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一些好的電視節目,如江蘇衛視的《非常了得》、《非誠勿擾》、《老公看你的》,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等綜藝節目收視率居高不下,其成功的法寶就是以巧妙的編排、新穎的創意設計、輕松的氛圍博得廣大電視觀眾的喜愛。一堂課就好比一期節目,處在德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就可以從這些范例中受到很好的啟發,讓德育課堂成為精彩的電視節目。
關鍵詞:電視節目;德育課堂
一期好的電視節目,能夠產生跌宕起伏的變化,能夠使人歡快,讓人流淚,使人悲傷,令人激憤,能夠給人以內心的強烈震撼。如江蘇衛視的《非常了得》是一檔由王牌主持人孟非和相聲名嘴郭德綱聯合主持的全新益智答題脫口秀節目,是一個完全原創的新形態益智節目,其宗旨是“辯人識事長知識”,它開播后很火,很多人愛看,認為它既搞笑又能學習到東西,是一款寓教于樂的節目。筆者認為處在德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就可以從這些節目中受到很好的啟發。那如何讓“電視節目”走進德育課堂呢?下面筆者將以江蘇衛視的《非常了得》節目為例子詳細向大家闡述。a
一、背景
《職業生涯規劃》第二單元第二課《發展職業生涯要立足本人實際》中提出應讓學生認識什么是能力,并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那如何提高學生的能力?這時將“電視節目”引入課堂,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能力,是再好不過了。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的加以適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充分發揮此節目鍛煉學生能力的重要作用。一堂成功的課,應該讓學生自始至終掌握主動權,教師只是充當“組織者”、“促進者”、“合作者”、“咨詢者”、 “引導者”、“顧問”等多種角色,最大限度地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將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事情有效地與課本知識相結合輸出,既便知識有了時代的氣息又能促使學生的主體參與性更強。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體現,自然就生產了興趣,也就把上課當作一件樂事。
二、教學設計思路
我曾嘗試過將“拍賣會”、“游戲”、“故事”等活動方式引進課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學生在整堂課中的思維、表現都相當活躍。受此啟發,為何不嘗試將整堂課都以受歡迎的電視節目《非常了得》的形式設計?于是我大膽構想,將電視節目《非常了得》搬上課堂,把這一課時主要主任務分配為答題者通過察言觀色、精密分析,巧妙提問等方式分析出題者所說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并將全班同學分為答題者和出題者,用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察覺細節能力、推理能力,這樣既富樂趣又富挑戰。
三、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1)豐富學生課堂生活,增加課堂趣味性,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2)訓練學生膽量,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察覺細節能力、推理能力。
2.重點難點:(1)如何提高學生的能力。(2)如何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
3.課前準備:(1)放一期簡短的《非常了得》的節目,先讓每個同學熟悉規則。(2)讓科代表事先做好一切準備工作。(3)指定兩名名同學為主持人。(4)在黑板上展示節目名稱《非常了得》。
4.教學過程
主持人1:歡迎各位同學進入XXX班《非常了得》活動現場,有請我們的特邀嘉賓XXX老師。
(在熱烈的掌聲中引入本課的活動話題,使學生對本堂課的任務有一個初始的印象,并且老師在這節課里只是一個特邀嘉賓,其余完全由學生自己掌控)
主持人2:我宣讀一下活動的規則:(1)本次活動共有10位出題者,由4-5位同學為一組作為答題者抽簽提問題,提問完后能確定答案,則派一位代表在黑板上寫上“真”或“假”,一旦寫好了就不能修改。(2)如果答題者回答錯了,則由出題者加5分,答題者不加分,如果回答對了,則由答題者加5分,出題者不能加分,正確答案以上課前寫在小紙條上的為準。(3)每組答題者都可以請求全班同學幫助問問題,如可以問其他同學有多少人相信或多少人不信。
(主持人的介紹讓大家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同時又增強了他們急于參與的熱情)
主持人2:下面我們有請第一組答題者抽簽,…抽到4號。
主持人1:有請4號出題者XXX同學,有請4號同學出題。
4號同學出題:我的手機掉到馬桶里,拿起來竟然還可以用。
(這時全班“啊”了一聲,都說這么神奇?)
主持人1:有請第一組的同學提問。
答題者1:請問你的手機是什么手機?
4號同學:諾基亞。
答題者2:為什么會掉到馬桶里的呢?
4號同學:我邊上廁所邊玩手機,在我準備站起來沖水的時候沒拿穩掉下去的。
答題者3:掉下去多長時間?
4號同學:有好一會,因為太臟,我不想拿,但是想到沒手機用,思前想后還是硬著頭皮上了。
答題者4:你用什么拿起來?
4號同學:用手去掏。
(全班同學都說:“不會吧,好臟!”,還有同學說::“假的!”)
主持人2:第一組同學請求全班同學為他們問問題。
同學1:你拿起來后手機怎樣,進水沒?
4號同學:當然進水了。
同學2:你當場就開機試了嗎?
4號同學:當場開機試了,當場開不了,但一會擦干水就好了。
(答題者們在商量著答案,兩個同學認為假的,兩個同學認為真的,一時無法定奪)
答題者1:我請求班里的同學幫助?請問誰可以幫助我們?
(接著有位兩位同學舉手了)
主持人2:有請兩位同學給第一組提供幫助。
同學1:我認為他說的事情是假的。因為我以前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也是剛拿起來就開機了,后來不行,于是我拿去手機店維修,那里的老板說手機進水后第一件事就是關機取出電池做干燥處理,否則手機就沒用了。而他的手機掉到水里半個小時,肯定進水了,馬上開機肯定不行,由此我判斷他是假的。
同學2:我剛注意到在答題者想要請求幫助的時候,他抱手了,這說明他害怕了,是心虛的表現,說明是假的,這是我在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的例子!
主持人1:聽了兩位同學的意見后,你們有結果了嗎?
答題者1:有結果了!
(答題者1大步上前走上黑板寫了個“假” 的)
主持人1:下面我們有請出題者公布答案。
(答題者們都十分緊張,有同學甚至閉著眼睛不敢看)
出題者:恭喜你們,答對了!
(答題者們歡呼起來,高興地抱在一起)
主持人2:下面我們有請第二組答題者抽簽。
四、教學評價與反思
在這堂課上,借助電視娛樂節目設計,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不斷受到激發,使他們在出題和答題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能力,又完成了學習的任務。這可以說是教師袖手旁觀的一節課了,但卻成了教師與學生最快樂、最輕松也最滿意的一節課。原來,教師不必隨著教本亦步亦趨,大膽的將娛樂節目與課堂教學有機連接,收獲確實很多。學生無所限制,自己組織,自由發揮,在活動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第1期
[2] 游銘均.論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M] . 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