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應堅持與時俱進。高中英語教師應嚴格按照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過分注重講解語法和詞匯知識,而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的傾向。
關鍵詞: 高中英語
一、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興趣
學生中常見的說法是,生詞太多,句子太長,文章無趣,不如多讀母語的精美文章來填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針對學生對英語閱讀無太大興趣的情況,首先就要潛移默化地在他不知不覺的情況下向其輸入英語,增加其閱讀的愉悅。孔子說:“教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欣賞簡單的英語原文影片,比如《加菲貓》學生在視覺的享受中體會著原汁原味的英語,之后可以進行一節(jié)影視賞析體會課,把自己覺得印象深刻的片段用簡單的句子或小段落表達出來等等;還可以建議看一些符合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英語電視節(jié)目,如中央9頻道的《看中國》,使其在向往著旅游祖國各地的同時也增添了一些中文知識和英語詞匯和表達等;還有對時事新聞感興趣的學生可以看英語頻道的《新聞一小時》,然后可安排學生在morning report時和大家一起分享片段。欣賞優(yōu)美清晰的英文歌曲是學習英語輕松愉快的方式,可以情不自禁的跟其模仿,不知不覺也能唱出好聽的英文歌。這些方法可以用在點燃學生英語閱讀熱情的時候。當學生有了一些興趣和基礎之后就可以提供一些書面文體方面的閱讀。閱讀材料要有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使閱讀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二、銜接理論分類
韓禮德和夫人哈桑的書中將銜接理論分為指代、省略、替代、詞匯銜接以及連接五種類型。指代關系是指句子的語義關系通過代詞來表示、銜接,例如:My friend and I are going to the party.We are so happy.其中We就是對My friend and I的指代,We作為代詞起到了銜接的作用。省略是指文章中相同的語法或句子通過省略的方式銜接句義,也讓文章句子更加簡潔。例如:How many CDs are you going to buy?I would like to buy five.其中five后省略的就是上句中的CDs,因為在上句中已經(jīng)提到,因此在下句中可以省略,避免句子冗長。替代是指句子中的某些成分被其他形式替代,這樣做避免了句子形式單一,內(nèi)容枯燥。例如:Did you have finish your homework?Yes I have done.此對話中的finish homework就被done所取代。詞匯銜接以及連接都在文章段落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句子如果一直重復單一詞匯會導致文章索然無味,而詞匯銜接和連接會使得文章和句子更加出彩,讓人讀來津津有味。
三、掌握閱讀技巧
1、養(yǎng)成無聲直接理解文字符號的閱讀習慣。許多學生在閱讀時,習慣地發(fā)出每個詞的讀音,有的學生發(fā)音器官雖沒活動,但內(nèi)心還在自言自語地讀,這些都屬聲讀現(xiàn)象,嚴重影響閱讀速度的提高。因此要培訓無聲直接理解書面意義的閱讀方法,即通過眼睛感知文字符號直接獲得信息。
2、養(yǎng)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學生剛開始閱讀時,往往習慣于逐詞閱讀,或用手指點讀,唯恐遺漏文章內(nèi)容,這樣所達到的只是句子水平的理解。逐詞閱讀會使學生偏離篇章內(nèi)容的預期和理解,最終影響閱讀效率。高效率的閱讀者一眼能看四、五個詞的意群或句子。
3、養(yǎng)成縱式閱讀的習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閱讀時,有“回視”現(xiàn)象,即在讀文章時,反復尋找先前讀過的信息,而不是繼續(xù)讀下去獲取完整的意思。這種習慣嚴重影響閱讀速度,并使信息的擴展、邏輯推理和理解材料受到影響。因此,在閱讀中,要求學生克服“回視”。從培養(yǎng)學生進行縱式閱讀著手,提高閱讀速度。在縱式閱讀中人的目光主要表現(xiàn)為上下移動,因而閱讀可由慢速的橫向或橫式轉(zhuǎn)變?yōu)榭v向或縱式。讓學生目光在閱讀材料居中部位縱式移動。同時,余光掃瞄左右,要求學生按意群向前跳躍,捕捉關鍵詞,抓住中心思想,擺脫英譯中的習慣。
四、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文化基礎
高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與文化密切聯(lián)系。”如果學生缺乏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即使能認識每一個單詞,也不一定能正確理解文章的含義。同時,由于語言和文化總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不斷地變化,而我們教科書上的材料顯得相對老化。因此,教師除了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有關社會文化背景的知識進行詳細介紹外,還要經(jīng)常補充介紹一些英語國家的當代社會背景知識以及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情況。平時要指導學生在閱讀材料的選擇上,要使所選擇材料在題材、體裁、難度等方面適合教學的實際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在日益豐富的閱讀中豐富閱讀體驗,從而提高閱讀能力。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等,要求靈活多樣、生動有趣、篇幅適當、內(nèi)涵豐富、難度適中、生詞較少。在閱讀教學的較高階段,通過增加閱讀量,讓學生閱讀一定數(shù)量的學科性較強、富于哲理、異國文化較深層次的文章,加深拓寬內(nèi)容,使之“英語化程度”在兩方面得到和諧平衡的發(fā)展。只有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才能使他們緊緊跟上語言的發(fā)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學會正確運用語法知識,抓主干、剔從句,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斷句,關鍵是主句的主謂結(jié)構(gòu),方法是先將句子的修飾成分(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狀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去掉,露出主句的真面貌,然后分析修飾部分和主句的關系,理清邏輯和思路,那么,長難句的破解對英語閱讀者來說就易如反掌。在平時備考訓練中,應訓練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在考場上如果遇到難句,就能化難為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朱紅艷.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思路與技巧[J].新課程學習,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