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語文是學生必修的文化課程之一,它是具有基本工具性質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和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閱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方式,結合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的內容,分析中職學校校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增強語文學習效果的措施。
關鍵詞: 中職語文;閱讀教學;初探
語文教學在中等職業學校教育中長期處于薄弱環節,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明確指出:“語文是學生必修的文化課程之一,它是具有基本工具性質的基礎課程,對于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知識,提高綜合能力和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閱讀是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方式,結合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的內容,分析中職學校校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旨在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水平、增強語文學習效果的措施。
一、中職學校中語文閱讀教學起到的重要作用
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閱讀,就是看書并領會其內容。而書籍,人們將它比作是無價的精神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高爾基說:“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還有眾所周知的唐代大詩人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著名格言,由此可見,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勢必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筆者根據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的體會,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1、減輕教師教學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語文課教學,經常出現教師花大量時間和精力講解一個難題,辛辛苦苦,效果不佳。其原因,有的學生對問題早已熟 悉,就無心聽講;有的學生只需幾分鐘就明白了,有的學生由于基礎差,聽到最后仍是一知半解。如若采用讓學生自己閱讀的辦法,教師只要引路、點撥,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積極專心地去鉆研思考,滿足各自的學習欲望。可見,閱讀,不僅能減輕教師負擔,而且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上有事半功倍的效率。
2、鞏固語文基礎知識,提高寫作能力。語文教學,一般是在“教學大綱”指揮棒下進行的,加之現行教材內容也有一定 的局限性,學生僅靠教師在課堂上按“大綱”,教材講授,遠不能滿足學生求知的需求。另外,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理解、記憶,都需要一個多讀、多練、反復學習的過程。不論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個故事,都是由文字組合成的,里面包含有豐富的語文知識,如字、詞、句、修辭、還有寫作知識,尤其寫作技能。一篇文章主題的確立,作者如何選材、組材;如何謀篇布局;如何表達等一系列問題,比課堂講授和教材內容要豐富得多。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職業中專學校的語文教學,要想在有限的課時內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只有把學生從為考試而學習的困境中解放出來,從單一的課堂學習解放出來,要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要讓每個學生明確學習語文,不僅僅是為了現在,更重要的為了將來。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
4、凈化學生心靈,優化思想道德情操。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利用閱讀這一版塊的教學資源,如大量的經典與勵志的故事,許多是作者血淚交融,肝膽想照的光輝詩篇,特別是歷史上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百姓免遭蹂躪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的感人故事,和那“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英雄壯舉。是凈化學生心靈,優化學生道德品質、思想情操的最好教材。要讓學生讀、多看,在閱讀中理解經典的寓意和哲理,讓學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生價值的熏陶。使其成為品學兼優的優秀人才。
二、緊貼中職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
1、緊密寫作和閱讀關系。新教改倡導中職教學是緊貼培養目標,重點是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我們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學習基礎薄弱,自主性較差,閱讀理解能力尤為差。在寫作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分離,教學效果較差,提筆不知道怎么寫。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們大膽嘗試語文教學中,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的結合。在閱讀課文之前,給學生提供閱讀指導及相關的知識背景,特別是相關的社會歷史背景,為學生的課后閱讀提供指導。這些內容不僅為學生的閱讀理解提供背景,同時也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材料。閱讀之后,會有一些結合現實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閱讀過后是微型寫作,針對閱讀中的思考題,先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的寫作提綱,然后再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充實文章內容。
我們采用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若進行寫作,在寫作之前有材料、情感的積累,是有的放矢的、主動的寫作。彌補我們的教材只是單純給一題目,沒有為寫作提供相關的材料和思考,是被動的,無明確的寫作教學。
2、閱讀寫作教學過程。在完成第一部分閱讀要求后,在第二寫作部分,不是簡單地給一個寫作題目,而是把寫作當成專題來做。而是把寫作過程分二個步驟完成。一是提出寫作任務。二是用作者藍圖的形式要求學生在寫作前考慮一系列環環相扣的問題。三是寫作指導。寫作指導又是按照“構思一打草稿一修改一編輯一遞交一回顧”過程進行。
我們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把寫作當做專題來研究,學生完成一篇文章,不能是短暫的膚淺的感情表達,也不能是隨意胡謅來完成任務,而需要切切實實地依照步驟,扎扎實實一步步逼近目標。這樣閱讀寫作訓練,而學生傳達一種務實的精神,潛移默化地說明做任何一件事情,開始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充足的理由和根據,在實現目標之前,都必須制定周密的計劃,然后按照計劃一步步地做下去。這樣閱讀與寫作過程,起到既教書又育人的作用。把閱讀與寫作有機的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實踐能力。
總之,課程改革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它不僅要有嚴密的思辯和科學的論證,還要有踏實的工作作風與創新的求異思維。我們相信,只要本著與時俱進的觀念,深入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一切為了學生,就一定能走出一條教改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