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人為本”的體育教育觀逐漸形成新時期體育教育發展的方向。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貫徹“以人為本”,在教學方法中貫穿“以人為本”,在教學目的中實現“以人為本”。
關鍵詞: 體育教學;以人為本;理念實施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逐漸融入學校教育,體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要與時俱進地貫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一、在體育教學理念中貫徹“以人為本”
傳統的體育教學重點在“育體”,多以鍛煉身體為主要目的,體育教師要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但更要注重心理素質的鍛煉,修身與修心兼顧,貫徹以人為本的體育教學理念。
首先,要重過程輕結論,讓學生享受體育課。大多數的體育課上,學生都是按照教師制定的嚴格規則,被動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各項體育活動項目任務,達到訓練的目的,缺乏主動參與性和積極互動性。教師應避開重結論輕過程的教學觀,重視體育課上課過程,努力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帶來的身心愉悅,激發學生熱愛體育、享受體育、期待體育的熱情。
其次,重內在輕表象,讓學生增強意志品質。體育教師不僅要完成各項體育教學任務,更要將教學重點放在觀察通過體育任務反映出的學生內在的意志品質上,通過體育活動更深入地了解學生,以便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體育項目豐富多彩,不同性格的學生表現不同,有的勇敢積極,有的膽怯退縮。體育教師可細心觀察不同學生的表現,從而做到有的放矢,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有力措施,有針對性地選取些有助于增強意志品質的活動來進行鍛煉。
再次,重育心兼育體,讓學生提高道德情操。小學體育教師,既是塑造學生形體美的“工程師”,更是塑造學生心靈美的“工程師”。體育活動項目在“育體”的同時,應更側重于“育心”,不僅要使學生在體質上有所加強,在智力上進一步拓展,更要在德育上有一個良好的培養。通過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遵紀守法、公平正義、積極進取、熱愛集體、團結奮進、勇于承擔、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等良好的道德情操。唯有在體育活動中提升自我,才能真正提高學校體育的效率和質量。
二、在體育教學方法中貫穿“以人為本”
體育教師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到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中,注重多引導、交流和鼓勵,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感悟力和克服苦難的能力。
第一,要多引導,少教條,提高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主體性。學生是體育活動的主體,是成長和發展的主體,教師盡量避免一手安排好一切,命令學生執行的教學模式,要善于引導學生,讓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讓學生既動眼睛、動身體,更動腦袋。
第二,要多感受,少命令,豐富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情感知覺。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多是通過嚴格規范的訓練達到育體的目的。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多感受學生的內在心理,充分利用體育課多樣教學手段給學生以正能量的情感體驗。上課時,用平和的語氣與學生訓話,營造自由向上的課堂氣氛;活動中,時刻注意給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增加特長展示的時間,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實現的能力;課堂結束時,可用些輕松優美的音樂帶學生做些放松舒展的舞蹈或健身操,緩解一節課的緊張,并讓學生形成用鞠躬禮和老師說再見的習慣。學生感受到的美好情感,將會遷移到日常生活中,這將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全面的健康的成長。
第三,要多交流鼓勵,少訓斥打擊,幫助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提高克服困難的能力。體育教師要善于把握活動項目的難易程度,適當創設困難情境促使學生提高自我,還要重點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引導學生更好地走出困難,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能力。在遇到較為頑皮的學生時,教師尤其要多與學生分析交流,如跳躍課上,在學生做跳躍活動的游戲中,遇到調皮跟大家跳法不一致的學生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通過和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確什么情況下采用雙腳跳好,什么情況下采用單腳跳好,即告訴學生每種動作的優缺點和實際應用方法。這樣便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在對每種動作都做嘗試后自主地選擇正確的方法。
三、在體育教學目的中體現“以人為本”
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學生完善的主體人格。現代的教育理念重視素質教育,體育教學更要以人為本,以注重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為教學重點目的,培養高尚的、全面發展的人。
一是體育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集體榮譽感。體育教師可將國家的榮譽、民族精神融入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初步懂得體育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作用,樹立民族意識,明白體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自覺學好體育,報效祖國。體育教師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教學不僅是在課堂上,更要與時俱進地拓展到課堂外的活動中,如經常帶學生參觀體育賽事,看體育健兒為國爭光地拼搏,聆聽國歌奏響、體驗五星紅旗飄揚在領獎臺上空的自豪感,這將直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集體榮譽感。
二是體育活動的設計目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和友愛精神。教師在設計體育活動時可有意識地多組織集體項目,以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精神。教師要善于組織團隊項目。
三是體育競賽要注重培養學生嚴守紀律的意識和公平競爭的精神。遵守規則是體育比賽的前提,公平競爭是體育競賽貫穿始終的精神。要善于利用體育活動賽事即時教育學生,用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比賽,要嚴守紀律,勇于挑戰,不斷進取,公平競爭,以更高、更快、更強的運動精神超越自我,使學生自覺遷移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紀律是學習的保證,要遵紀守法,積極進取、學會戰勝困難,做一個道德高尚、光明磊落的人。
總之,“以人為本”的現代體育教育觀是社會發展對體育教育的必然要求。體育教師要肩負起體育教育的重任,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中貫徹人本主義理念,育體的同時更要育智和育心,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高素質的新時代的社會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