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聽、說、讀、寫構成英語語言交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與英語學習中其他幾個環節一樣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樣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在英語學習中,掌握的語言材料越多,使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得就越快。通過閱讀接觸英語,吸收語言材料,獲得信息是一種學習的重要途經。通過閱讀可以了解使用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識,從而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關鍵詞: 知識積累;閱讀習慣;閱讀效率;閱讀技巧;精讀和泛讀
閱讀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獲得大量的信息,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加大詞匯量的積累,豐富他們的知識,提高他們運用語言的能力。所以,對于我們從事英語基礎教育的農村教師們來說,如何提高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尤其顯得重要。自己從事英語教學多年,感覺有很多的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其中如何培養我們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閱讀的效率?也是我一直想解決的問題。今天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知識的積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閱讀材料
1、在上閱讀課時,向學生介紹一些詞匯知識,如一詞多義,同形異議,異形同義,詞根,詞綴等,比如:八年級下冊英語第一單元Section A中出現了There will be less pollution.pollution的詞根就是pollute, pollute是動詞,pollution則是pollute的名詞形式。
再如:care (n.)—careful (adj.)—carefully (adv.) .polite(adj.)—反義詞impolite.長期這樣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記憶單詞,而且學生的詞匯量無形中也進行了擴大。當然了還要教會學生根據上下文來推斷詞義,而不是死記硬背單詞。
2、注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糾正學生在閱讀時存在的不良讀書習慣,比如用手指指著讀,大聲讀,過多的復視,還有一遇到生詞馬上查字典,不但如此,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把意思轉化成母語等不良習慣。這是我們農村學生普遍的現象。久而久之,不管看什么類型的文章,都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進行。這嚴重阻礙了閱讀的速度,而且導致英語思維的匱乏。試想一下,我們做母語閱讀時,我們一定不是出聲朗讀的。所以好的閱讀者,在閱讀文章時,盡管腦力活動非常緊張復雜,但除了眼球轉動和手指翻動書頁外,一般沒有其他部位的動作。同時,除了翻書的聲音外沒有其他的任何聲音。否則,勢必影響學生閱讀的速度和效率。
3、正確理解閱讀材料,提高閱讀效率。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識,對理解文章很有幫助。因為學一種語言,必定要了解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文化背景知識,在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文章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在指導學生閱讀之前,可以適當的介紹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比如:八年級下冊Unit 7 Reading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這篇閱讀文章較長且新單詞多,對于學生來說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學這篇文章之前,我便讓學生課后查資料了解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對禮節看法的異同,并完成閱讀的預習作業,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容。有了這些準備之后,學生在上這篇reading過程中,能感受不同的文化熏陶,接受不同的文化碰撞。所以課堂上學生根據自己所查找的資料各抒己見,課堂氣氛活躍,從他們聽課的表現中,他們臉上洋溢著對知識了解的滿足,課堂對話涉及到這部分也能做到知禮、得體。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我們的學生在閱讀時,大部分是從頭看到尾。其實,這樣是不能提高閱讀效率的。我們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應該分步進行。
首先,給他們一個或幾個中心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的重點上來,也就是從語言材料中找到特定的信息,而放棄大部分無關的內容。這樣他們的閱讀速度就會很快提高。以八年級下冊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為例,設計任務讓學生去閱讀并找出每段所談論的話題是什么?(第一段談論的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第二段談論的是新加坡的食物,第三段談論的是新加坡的夜間野生動物園,第四段談論的是新加坡的氣候)。
接著,讓學生掃讀。讓學生快速瀏覽全文,領會主旨,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確定作者在文章中表露出來的態度,傾向性,為了檢查學生對文章的掌握程度,我們可以根據文章的內容設計4道題為正誤判斷題,用來檢查學生掃讀的理解程度。4道題正誤判斷題如下:
①Singapore is a big country in Europe. ( )
②In Singapore, you can only find Japanese food. ( )
③It’s good to see lions and foxes during the daytime because they’ll probably be awake. ( )
④It’s best to visit Singapore in autumn. ( )
最后,就是細讀。學生已經對文章的主旨,課文內容了解清楚之后,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細致的閱讀,即細讀。這時包括文章中的單詞,詞組,經典的句子的理解,語言點的講與練。進而文章的細節、段意、段與段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對文章的結構有更深層的理解。
三、在閱讀時,將精讀和泛讀結合使用
精讀是指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寫作方法,概念內涵等的理解,以通過課文語言材料學習語言結構。泛讀是指快速掌握閱讀材料的關鍵內容。精讀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重新組織材料的能力,推斷能力,評價能力。在教學時具體可以這樣操作。
1、在新課導入時,根據創設的語言環境來呈現新單詞,也就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自然呈現新單詞。學生在無壓力的情況下,輕松地學會并掌握課文中的單詞。
2、利用學生討論問題的機會,滲透語言點和語法的教學,并讓學生使用新知識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3、利用學生用英語對課文進行復述的機會,對課文的知識要點進行小結。盡量把要求和文章的思想有機的結合起來。既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便于學生在事中學知識,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1、結合閱讀課文,設計精讀練習,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設計多張幻燈片,進行口頭練習。
2、對課文的知識要點進行概述和復習,落實到學生的筆頭上。
3、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擴充適當的課外閱讀材料。
總之,我們在語言閱讀教學課的教學中,始終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教學思想下。發揮學生學語言的主人翁精神,激勵他們充滿自信地去學英語。積極的投入到課堂的各項英語活動中。讓學生愛學英語,掌握學英語的規律,學會有效地學英語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效率,實現我們閱讀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