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更新觀念,積極轉變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探究、自主學習等方面的能力,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的機械式演示模式早已使學生感到厭倦,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激發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培養他們的信息索養,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動力,也是激發創造力的必要條件。一個人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才會主動去尋找解決它的辦法,才會主動獲取相關的知識,將“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并且,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因此,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萬事開頭難。精心的導入能抓住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把課堂變得生動、有活力。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取決于教師導入是否合理有效,有感染力和趣味性。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好短時間的課堂導入,多種方式組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可以是對學生好奇的知識的思索和延伸、或者相關故事的趣味講述、視頻和課件的展示,也可以是學生分組討論,查閱知識,得到答案。在教學信息獲取教學中,最后一節課要學生設計一個旅行計劃。在上課的開始,我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自己旅行制作的視頻,有各地旅游景觀和各地特色小吃。學生一看到好玩的、好吃的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憧憬著自己的旅行。刺激了他們旅游的欲望,課后,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旅行計劃,課堂教學得到了很好地效果。又如學習文本加工時,先讓學生看一些比較漂亮的設計,當學生看到這些震撼的文本時,同學們都很驚訝、接著興奮不已、躍躍欲試;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堂樂趣,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在課堂任務結束后,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上網、玩游戲。根據不同的課程安排和教學內容,將導人設計得新穎,讓學生樂此不疲的走進課堂,使他們享受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將他們帶入信息的天堂。
二、關愛學生,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創造良好的信息環境
在大多數學校,信息技術課每周只有一節,每位老師要帶很多班級。因此,課堂外師生之間交流幾乎為零,情感得不到升華。長期下去,師生之間會越來越陌生,極大的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學生都有一種心理:喜歡某個老師,也就喜歡這位老師的課。教師必須用愛去關心學生,加強師生交流。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來完成的,教師應該盡量的在創設溝通交流的機會,在小組討論中,讓每個學生各抒己見,讓全體學生都走進課堂,真正達到師生互動。情感交流中,老師必須無私的奉獻自己的愛給學生,用最真摯的心去和學生交流,得到他們的認同。在和學生交流時,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不能“一視同仁”。一些學生在課堂中喜歡游戲、聊天,對于些學生要小聲地和他交談,用真誠感化他。有的學生基礎好,對這些學生要盡可能多地給他們更多機會,比如讓他當小組長,或者給他一些更高要求的任務。教師要更多地走進學生中間,進一步改善和拉近師生關系,用愛感化學生,用真誠和學生建立起良好關系,采用多樣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教學環境,從而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對教材內容的領悟與升華
在實際的教學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一些問題,學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所以我們要首先吃透教材,領悟教材中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必須掌握,哪些知識點是學生了解的。這樣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創設教學過程及知識的傳授。知道應該講哪些知識后就要將傳授的技術進行升華了,將用何種方式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創新、研究了。例如:我們在講《計算機的組成》這節課時,就拿一臺計算機開始進行拆解、組裝。這樣學生從直觀上就可看到每個硬件是什么樣子,如何把這些硬件組裝在一起后就成了一臺計算機。從直觀到感觀上的一個升華,從而使得學生只聽其名不見其形的狀態消失了。
四、培養學生敢于動手、勤于動手的能力
“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際操作中,學生才會發現和處理許多問題。信息技術學科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學科。知識性為技能性提供基礎,學生通過動手后的實踐將知識掌握、領悟是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的重點。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必須做到精講多練。精講多練就是多一些上機操作的時間。俗話說熟能生巧勤能補拙。多練習,學生自會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從中品嘗到收獲的樂趣,逐漸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榮譽感。在教學中,將探究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給他們多一些表現的機會,多一份創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體驗,給學生一種到達成功彼岸的力量。
五、分層次教學
通過調查了解,教學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式,照顧大多數同學,以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中心,逐步提高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團結協作的能力。對于具體的知識,有些學生基礎好,有些基本不會,對這兩類的學生,我們要區別對待,布置不同的教學任務,讓他們都有所做,有所收獲。基礎好的學生,讓他們通過學習對已有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行整合升華,提高信息素養,培養他們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高一必修課的主要教學任務。對于基礎不好的,由于硬件緣故,很多鄉鎮初中虛設信息技術課,學不到什么內容,甚至連最基礎的指法都不會。這類學生要多補基礎知識。但教學還是以課本為主,基礎不好的,只能點點滲透。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就是要將信息技術與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讓學生在興趣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作用和用途,從而使信息技術課堂充滿活力、魅力和精彩!
參考文獻
[1] 孔祥田.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7,(159):12-13
[2] 黃瑋,張曉俊.做一個會創設情境的教師[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