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課程下物理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就是如何使教師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術,構建一種有效教學的框架,從而整體提高教學成效性。物理高課堂教學應按照目標管理的教學流程,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課程改革為載體,優化課堂教學。那么,如何構建優質高效課堂是每位教師理應思考、探索的主要課題。在新課標理念下,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時間、空間、學習過程都還給學生,教師應是課堂的組織者、引領者、參與者。
關鍵詞: 高效課堂;構建
一、切實轉變教學理念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前提
陳舊的教學觀念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課堂教學僅僅是教師的單向“灌輸”。高效課堂要求我們的教學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也不再是學生被動地“聽”、“記”的過程,而是他們主動地探究,積極地去“悟”、“求”的過程。教師不再是至高無上的、發號施令的、主宰學生一切的權威,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
二、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實施高效課堂的基礎
新課程教學觀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之間的心理溝通,它是主體間信息和情感的交流。這種交流就是課程意義在師生、生生中創造與分享的過程;課堂教學應該是一項發展性活動,必須人人參與才能順利完成,學生個性如果不參與活動,課程的意義就不會對其產生任何影響。課堂教學中個體參與強調學生個體的能動性,凸現學生個體在課堂活動中的地位、作用;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和諧,這種和諧統一的實質就是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互動。我認為,教師應注意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精神上自由,有表現的欲望,只有這樣,針對學習內容,學生有感才會發,有疑問才會表達出來,課堂才能真正的成為觀點交流、智慧碰撞的舞臺。
三、有序、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實施高效課堂的精髓
1、高效的課堂教學中的展示。在高效課堂中,“交流展示”環節是啟迪和點燃學生智慧的重要手段。在高效課堂中如何讓課堂展示變得高效,如何避免為了展示而展示,走過場的情況出現,是很值得關注的問題。有效的展示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找到帶有普遍意義和近似性的“問題”進行展示,讓學生找到容易出現歧義的或者核心的知識問題才拿出來做展示,而另一方面,則需要老師教給學生必要的展示的技巧,比如利用物理實驗器材進行展示比簡單的講解更形象和具體。如在聲音的特性這一節中,我引導學生利用手中最常見的工具——尺子,完成了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響度與振幅的關系二個實驗的展示。這兩個實驗較容易操作,而且展示效果也比較明顯。
物理教學中的一些章節借助于多媒體進行展示,可以變靜為動,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例如在“熱機”這一節內容中關于“四沖程汽油機工作過程”的講解,教材中只有四幅工作示意圖,單憑這幾幅簡單的圖讓學生去想象汽油機連續復雜的工作過程,然后展開交流討論,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困難的。頭腦中想象不出物理過程,是學生在遇到復雜問題時無從下手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多媒體可以模擬我們難以用語言和草圖解釋的復雜過程,使學生直觀地感知物理過程,建立正確的物理模型。
2、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進行精彩展示點評,教師總結歸納。在各學習小組根據老師分配的任務,進行書面或口頭展示后,其他組的同學負責點評、質疑。老師要當好導演,善于啟發和引導,對主講的、補充的、質疑的、聽講的各方面的學生全面關注和調控。講解不到位的要補充,偏離主題的要點撥,要調動、激勵學生,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人人都體驗,個個有收獲。教師要及時對個人、小組給予評價,營造和諧的氛圍,創造競爭的環境。在初中物理課堂上,我特別注意表揚學生在學習上的點滴進步,使學生每學習一點物理知識都能感到進步和成功,有成就感。林肯曾經說過:“人人都喜歡受人稱贊。”而教師對學生的稱贊、對學生的評價起著學生衡量自我的成敗,認知自身能力的暗示作用。我從事物理教學工作多年,深知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著收獲、肯定和贊譽。作為教師應珍惜學生心靈深處的渴望,積極創造機會,不斷地讓學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體驗。
四、要注意教學策略的研究,講求形式多樣化是實施高效課堂的保障
“自主、合作、探究”只是學習的方式,而不是固定的模式。不同的學習內容、不同的教學資源、不同的學生實際在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都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做法,不應把這些開放性的學習方式搞得僵化和模式化。從學習內容考慮,有些一般性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一些重點的問題,可以通過學生合作學習來完成;某些難點問題或開放性問題,可以通過學生探究學習來完成。從教學策略上考慮,有的學習內容可以側重選擇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中的一種或兩種,有的學習內容則可以三者兼用。從具體的學習形式考慮,可以根據所在學校、班級的實際,分別選擇研究性學習、動手活動、在計算機環境中學習、小課題等做法。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認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策略,積極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形式和做法,努力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效能。還應當大力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活動,相互研討、切磋、學習、借鑒,有效整合個人、團體、專家的研究成果,使自己在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時得心應手,從而把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引入高效課堂的教學中。
總之,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是一個系統工程,不但需要教師的課前精心準備,課內因勢利導的有效教學,更需要學生的積極主動參與。隨著教改的深入發展,“高效”課堂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讓我們拋開一切思想包袱,讓每一個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得到最大發展。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課,讓物理課堂迸發出生命活力。
參考文獻
[1] 戚業國著.課堂管理與溝通.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 柳斌著.中學教學全書之物理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曉春著.今天怎樣做教師.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