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合作學習是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學習方法之一。它是以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為目的,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流合作,從而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形式。它有助于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樹立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善于傾聽他人發言樂于陳述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可以說合作學習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徑,所以提倡合作學習勢在必行。那么,本人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地開展合作學習,效果如何呢?下面談談我個人的收獲。
一、合作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
1.注重個性,教師能夠張揚自己的個性
“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關鍵在于語文教師。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雙邊過程,教師起主導作用。而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還依賴于教師個性的張揚。個性通常是指一個人具有的比較穩定的,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總和,個性心理特征調整著個體心理過程的進行并對他人產生著影響,在語文教學上,教師的個性對學生學習的興趣也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實踐證明,教師個性的張揚,能大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賞識學生,教師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現在許多教師都認為學生在課堂上不愛回答問題,是學生沒認真聽講、沒有開動腦筋,或是認為他們天生就很笨。我想學生不愿回答問題,主要原因是信心不足,擔心答錯后受批評和嘲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回答予以肯定,不要一味的追求完全和自己的答案一模一樣,況且,這也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只要學生的回答有理,教師都要給予肯定和鼓勵。這樣,久而久之,他們自信心足了,就能把自己當學習的主人,從而自主的學習。對學習也就有了自信和興趣。
二、合作學習有利于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語文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合作學習,把自己當好“導演”,學生當好“演員”的角色,打破了以往那種教學中等級森嚴的師生關系。師生地位平等,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創造性思維,創造能力得到培養。在研究學習中,教師不再是教學活動的權威者,而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真正主體,教學中教師尊重學生個體的獨特感受和體會,尊重學生對學習方式的選擇,給學生以學習的自由空間,尊重獨特見解,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實現了知識能力價值的
轉化,順利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另外,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要把自己的觀點,書本上的觀點強加給學生,主張學生積極運用發散性思維,讓學生的獨特視角來審視課文,審視機會,審視人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以不同的方式來陳述自己的見聞和感受,表達自己對課文,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生的不同感悟和體會,使蘊藏在學生心中的創造思維能力得到實實在在的培養。因此,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利于和諧、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的建立。
三、合作學習,有助于因材施教,注重學生個體發展
合作學習克服了以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踐機會少,訓練不夠充分的缺點,逐步改變了學生懶于開口,過分依懶老師的被動學習方式。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素質等方面相相溝通,相互認識,相互認同,相互補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這種學習方式可以解決學生中的個別差異,縮小兩級分化,有助于因材需教。由于學生的水平差異比較大,我堅持在作文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合作交流。例如:在作文講評課上,爭取小組合作評改,可以克服教師講評帶來的“七刀切“”一言堂“的弊端。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由于受年齡、思維水平的限制,在認識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評價的能力較差,但對別人的行為包括自己的文章,自我評價的能力較差,但對別人的行為包括別人的文章,卻比較容易發現毛病。根據這一特點,在講評中,我組織學生在學習小組中相互傳閱習作,互讀互評。在小組合作中組織學生寫同一題材相近題材的同學,根據他人習作,講講各自不同的經歷、感受。如”記一次活動“的習作,有不少同學寫到體育運動項目,評講時,要讓這些同學針對別人的習作,講各自不同的經歷,讓學生在群體互補中把活動說具體,又能交流在不同項目中(跑步、跳高、跳遠等)的感受。在學生小組合作講評的基礎上,我聯系班級學生和習作實際,把各小組推存的習作和同學的意見放在班級進行交流,讓學生通過合作評改取人之長,補已之短,達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小組合作前,教師設計好目標檢測題,讓學生單獨完成練習及時反饋信息,查漏補缺,并將新舊知識有機地聯系起來,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語文問題:如閱讀短文,培養語文創新閱讀能力,或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創造性的改寫、擴寫、 縮寫等等。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歸納總結閱讀規律:讀什么、怎樣讀,為什么這樣讀,讀時怎樣想,為什么這樣想,想后怎樣表達。在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進行思維碰撞,互相啟發,互相補充, 這樣讓學生人人參與,在參與過程中促進了學生的交流,養成合作精神,增強了責任心,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協作、競爭的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施,不但激發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而且豐富了語文課堂的內容,擴大了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同時培養了孩子之間的合作意識。事實證明,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幫助學生搞好學習的催化劑,又是激發興趣,調動學生激情的興奮劑。在教學中教師要適時組織學生運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交流,努力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良好品質,在課外加大實踐訓練的力度,使學生能主動自覺地采用這一學習方式,讓我們的語文課堂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