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英語學科實施素質教育是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途徑,實施它的主渠道是課堂,那么,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呢?經過多年教學來對新教材的教學探索和實踐,我認為把“分層”教學法用于課堂教學之中,是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及英語整體性素質的一條有效途徑。
關鍵詞: 高中英語;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除了古老個別差異和因材施教理論外,現代的“掌握學習”理論、“最近發展區”理論和“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都為分層教學模式奠定理論基礎。
1、“掌握學習”理論。強調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學習和理解任何教學內容,達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較好的學習條件,多數學生學習能力、速度和動機方面的個別差異將會消失,大多數學生將獲得較高的學習成績。
2、“最近發展區”理論。前蘇聯的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認為,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兩種發展水平:一是現有水平,二是潛在水平,它們之間的區域被稱為“最近發展區”或“最佳教學區”。 教學只有從這兩種水平的個體差異出發,把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水平,并不斷地創造更高水平的最近發展區,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3、“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巴班斯基的“教學形式最優化”理論強調指出,在傳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進行書面練習和實驗時采用個別教學最好,這時教師要進行個別指導,介紹獨立學習的合理方法。在必須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練習演算時,可進行不同方案的臨時分組;差生做容易的題目,教師提供綱要信號、輔導卡片或助手輔助;優生做稍難的題目,討論學習的多種方案。當講授復雜、分量較多的新教材,又不能采用個別或分組教學形式時,應采用集體講授或集體談話的形式。
二、運用電教手段,滿足各層次學生
運用電化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使枯燥的教學問題趣味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例如:在N.SEFC 3 Unit One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中,由于本單元的內容涉及到世界各地的節日,有些節日對于我們邊疆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是聞所未聞的,學生在對本單元的整體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難。于是,一上課,打開電腦,銀幕上出現了一幅幅與世界各地節日相關的精美畫面,有Spring Festival,the Double Ninth Day,Lantern Festival,Pure and Brightness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Obon Festival,Valentines Day,Halloween,Christmas,Thanksgiving Day,Easter等。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刺激了學生大腦的興奮點,挖掘了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促進了教學任務的完成。
三、施教分層
在英語教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學科的教學要求、教學內容和課內外練習進行劃分,分成三個不同層次的級別,再從英語的語音、詞匯、語法、造句和寫作等對不同層次級別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要求制定。例如學生在學習英語語法中的定語從句時,C層次的學生對定語從句的學習要求是了解和認識who、which和that在限制性定語從句中的用法和意義;而對于B層次的學生則需要了解和認識who、which、that、whom和whose在限制性定語從句中的用法和意義,對于when、where和why引導的定語從句也需要大致熟悉了解;對于A層次的學生,可以要求學生掌握和了解所有類型的關聯詞和關聯詞引導的定語從句。
2、利用課文句型造句、縮寫、改寫、訓練,進而培訓學生寫作能力。根據英國語言學家L.G.Alexander不要鼓勵學生犯錯誤的觀點和英語習得規律,我們必須從詞、句入手培養學生熟練掌握習語、固定搭配和句型結構等,以提高其遣詞造句能力。具體做法是:用投影或小黑板向學生展示課文中的句型,并給一定時間讓學生識記理解進而到達熟讀句型,然后進行分目標層次訓練。
縮寫或改寫課文的能力與閱讀理解課文能力密切相關,互相影響,教師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并經常指導他們找出全文及段落主題句,在縮寫時可參考課后練習并將各主題句融和進去加以修改便達到目的,改寫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好方法,這種練習布置給A層學生去完成。
四、課后練習、作業分層
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使學生更適應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的發展需要,我們對不同學生的課后練習、作業、以及評價也都作了相應的指標。其中,對A層的同學要求在課后做出超出課本知識外的預習和復習。具體的說,經常閱讀英語沙龍,《English world》,時事報刊;經常收聽VOA和BBC英語原文廣播。針對每堂課的教學,相關的英語原文背景資料的閱讀是重點,簡單的作業可以不做,或有選擇的做,目的是增進課堂教學的理解,保證考試的需要,同時也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英語閱讀能力。對于B層的同學要求把每一篇課文讀懂,力爭把課文變成自己的東西,掌握課文的重要詞匯和語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設情境,自行表達,以達到語言的實際運用的目的。對于C層的同學則要求他們緊扣教材,完成課后的習題,同時鼓勵他們多說、多讀、多聽,培養他們學生英語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
實施分層教學后,同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有了比學趕幫的勁頭。A層次的學生不再盲目自滿,優越感打消了,因為稍有不慎會有降層次的危險,這樣把壓力變成了動力。B層學生感到學有所獲,嘗到了學英語的甜頭,積極性高漲起來。C層學生感覺受到了重視,對英語產生了愛好,許多學生有了主動學習的傾向。總之,分層教學做到了人人有目標,人人有進步,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兩極分化現象,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做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要在新課改的道路上不斷創新,把分層教學貫穿始終。
參考文獻
[1] 朱介文.分層次教學淺析.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1
[2] 楊華.職業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實驗與思考[J].江蘇教育參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