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體育教學中蘊涵著豐富的美的元素,在課堂中如何挖掘美的因素、實施審美教育。是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使體育教學成為美育和素質教育的大課堂。
關鍵詞: 挖掘美的因素;實施審美教育
體育教學中蘊涵著豐富的美的元素,挖掘美的表現形式,感受和認識美的真正價值,引發學生對美的鑒賞和體驗,對于提升體育教學水平至關重要,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行為中,創設美的情境,用情感、語言、示范和教學藝術去感染學生,使體育教學活動成為美育教育的大課堂,自古以來,人類就從未放棄過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尤其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富足了,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美、塑造美。體育就能幫助我們滿足這一需要。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實施美育教育,熏陶、感染、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一直是廣大體育教師追求的目標。
一、挖掘體育教學中美的因素
1、人體美:美都是以具體形象來表現的:體育中的美主要是通過人體這種具體形象來表現的。科學而系統的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機體的健美發育,從而獲得勻稱的體型,優美的姿態,堅強的骨骼、發達的肌肉、秀美的皮膚和健康的氣色,使體格塑造得更加健美。這種美是廣大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礎,是人類的共同愿望,也是社會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人體研究表明,長期堅持科學的體育鍛煉,對人的肌肉、骨骼會產生良好的影響,能使人體格健壯,形體健美。身體健美是學校體育中美育的具體表現形式。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產生對人體美的向往和追求。
2、心靈美:學校體育中美育的功能表現在對學生心靈美的教育上,內心世界的美,也稱為心靈美。學校體育中的審美教育,既不同于政治理論教育,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它主要是通過對體育美的感受、認識和理解,從而感到愉悅,從愉悅中受到美感教育。一次高水平、高風格的運動競賽,實際上也是一次生動的審美教育課。學校體育中的審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根本特點,在于“寓教于樂”。它是通過生動、鮮明、具體的形象來激蕩學生的情感、產生情感的共鳴。它不是靠說理教育人,而是靠形象來打動人使學生在參與體育和觀賞體育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此外,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的組織、教法,運動服裝的款式:與色彩運動場地的布置等等,也同樣包含了大量藝術美的因素。
二、體育教學中如何實施審美教育
運用情感引導學生認識美、感受美。美育的主要優點是激發、順應人的本性和內在個性興趣,較少采用約束、強制手段:主要用美的事物、美的形象喚起人們內心的共鳴,使情感的享受深化到理念、信念、意識和品質中去,內化為人的素質能力。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不在于訓誡說教,而在于感化;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感化學生,用美的形象提高、激發學生的認識和熱情。這樣,可以讓學生認識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美,在認識美、感受美的同時能夠創造美。
要注意教師自身的教態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的體態、儀表、神情、舉止,力求教態美;給學生樹立一個形體美的楷模,因為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直接感知的對象是教師,而青少年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求知欲和模仿性較強,所以教師的體態、儀表、語言、舉止、精神等對學生都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不論在炎熱的盛夏或是嚴寒的隆冬,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都能保持堅定、沉著的精神風貌,穿戴整齊美觀大方,富有朝氣,教態自然和藹可親,那么教師本身的活動就成了學生審美的對象,必然會給學生留下威武;朝氣和健美的形象;成為學生形體美和心靈美的楷模要注重講解語言和示范動作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講解的語言聲調要抑揚頓挫,輕重適中,而且要力求摘明扼要,條理清楚,生動形象風趣;再加上準確優美、嫻熟的示范動作就必然會引起學生由衷的欽佩和贊美。
在體育教學中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手段的運用;要注意新穎多樣豐富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藝術性和趣味性,準備活動的練習動作要優美大方。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就會感到練而不厭,學而不倦,而且在實際練習中可以達到感受美、欣賞美和表達美的目的。比如,教師對學生的站隊應有嚴格的要求,紀律嚴明整齊要求學生在練習和比賽中要勇敢頑強、堅忍不拔、互相學習、團結協作、勝不驕傲、敗不氣餒這也是心靈美的教育。要注意場地器材布置美。因為體育教學不同于文化理論課程的教學,其教學活動主要是在運動場上進行身體練習;運動場地和器材是構成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應當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搞好運動場地設計、器材布局要有美的觀念:美觀大方、粉線清晰、圖形新穎、雅觀醒目,給學生以美的感受。
三、新課標下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
1、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傳統體育教育視學生為知識容器,練習的機器,采用的是強制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主觀能動性和學生的情感,結果是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討厭體育課,造成《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局面。所以,從學習內容選擇提供多種的學習方法,從深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自主學習,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正式成為學習的主人。
2、注重學生全面發展,體現個性化教育。傳統教學法運用,注重的是技術的傳授,強調統一性,追求的目標是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遠、動作如何做得更規范,忽視學生的個性與差異性。新課標下體育教育則要求體育教學方法運用由注重技術向注重全面發展方向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發展學生的身心素質與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體現個性化的教育,即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
總之,學校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可以說每有一項體育運動都閃耀著身體美、心靈美和藝術美相互輝映的光芒。只要體育教師勇于實踐,充分發揮教學中的主導作用,會使體育教學成為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過程,整個教學活動就會顯示出美的魅力,成為美育和素質教育的大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