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政治教學不僅是普通高中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通過政治教學來培養有道德、有紀律、有理想的中職人才。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文本變為行動,從理論走向實踐;當我們幸運地成為新課程的一名實驗者,真切地走進新課程時,我們的心靈經歷著一次強烈的震蕩。先前的旁觀變成了無助的彷徨,先前的驚羨變成了沉重的驚嘆!新課程正在實際地顛覆著我們頭腦中關于教育的教條,我們必須痛苦地重構心靈中的教育殿堂。
關鍵詞: 政治教學;進修學校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教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扎實、要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教師素質,必須扎扎實實地做好下面幾點:第一,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第二,政治教師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要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第三,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覺悟水平,以高尚的師德為學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舉止帶動學生修心立品。
二、廣博深厚的文化專業知識
教師進修學校教師的知識結構反映師資培訓工作對教師的要求。進修學校的學生需要掌握一些以后繼續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知識,學會做人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獲得以后從事艱苦工作所必備的強健體質。因此,進修學校的學生在校期間,“天上、地下”都要知道一些。不僅要學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自然課,還要接受音樂、美術、書法、體育等方面的訓練。根據這一特點,自然就要求以教師為培訓對象的進修教師的文化基礎知識要廣搏一些。實踐證明,對掌握文、史、哲的基本原理,具備數、理、化的基本知識,了解音、體、美的簡單常識并熟悉現代教育理論的教師,很受中小學教師的尊敬。當然,能達到上述要求的教師是十分可貴的,但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教師較少,一般來講,要求進修教師有較寬的文化知識面,對所教學科的知識系統的內容結構要了如指掌,運用自如,對相關學科的知識也應有所了解。特別要重視對教法的學法的研究,力爭成為所教學科教學法行家。
三、提高探索,形成教學特色
隨著教學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在教學中會有意識擺脫模仿的束縛,逐步進入探索階段,此時要有意識研究課堂教學的形式與效果,大凡有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一般都是在提升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教學風格的。
四、筆者在課堂教學中比較注意課堂語言的使用
通過運用幽默、漫畫、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來講解抽象的理論,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積極性。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就事論事、以理析理,學生學起來也索然無味,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但如果我們能夠運用幽默、漫畫、典故、寓言故事、名言警句等來對抽象的理論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就會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這就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比如說我在講解違反稅法的幾種行為及其對社會的危害和應該受到的懲罰時就充分利用了書中的漫畫“追星族”及“一元錢稅案”等故事,對違反稅法的幾種行為進行了形象地描繪和深入淺出的講解,即使同學們對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等行為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又極大地調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五、堅持開展主題活動
在政治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撰寫小論文、參加社會調查等活動,催生學生政治情感。筆者在教學《多元文化“地球村”》一課時,筆者引導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民族或國家,通過網絡、報刊等各種途徑收集資料,編寫一份“政治小報”,并在全班展出,并評出優秀作品進行表彰獎勵,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包容多元文化的情感,不斷提高政治教學的效率。
六、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特別是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使得課堂教學形象、直觀、生動、圖文并茂,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不僅能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極大的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而且能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的巨大作用,從小樹立起強烈的科技意識,為他們走向21世紀奠定堅實的基礎。所以說我在課堂教學中就比較注意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比如說我在講授高一《經常常識》第四課產業和勞動者中的“積極發展我國的第三產業”這一個框題時就運用了影視錄相放映了我國十五大成就展中有關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概況的一些片段。這樣講解趣來圖文并茂,還有視聽效果,生動、形象、直觀。這既增加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又使同學們對我國的第三產業發展狀況有了深入細致的了解,效果非常好。
政治課教師還有樹立自覺的創新意識,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核心目標在素質教育,素質教育說到底,就是要培養國家、民族所需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需要具有創新理念的教育去培養。這樣的創新式教育自然也就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新型教師。所謂樹立自覺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要求政治教師在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拘泥于教材去尋找更新更好更恰當的事實材料,從多維度去闡釋基本原理和基本觀點;不拘泥課堂教學的空間限制去創造豐富生動的生活實驗情境,帶學生去感悟生活、體驗社會、品味人生、認識真理;不流于普遍化教學而是針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和特殊性去培養每一個學生的創新情感、創新興趣、創新人格、創新激情和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 增強高校學生創新能力問題研究.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
[2] 幽默性語言與思想政治課教學.華章, 2010(11)
[3] 屈文成.中等職業學校政治教學的思考和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08)
[4] 張芬.改革中等職業學校法律基礎課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班主任,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