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改后,初中思想品德在教學的思想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改觀,在內容的編排上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體現了“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的教育新理念。這就對思想品德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注重理論方面的教學,更要把書本的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感受現實生活,在生活中回味課堂學習到的知識,讓課堂變得更生活化、實際化,從而實現教學的真正目的。本文立足于新課改的客觀實際,運用創新性的思維模式,論述了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模式的新突破。
關鍵詞: 思想品德教學;實際生活;教學創新
一、注重書本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回歸現實生活
思想品德是一門很注重人文素養的學科,它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在傳統的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從書本回歸實際成為教學的一個主要內容,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為以后更好地進入社會打下基礎。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務必要注意知識和現實生活的聯系,注重回歸實際,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應用知識的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角度來思考和解決有關問題,引導學生樹立起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知識來引導實踐的開展,用實踐來檢驗知識并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注入新的課堂元素
現在的學生都是在信息化技術的影響下成長起來的,他們不再滿足于書本上的白紙黑字,對于信息化的追求變得更加迫切,這就要求注入新的課堂元素,不斷創新課堂學習的形式和內容,以此滿足對于信息化的要求和完善知識儲備的需要。
在講課時,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設備來進行課文的講解和展示。比如,在進行九年級的第二單元(了解祖國愛我中華)的教學時,我會先讓同學們了解一遍課本知識,然后播放一段關于中華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的視頻,用直觀的畫面和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解祖國的基本國情和民族大團結的景象,培養愛國情操。用飽滿的情感引導學生感受書本中蘊含的深刻思想,融入到這種學習的氛圍中,達到一種情景交融的效果,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使用,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要,而且是教師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的必需手段。它能夠更生動地向學生展示所學的知識。
三、運用小組交流這一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隨著思想品德教材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對老師和學生的互動提出了新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學不再只是學習書本中的簡單內容,而是要引導學生探索課本中所蘊含的文化底蘊,感受書中所要揭示的深刻內涵,了解這本書的用意何在,這也是對思想品德這門課程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要求。所以思想品德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加深對于教材的理解,用生動的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于課本內在知識的理解,引導學生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增強同學們協作的意識,在互相激勵的討論中提高對書本內容知識的領悟能力。
例如,學習“相親相愛的一家人”這一章節時,我會先讓學生了解課本中所包含的幾層內容,再向同學們詳細講解一遍。為了激發同學們共同學習的熱情,我就讓同學們自己發揮聰明才智,把這一章的內容編排成一個小劇本,讓學生分別扮演“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對課本的領會去營造一個“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氛圍,來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庭故事。
這樣,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學習熱情高漲。同學們出于對這種教學方法感到新鮮和好奇的心理,積極地加入到小組故事的表演和學習中,探討長輩和晚輩各自應該充當的角色。同學們各就各位,進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扮演“父母”的學生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幫助其健康成長。扮演“孩子”的同學要用合適的方式與“父母”進行溝通交流,讓“父母”理解自己的真實想法。同學們的表演極其豐富多彩,真實地還原了家庭中人物的內心,真正達到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效果。這對于他們以后學會尊敬長輩、孝敬老人都有很大的啟迪作用。
這樣的課堂氣氛很自然很活躍,幫助學生開啟了智慧的大門,更好地挖掘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促進綜合能力全面提高,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運用小組交流這一教學方式去開展教學,是增強思想品德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這對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將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進而實現教學的真實目的。
四、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不能忽視老師所起的作用
在現在的教學中,很多老師都很注重讓學生發揮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上學生可以不受任何約束自由發表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在我看來,這并不見得就是最好的教學方式,學生的主體地位過分發揮,老師在課堂上就似乎充當了可有可無的角色,教學中的弊端就有可能暴露出來。這些孩子受年齡和人生閱歷的限制,所掌握的知識點和見解難免會有不全面的地方,如果不及時給予正確的指導,就容易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影響。
在學生發揮主體作用的時候,老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把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向正確的軌道上來。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不僅僅要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更要充當孩子的引航燈,指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與學生積極交流,不僅是受同學們歡迎的好老師,更是孩子們的朋友,真正起到作為思想品德老師應有的作用。
總之,思想品德是一門很實用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把課程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需求,把教學的內容和實際的生活真正結合起來,發揮思想品德真正的作用,喚起學生對崇高理想的追求,起到教學相長的作用,在創新中促教學,促進教學水平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