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步入高中后,學生們的思想已經趨于成熟,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文化教育,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人性化教學,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培養,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真正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著重講述如何實現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學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對提高高中政治教學質量,實現人性化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 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學;方法
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學家夏丐尊先生曾經說過:“教育不能沒有感情,沒有愛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稱其為池塘。沒有感情,沒有愛,那么就沒有教育。”由此可見,人性化教學在教育中極其重要。新課改施行后,大力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師能夠傾聽學生的心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實現人性化教育。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文化教育,更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人性化教學,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培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真正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實現高中政治人性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真正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
就教師而言,要想實現人性化教學,首先要在與學生的交往中真正做到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在高中生心目中,教師是具有權威性的,他們往往會對教師產生一種莫名的敬畏心理,因此,在師生交往之間,教師往往處于優勢地位。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應多多進行換位思考,立足學生角度思考問題。首先,高中政治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內心情感與體驗,關注每一位學生,盡可能滿足其學習方面的需求,認識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并尊重其獨特的認知方式,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使其感受到溫暖與快樂;其次,高中政治教師還應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并根據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重視差異性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收獲學習的成果,并對學習充滿信心。
二、師生平等對話,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合作、互相學習、互相批判以及知識共享的一個過程,因此,作為高中政治教師,應充分把握好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平等對話、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實現高中政治的人性化教學,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構建科學合理的“評級機制”,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打破橫跨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壁壘,營造平等的師生、生生對話平臺,在教師和同學之間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使師生之間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三、增強課堂交往的實效性
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善于觀察,把握學生心理,探索多種教學方式,從而有效增強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交往的實效性。例如,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可能的選取那些比較具有挑戰性,學生個體難以解決,且爭議較大的話題來組織大家進行討論,使師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彼此熟悉,進而產生思維碰撞。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情感,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發學生們的思維,實現政治課程的教學目標。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注意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組織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通過開展小組討論、小組合作、分組學習、個別指導以及請學生上臺發言等活動打破課堂教學的單一性,實現政治課堂的多樣化以及趣味性,同時也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多維性與實效性。
四、重視人性化學生觀、發展觀,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體,不同學生個體的認知水平、人際交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這些因素的不同決定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方向也不相一致。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實施個性化教學,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的發展機會。此外,高中政治教師還應注重人性化學生觀,在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毫無主體地位可言。新課改一再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高中政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考慮學生的感受,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鼓勵學生進行自我體驗、自我思考以及自我醒悟,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使其深刻感受到政治課堂的樂趣所在。
五、引入相關生活實例,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為有效實現高中政治的人性化教學,高中政治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引進更多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例子。例如,高中政治教師在講授某一專題時,可以通過聽廣播、看電視以及網絡等渠道收集與之相關的實際例子作為課堂教學的案例,進而拓寬學生們的知識視野,啟發學生們的思維,激發學生們的愛心意識。例如,在講授“人生的真正價值”之一主題內容時,政治教師可以將雷鋒同志的事跡以及現實生活中許多見死不救的冷漠現象結合起來,引發學生們思考這個世界上到底還存不存在“雷鋒”,需不需要“雷鋒”,人生的真正價值到底是什么?此外,政治教師還可以將這一內容作為辯論主題,組織學生以此展開辯論,通過辯論啟發學生深入思考這一問題,培養學生的愛心意識以及人文精神,鼓勵學生從自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社會的和諧美麗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總而言之,作為高中政治教師,在傳授給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學生們精神層面的需求,時刻堅持“以學生為本”,開展人性化教學,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的培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真正實現高中政治教學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