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階段英語教學應以素質教育和學生發展為宗旨,通過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創設交際情境、提高教師素質等途徑,使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對學生聽、說、讀、寫綜合技能的全面訓練,獲得基本的語言交際能力,為學生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 初中英語;素質教育;理論;實踐
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有的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到頭來耳聽不懂,口不能言,兩極分化嚴重,語言運用能力極差,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外語教學出現了危機。因此,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一、素質教育的簡介
①我國素質教育的歷史:素質教育是指一種教育模式,是注重全面提高學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基本素質。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在科學革命推動下以及國家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使世界各國深刻認識到,教育對一個國家實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并開始優先發展教育。隨后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的出現,為素質教育思想奠定了基礎。隨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發展,引進了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從那時起,黨和國家的許多文獻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國民素質。1993年2月《中國教育改革于發展綱要》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中國的教育開始轉向素質教育。1999年6月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通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標志著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在我國進入了新階段,在理論和實踐上對素質教育進行全面實施。教育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進素質教育,包括鼓勵學生參與主動性學習,嘗試通過查詢自主完成任務。素質教育的理念鼓勵的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而不是幾古老傳統的“為考試而教,為考試而學”教學,這種教育理念已逐漸融合在中國傳統教育中。②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據調查,“百分之七十八的中學教師仍實行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百分之六十八的學生在一個測試中可以得到70分。但學生并不認為他們可以與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交流,一些學生甚至經過幾年學習仍然不能開口說英語。”。這意味著,在我國大部分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過分關注考試,并且以語法規則和詞匯解釋為內容的考試為中心。學生只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講課上,以教師為主導,忽略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創造力,和整體發展。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他們的英語教學思想,不僅要注重培養英語以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而且要注重其全面發展的能力,包括他們的心理健康,終身學習的良好基礎等等。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語言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自我教育能力等。
二、英語素質教育教學中的理論與實踐
現階段我國英語基礎教育實施的是素質教育,教學質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升學壓力、教學成績競賽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學校的英語教學還是在走應試教育的老路,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片面追求學生的成績;一味向學生灌輸知識,只教會他們死記硬背,英語課堂學生的主動參與不夠,也很少有英語口語交際訓練;重視試卷考試內容的學習和練習,忽視英語學習的個體差異性,沒有創新等等。下面結合英語課堂的一些實例,談一談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如何踐行素質教育。①將新時期素質教育理論與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進行對比,深化素質教育課堂教學目標。教師授課的前提是教師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熟悉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素質教育體系中目標教學尤為重要,所以,英語教師要把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以及方法策略三個方面確定教學目標,彌補應試教育的不足,在新的教學目標的引導下,注重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②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要優化教學方案,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分主次、有步驟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注重師生雙向互動交流,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地位。傳統教學是教授者和聽課者的課堂模式,學生往往是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課堂缺乏活力和創新性,課堂教學效率也不高;素質教育體現的教學設計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為目的,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③采用活動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鍛煉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初中學生多活潑好動,針對他們這種特點可以直接把活動引進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④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視覺、聽覺等感官效應,給學生展示生動具體的言語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同時可以鍛煉他們的聽力,幫助他們自己總結英語發音的特點。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較強,善于模仿,有創造力,樂于接受新事物的特點,使多媒體教學更有影響力。⑤強調書寫能力,提高學生書面語表達水平。作文是學生的必備能力之一,它能顯示出學生積累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是否有較好的言語組織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初中英語的作文題目通常是特定的情境作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要特別注意中英文表達的相互轉換,避免出現中式英語,課堂上教師要經常帶領學生練習作文表達,可以讓學生采用填空式或者選擇式題型練習,或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現作文情境,出示一幅照片或者一組漫畫讓學生自己練習寫這些話題,這些內容由教師引導,和學生共同完成。作文取材靈活多樣,只要加強練習,學生的寫作水平定能逐步提高。⑥開展趣味教學,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英語課堂的前幾分鐘可以是“free talk”或者“role play”的時間,通過上一節課給學生留下一些話題,讓他們自己準備并在下一節課自由發言或者分角色英語對話表演,主題可以是一些生活場景和緊扣教材的內容。
總之,素質教育的實施是一項長期發展的過程,它還需要不斷的實踐和探索,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把理論運用于實踐,及時總結經驗,撰寫教研論文,以教研促教學,增強“科研先行”意識,做好使自己由“經驗型”向“研究型”教師轉變工作,使英語教學工作科學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順利完成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