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言文教學要通過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的導入。背誦,表演,辯論,引發興趣。細節想象,啟示人生哲理,延續興趣。開展活動,拓展視野,保留興趣。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追求學生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和獲得,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關鍵詞: 中學語文;文言文;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內動力,有興趣就會入迷、入迷,就鉆得進去,學習就會有成效,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習文言文,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在浮躁的生活中獲得一份內心的寧靜,甚至找到人生的方向。如何進行文言文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我覺得首先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感受、理解欣賞、評價古詩文,如何激發學生學文言文的興趣呢?我在教學實踐中有一些粗淺的嘗試,現就這方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整理如下。
一、營造良好氛圍,激發學生興趣的導入
文言文教學一直存在著“高耗低效”、“少慢差費”的現象,學生學習興趣低落,讀不能成章,更談不上背誦、理解了。上課時要表現出對課文相當精熟,基本能背誦,對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來,旁征博引,得心應手。教師這樣的表現能讓學生直接感受到學好文言文的好處,頓生仰慕之情,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鼓舞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文言文教學可根據不同的課文運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引用詩詞、格言警句,描繪情景、渲染氣氛,也可簡述與課文有關的故事、趣聞等。
導入新課是教師在每堂課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環節。好的導語是開啟課堂知識之門的一把鑰匙。導入自然,簡潔而有趣味,就能迅速消除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情緒。
二、背誦表演辯論,引發興趣
我利用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采用競賽的方法,引發學生背書的興趣。因為競賽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勝心,也訓練了現代人所需要的競爭意識。我采取了定時背誦、限遍背誦、小組搶背、背誦接力、男女對抗、個人抽簽、默寫比賽等等,這樣學生不僅能背、識記的效果也特別好。同時讓學生分角色表演,這樣可以把文中人物關系分辨得清清楚楚,
辯論賽也是很好的教學方法,更加有助于學生的記憶。比如教學《傷仲永》這課,我為了加深學生對成才與學習之間關系的理解,組織了一場辯論賽。讓正反兩方對愛迪生的名言:“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進行辯論。學生們熱情高漲,暢所欲言。正反兩方辯得難解難分,都闡述得有理有據。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證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這節課避免了死板的文言文灌輸式的教學,擴散了學生的思維,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細節想象,啟示人生哲理,延續興趣
相對于現代漢語,文言文濃縮精練,展開文言文句子,運用細節想象,可以激活文言文的無限光彩。正是因為文言文具備骨架般的簡潔,可以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融入頭腦中積累的信息,讓簡短的單調的文言文變得有血有肉。這樣可以改變文言文教學被動接受的模式,激發學生對文本再創造的興趣,激活課堂氣氛。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文言文中蘊藏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啟示人生哲理時不單是講一些明顯的大道理,大道理甚至可以不講,更重要的是講一些隱含的處世哲理。古文中傳記文學包含不少人生哲理、處世哲學,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善于引申,并聯系生活實際,展示古文智慧光芒,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開展活動,拓展視野,保留興趣
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促進文言文的學習。開展配樂朗誦活動、文言文抽背比賽、文言文故事大賽、文言文知識競猜等一系列活動,發動全班學生參與,積極投入學習之中,增強了學習的凝聚力,先進帶動后進,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每一次活動都給學生以吸引力,在比賽中找到自己的優勢,提高了學習的信心,保留了學習的興趣。
挖掘文言文的教學魅力點,進行趣味教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文言文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一直是老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吃力。傳統的文言文教學模式大都是:逐字逐句翻譯分析課文、劃重點詞句、背實詞意項、做練習等等。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對文言文產生隔閡和畏懼,導致文言文教學低效甚至無效。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因此,必須改變文言文教學的模式,采用靈活生動多樣化的趣味教學方法,發掘文言文自身魅力,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學效果。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作為語文教師,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保護好學生在探求新知過程中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和進取精神,讓學生唱主角,體驗到發現知識的興奮感和完成任務的自信心,這樣就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我們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追求學生的最大限度的發展和獲得,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