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物理學本身是一門實驗科學,它是以觀察、實驗為基礎,它的規律都是通過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觀察和在實驗的基礎上,認真思考總結得來的。而實驗能力又是高考重點考察的五大能力之一,是高考物理試卷考題中的重頭戲,它不僅僅要考察我們在實驗過程中所涉及的具體知識點,還會考察到學生的具體動手操作能力,考察到學生在實驗方面的具體創新表現,并希冀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
關鍵詞: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教學策略
新的物理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物理課程要著眼于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終生學習的興趣、習慣及一定的學習能力。教學應力求貼近學生生活,通過學生熟悉的現象揭示物理規律,并將其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實際,即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科學探究精神,進而使學生獲得對物理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從中可看出物理課程標準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對教師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教師方面來講,物理教學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勞動過程,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物理教師的有效教學行為觀念應貫穿于課堂教學過程的始終。
如果說,物理學科是一門讓我們人類認識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學科,實驗就是我們觀察這個世界的眼睛,沒有實驗,就沒有物理學科,這是從物理的學科本質,彰顯學生整體素養的角度來談的。另外一個方面,高效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對于優化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深層認知,優化我們教師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與綜合能力、創新精神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舉足重輕的重要影響。本文中就從分析高中物理學科實驗教學的重大意義入手,展開論述,望拋磚引玉。
一、引起了中學生們的極大興趣與求知欲望
近年來,由于普通高中的大規模普及,許多學生學習理科的興趣由于高中物理課程的抽象和艱難而受到一定的影響,這迫使我們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去尋找各種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鑰匙,而趣味小物理實驗所具有的魅力和精彩,常常引起了中學生們的極大興趣與求知欲望,課堂教學效果非常好。所以,作為一名新課改、新時代的環境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師,我們僅僅掌握了教材中有的,實驗室里擺放整齊的物理實驗原理、過程與步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從我們身邊的具體生活現象做起,開始觀察、發現,并實驗。,由于這些小實驗與我們學生的具體生活息息相關,所以便尤為親切,由于隨時隨地都可以發現,所以便顯得自然、隨和,沒有了實驗室里與教室里的壓抑。尤其重要的是,由這些小實驗開始,會讓學生體會到物理知識的魅力無處不在,進一步激發了他們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激發了他們探究物理知識的奧秘,由實驗的新奇現象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首先形成直接興趣和求知欲,雖然這種興趣還處于一種較低層次的水平,但它對發展學生學習興趣和形成持久的學習動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培養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在新課改之前,傳統意義的物理課堂最令人詬病的地方就在于教師包辦過多,應試痕跡較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與獨立思考,忽略了學生的素質提升與創新精神。新課改活動開展以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能力成為了我們高中物理教師的首要任務,而要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實驗在這方面會起到較大的作用。比如在講授摩擦力這一章節的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回家后自己動手實驗試試,看在一個玻璃杯子里填上大米,中間再插上一根筷子,把米壓緊,再倒少許的水,這時就可以提起筷子把真個杯子拎起來。學生們在自己實驗的過程中,自然會加以主動思考,這樣無論是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是獨立思考的習慣就會全方面地得到培養與提升。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質
實驗除了對知識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顯的作用之外,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也有顯著的作用。實驗不僅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而且能有助于形成正確的觀點、觀念、優秀的道德品質,培養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做任何一項實驗,從設計實施到分析總結過程,得出結論,都與觀察操作、思考等活動密不可分,并要求聽覺、視覺等器官高度興奮,是手與腦的密切合作,想象與現實的奇妙交融,起著任何其它教學方式都無法替代的作用。為此,在物理教學中,應加強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通過觀察實驗動手動腦,主動地獲取知識,全面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基本素質。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各行各業都在不斷追求創新,以適應人們對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不斷提高。那么,在學校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顯得格外重要,而物理實驗教學則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在物理實驗中,教師要明白自己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對學生適當加以引導,切不可加以包辦。讓學生學會經受挫折,從挫折中去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自己的方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這樣,有利于學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撞擊學生的創新靈感。例如,在做用天平測物體質量的實驗時,正確的做法是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向右盤依次增減砝碼,那么,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示數。然而在實驗過程中,有些學生想到,如果我把物體放在了右盤,砝碼放在了左盤,此時能不能測出物體的質量呢?在經過多次實驗后,這些學生竟然總結出當物體和砝碼在天平的左右盤放反了時,也能測出物體的質量,此時,物體的質量=砝碼的質量-游碼在標尺上所對應的示數。雖然我們不提倡學生用這種方法去測物體的質量,但我們從中不難看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創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總之,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創設實驗情景,才能使物理教學容易被學生接受,學生容易接受了,就會產生自信心,從而建立良性循環。然后通過學生自己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從而掌握相應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