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育改革中一個重要而具體的目標,就是要改變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學生被動接受、大量反復訓練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方法,生物教師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學生特點,把握探究性學習的本質,體現生物學科的特點,因地制宜地運用多種課堂教學手段,實施個性化、人性化教學,努力使課堂更精彩,教學更有成效。為此,本文特就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作如下探討。
關鍵詞: 新課改;高中;生物
一、明確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當前的課改理念中,充分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探究性教學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理論體系。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就要積極地想盡一切辦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以興趣帶動動力,求得一個高效的生物課堂。首先,我們知道,生物學科是與我們的生活實踐緊密相連的基礎學科,與我們的具體聲明,細胞原子,宇宙空間,環境污染等從小至大的因素——相關,在高中階段的第一節課上,我們就可以聯系生命的起源,聯系生殖與健康,聯系多利羊,聯系艾滋病,聯系遺傳與變異,等等,引導同學們進入一個五光十色、奇異非常的生物世界,在給他們的心靈帶來極度的震撼的同時,也會給他們學習生物知識的旅程帶來無窮的魅力,濃烈的興趣背后其實是輕松求得生物知識的一個契機與基礎。當然,在這個方面,我們還可以結合當前的電教媒體設備,給他們創設一個美輪美奐,極具藝術性與感染力的課堂情境,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再增加一個砝碼。此外,像多多開展課外小組活動,開展主題性研究學習活動,開展生活化教學策略,注重生物學科與其它學科的整合等等,都是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知識興趣的必要策略。
二、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就是在教師在上本節課之前,預先布置一些學習目標,讓學生自行按照目標要求進行一些預習,初步了解課本知識,對于不懂的知識可以在書上作上標記,便于課堂有效的提問,這樣課前進行預習,不僅方便了教師課堂教學,為教師課堂教學節約了很多時間,而且教師也可以很快地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完成,留下多余的時間給學生,學生把課前預習碰到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教師為大家解決,最后學生歸納總結本課學到了哪些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有助于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講授“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這一實驗課時,教師先簡要地布置一下下節課的教學目標:①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②闡述綠葉體的結構和功能。帶著這個教學目標,讓學生自己去預習,并且把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針對這些不懂的問題,學生可以進行自我探索或者與同學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抓好課前預習是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的根本要求。
三、注重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這也為教學提供了載體和手段,教師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從而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應該是教師的首選,因為多媒體課件能夠把抽象的生物知識轉化成形象具體的圖畫或者動態畫面,而且多媒體內容豐富,信息容量大,對于提高生物教學效率也極有幫助。但是教師在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應該注意一個問題:不是任何時候都依賴于多媒體,不能讓多媒體成為課堂的主體。多媒體技術固然有其優點之所在,但是任何時候都依賴于多媒體而不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那么學生又會成為學習的機器,失去思考的能力和質疑的能力。
四、注重教學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指的是教師對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所進行的較為深入的反省與總結,從而有助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反思主要記錄的是教師教學過程的閃光點以及不足之處。可見教學反思對于提高教學水平、改善教師自身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所以要提高生物教學質量,高中生物教師還應該多進行教學反思,認真記錄好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并能夠及時進行解決。教師具備了反思的品質,也就具備了一定的教學智慧。
五、提高教師的教學及課堂掌控能力
在從傳統的系統性教學向藝術性教學的轉換過程中,教師各方面的能力均需要提高。生物老師具有以下幾方面的能力尤為重要。首先,科學研究能力應該提高。教學能力是教師各方面能力的綜合反映,雖然科研能力并不能說明教師的教學質量,但是如果教師的科研能力不足,那么教學將很難令人滿意。由于生物學的快速發展,生物老師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科研能力,才能真正掌握這門學科體系和系統化知識要點,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需要加強。掌握一些必要的口頭表達技巧將會使得教學過程中的語言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富有表現力。一般地,提高口頭表達力是指使語言更加簡潔、流利、準確、易于理解及生動形象。在教學過程中語言不僅是用于解釋知識的工具,也是培養學生潛能、智慧和個性的工具,因此教師有較強口頭表達能力在教學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再次,教師應該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想象力,通過圖例或比喻等方法將復雜的事物轉換成一些具體的、簡潔的事物。最后,教師應該具有很好的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教學能力。
總之,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通過生物實驗教學等方式,能促進學生掌握生物學的基礎原理和提高實驗技能,特別是在積極推進新課改的條件下,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促進手腦并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只要我們一線教師認真研究教學方法,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就能得到應有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朱正威.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淺議[J].課程教材教法,2010,(04):56-5
[2] 李友利.用情感教學提升高中生物教學質量[J].大觀周刊,2012,(2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