于提高整個識字教學的教學質量。
2.促進課堂效果的提高雖然整個多媒體教學設計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但對于40分鐘的課堂教學而言,多媒體教學具有容量大使用方便的特點,從而提高了課堂的效率。首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代替部分老師用手寫手畫的內容。例如本課“船”的教學時,教師可利用先選好的實物圖片來進行直觀教學;若教師用傳統的手畫法進行教學所要花費的時間肯定比計算機操作所花多許多倍。其次,多媒體技術的使用提高了學生記憶的效率,加快了學生學習生字的速度,因而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多的知識。再次,由于多媒體網絡的建設,教師可以通過搜索等形式找到急需的教學材料,也從而提高了整堂課的效率。總之利用多媒體技術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為豐富,效率更高,促進了學生的有效的學習。
3.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材是師生之間唯一的媒介。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多媒體也成為師生之間的媒介之一。然而就這一種師生關系中,教師的部分職能亦可以由多媒體來代替,即學生通過與計算機的對話來完成學習。例如課件中的練習部分,學生可通過人機對話來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并且發現問題,再自己解決。在識字教學中,教師的作用亦可由計算機來代替,只要學生自己會控制計算機,便可自己進行漢字的學習,自己檢測學習效果。計算機這種交互性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可以解決由識字量少,識字時間晚而對閱讀造成的影響。
三、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把握學生的注意力在利用課件教學時,一方面我們為了集中學生注意力,采用了色彩、聲音、圖象,動畫等多種手段,使學生的思維能跟著教師的教學的思路進行,但另一方面,過多色彩的使用及動畫的引入,將反而會影響對同界面上其他事物的注意力。
2.結合實際,追求實效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功能。音響媒體有利于聽、說能力的培養;光學媒體有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因此,首先我們必須根據教學目的,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媒體。漢字是音、形、義三者的統一體。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根據各生字不同的重點和難點,來選擇合適的媒體至關重要。另一方面,我們切不可完全依賴于多媒體,要注重實效性。要本著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出發。
3.及時反饋調控多媒體教學要求及時反饋,以進行調控。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及時收集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整個教學過程。
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適合每個學生個體、個性的方法呢?這還需要我們,乃至于更多的后繼者們來不斷地探索,還需要為全面、快速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展開更多、更好的嘗試。但不管探索和嘗試的方法如何不同,只要把握住這個階段學生的特點和這個時代的特色就會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漢字教學的歷史添上精彩而濃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