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注重對單詞、句子的認知,學生能夠準確讀出英文單詞,知道其表達的漢語意思即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尤其是低、中年級學生,很難接觸英文環境,接觸英文機會很少,加之小學生對形象思維的理解和判斷能力較強,對抽象的文字感覺枯燥無味。結合這些特點,教師在教學時要優化教學資源展示英語信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 小學英語;語音教學
一、開展多種活動,學習語音
在語音教學過程中,我會設計有趣的教學活動,引入競爭機制,以吸引學生注意力。如,教學字母時,我會設計大魚吃小魚的教學活動。在大魚上寫上元音,在小魚上寫上輔音,到小結時,要求學生在自己小組里拼讀出來;又如,我會組織學生進行辨音練習比賽。教師讀幾組音標,把學生分成男生和女生兩組,分別請他們到黑板前勾出聽到的音,看誰的得分多。由積分多的那一組選出代表,做老師,再讀幾組音標檢查對方。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思維,也會增強他們的合作精神、競爭意識,使音標教學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得以掌握,得以鞏固,為今后的教學、學習做好鋪墊。
二、利用兒歌,讓語音發揮作用
兒歌,簡約活潑、節奏鮮明、易學易記,讀起來朗朗上口。在英語教學中,利用兒歌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而且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學元音[?勱]的發音后,我將學生已經學會的含有[?勱:]發音的單詞串成一首學生易讀易懂的兒歌:“Mice has amap and a bag.That is a black bag.You call see amapintheblack bag.”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我讓學生一邊輕輕地拍手,一邊朗誦兒歌,學生的興趣高漲,個個都顯得十分地帶勁。在誦讀兒歌的過程中,學生都能正確地發音。利用兒歌進行語音的教學,既消除了學生的疲勞,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在朗朗上口的兒歌中增強了記憶。
三、以舊帶新,完善語音教學
語音教學是一個長期的、不斷重復的任務。在詞匯教學中,我們要“以舊帶新”,逐步地、不斷地把語音知識滲透進去,更好地完善語音的教學。例如,在教學單詞toy的時候,復習單詞boy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在將b改成t的同時,學生對b和t的發音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也將整理音和單詞的拼寫聯系在了一起。這樣的教學,學生不但很快能夠“以舊帶新”掌握新單詞,又能夠同時了解字母的語言,真可謂一箭雙雕。小學生強烈的表現欲望也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自學單詞,還會舉一反三地學習。這種教學做到了“授之以漁”,使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大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四、詞匯中的語音教學
小學起始階段的英語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充滿著樂趣,他們的好奇心和飽滿的情緒是單詞教學的催化劑,從教第一個單詞時我就認真將一些常見的讀音與單詞拼讀規則相結合,讓學生在思維中真正將單詞的音形結合在一起。
1、三年級應注意語音的滲透。比如在教學一個新單詞ship的發音時,可以分音節進行領讀,而且可以領讀這個音節的拼讀過程,這樣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輔音字母以及一些常見的字母組合的發音。
2、從四年級開始教師要幫助學生有效地拼讀和記憶單詞,避免死記硬背。記憶單詞的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按音節拼讀、記憶是保持有效記憶的一種較好的方法。我們以teacher為例,可以這樣引導:t-e-a、tea,c-h-e-r、“cher”,teacher。這樣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以音節為單位進行記憶,是對字母組合等發音規律的一種實際運用。堅持這樣的訓練,一段時間后學生即使對單詞的拼寫有所遺忘,但只要會讀這個單詞,他就能根據字母組合的發音規律回憶起來。而且這樣的方法還便于學生今后按音節、舉一反三地記憶單詞。
3、積極積累,找規律。如當學生的詞匯學習積累到一定數量時,滲透[ai][ei]兩個音標。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開展有趣的摘蘋果比賽,每個蘋果上都寫有一個單詞,如cat、cap、face、lake等,水果籃子上貼上一個音標,學生將含有相同元音的蘋果放入相應的籃子里,如將寫有cat、 cap的蘋果放在貼有音標[ai]的籃子里,將寫有face、lake的蘋果放入貼有音標[ei]的籃子里,比比誰摘的蘋果最多,多的同學會得到一張卡通小貼畫。小學階段是兒童可塑性最強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勝心強,在音標教學中采用教學比賽這一形式,比起單純模仿的形式,學生的注意力顯得更為集中,情緒更加高漲。
五、對比啟發的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盡力啟發學生找出英語中音與音、字母與字母、單詞與單詞,以及漢、英兩種語言之間的聯系,然后加強練習,加深理解,鞏固記憶。找出容易混淆的內容,結合讀、練,分清異同,通過各種練習,如比賽、分組、對練等進行強化記憶。例如在教學關于字母“i”的讀音規則時,我分了兩組讓學生去體會,一組是pig,big,fish,his,swim,milk,chicken等;一組是rice,nice,like,white,kite,bike等,讓學生自己練習朗讀的時候體會,同樣是字母“i”,它的兩個主要的發音是什么,并通過小組合作,說一說它的發音規律,這對學生以后記憶單詞有很大的幫助。
英語語音學習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其中音標教學也是必要的,正如中文學習需要學習漢語拼音一樣,這樣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有了“拐杖”作為扶手。但是,英語語音的學習不盡相同,我們不能一開始就給學生“拐杖”,因為學生不具備聽和說的基礎。我們要讓學生有一個摔打滾爬的過程,讓其在這一過程中逐步認識語音規律,再滲透音標教學,這時“拐杖”(音標)才會得力,才能掃清語音學習過程中的障礙。
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的英語教師更要注意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布魯納認為:“學生不是被動的、消極的知識接受者,而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因此,在小學中教師要注意發展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訓練學生的語音,讓學生掌握一種解決英語單詞強有力的武器,為他們將來的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文梅“小學英語語音教學思考”.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2009(1)
[2] 殷志磊.談談小學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語音修養[J].課程·教材·教法,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