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美術教學因其思維方式的獨特性,想象力的豐富性,繪畫、手工等操作的專業性和實踐性,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方面起著獨特的作用,是其它任何學科不可替代的。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成為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也是衡量和評價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的的重要標準。
關鍵詞: 高中美術;教學;創造能力;培養
人才的本質是創造。培養具有創新型人才是現代教育的主要目的。高中美術課以其獨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力方面顯著與其它學科。江澤民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一點已經被現代教育所證實了的,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要調動一切手法,為學生思路的展開,潛能的挖掘提供契機,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一、開拓學生的視野為創造能力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美術學科所包含的門類眾多,且與生活的各個方面均有聯系,開拓學生的視野要從美術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藝術欣賞在開拓視野方面又顯得尤為重要。開拓學生的視野主要是讓學生多接觸各種藝術形式、藝術風格、藝術流派,因為不同的藝術形式帶來不同的藝術感受,能啟發人的思維,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打下基礎。在教學中要擴大學生欣賞范圍,尤其要增加對不同藝術形式作品的欣賞。比如在“外國美術作品欣賞”中,我重點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時期所創造出的不同藝術形式,并將它們進行比較,用來啟發學生的思維方式,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在創作上,讓學生多學多看一些不同創作形式、創作方法、創作技巧的作品。比如在“水彩風景”中,我將水彩的一些特殊技法介紹給學生,學生對這些特殊技法的興趣非常大,對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的作品受到了極大的啟發。學生接觸的東西多了,視野開闊了,才能談的上創造能力,否則談創造能力是空洞的、蒼白的。正如古人所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二、創新教學方法
多年的美術教學在高考指揮棒下,圍繞著“一切為了高考的成功”。教師在“考前培訓”中往往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而是從主觀愿望出發,把學生看作是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強制向學生灌入知識,無視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根本談不上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樣的美術課堂教學方法必須改革。①要根據學生興趣特點與認知的規律,努力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消除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感到學習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中應力創開放的環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例如:在靜物寫生中,讓學生在畫面上作重新組合、取舍,探求新的構圖形式和物象搭配關系,表達自己的情感取向,這樣就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的發散性思維。②要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實施分層次教學,這是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教師要善于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激活教學,把美術教學的重心從傳統單一的技能訓練轉移到從素質教育角度出發,全面培養創新技能、審美能力、思維能力和健康人格入手的教學模式。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要充分創設條件,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七嘴八舌”的爭論中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課堂教學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信息交往的場所,真正做到主導與主體的相互影響。
三、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發散思維
選擇有利于激發學生求知欲,觸動學生好奇心,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力求構思新穎,趣味性強,能充分能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利于培養和保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運用科學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激發起他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欲望和創作的沖動。興趣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手段應是豐富、生動、多樣的。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環境進行豐富多彩的教學。要選擇有利于培養學生知識運用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的內容。
四、因勢利導及時啟發促進創新
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是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創新是美術的精神,藝術貴在創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首先應注意保護學生的獨特的個性,并給予其自由發揮的環境和空間。在教學中,應該鼓勵學生立足于自身實際,將自己的內心世界以獨特的方式大膽地表現出來,同時能對他人的作品發表自已與眾不同的見解。這就需要營造出輕松愉快、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教師和藹可親的態度,平等溫和的語言,誠懇熱情的指導,才有利于學生敞開心扉,宣泄釋放自己的真實情感。作業中的優點,教師應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存在的不足,應及時指出并給予幫助。學生在這種民主、溫馨、平等的環境下,才非常有利于創造意識的培養,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完善其個性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性強是美術學科教學的重要特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以及學生平時搜集的各種素材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學生新奇的想法來源于生活,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萌發,更取決于學生平時生活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多知才能多發。現實生活中,其實有著很多實踐教學的機會和條件,最簡單的就是戶外寫生了。教師可以將課堂轉移到戶外,帶領學生到戶外寫生來培養創造性思維。戶外寫生的范圍是十分廣泛的,近者可以在校園里,教師組織學生將校園里花草樹木、師生生活等等描繪下來;也可以讓學生成立小組,自行在校園里描繪景色。這樣的寫生活動,對于45分鐘的課堂時間來說是足夠的,如果時間實在不足,可以增加為兩節課。除了課堂時間,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周末去戶外寫生,或者學生自行組織去寫生,或者利用假期,到更偏遠的地方,如樹林、湖邊寫生,等等,都是十分有趣的實踐活動。
總之,高中生是好動的,有無窮的創造力,的創造更多的在美術課中驗證、開發、展現,要引導學生,把視野拓寬到社會進展,經濟繁榮,科技進步等領域,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活動,為開發學生的創造力開墾出一片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