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課改中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將學生由教學的從屬者轉變為支配者。但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職高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對新課程標準理解不完全,教學活動出現較大偏差,本文將就此類現象進行一個簡要的分析,以其對此類現象尋求解決方案。
關鍵詞: 職高體育;新課程標準;極端;教學現象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體育課程的實際教學改動較大,在新的標準下,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有了更大的自由發揮空間。但是由于新課程標準的理論性較強,且實施時間較短,缺乏參考案例,一部分教師對其理解還不完全。所以在實際實施效果中,就出現了一部分新課標下體育課的極端教學現象。
一、將學生自主學習理解為放任學生自由活動
在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部分職高體育教師將其理解為了:課堂由學生做主,自由選擇學習內容;體育老師的任務就是維持課堂紀律、指出教學中的重難點;課堂交由學生進行自學自練。學生的自主學習應當是由教師引導,而后逐漸放手的過程,而且在放手的過程中教師也要不斷的指導。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不是完全自由,而是在教師指導下的自我主動學習,是在互動討論的基礎上敢于提出自己觀點、善于發現并嘗試的學習。
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是《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核心問題。但由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并沒有對教學中的具體教學內容作出明確規定,所以,在原教學大綱中的難度高、風險大、學生不喜歡的內容就被摒棄。而一些簡單易學、安全性高、學生更為喜歡的項目則占據了主流。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由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口號的提出,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的設置時完全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體育興趣不會是完全相同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興趣需要,而由于學生成長,每個時期的興趣也會不同。而且由于實際教學中體育課時還受到教學場地、教學器材、當時天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以,職高體育教育應當重視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但不是以學生的興趣決定一切;應當重視學生的發展方向,而不是以學生的興趣為中心。對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不能完全以教師為主導,也不能完全按照學生的意愿來辦,而是應當做到二者的平衡,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最終目的。
二、對合作探究學習的濫用
通過多次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考察,我們發現,幾乎所有的體育教師上課都是類似的:體育教師通過在課上的組織活動,并積極參與,以邊喊邊做熱情洋溢的方式烘托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的興趣。而學生則是積極參與、樂于學習、開心學習,課堂一片師生互動、共同參與的和諧場面。雖然說這樣的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面貌煥然一新,改變了原本課堂的形式單一、呆板且死氣沉沉的狀態。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在這種熱烈的課堂氛圍背后就是通過無數次彩排才得到的,學生和教師都只是重復之前所彩排的內容。而且,此類課程基本都不會去考慮學生的運動生理負荷,氣氛熱烈、學生開心是此類課程的唯一目的。教學內容不切合實際,只是生搬硬套的將“合作、探究、創新學習”搬上課堂。在體育課程中,運動生理負荷是判斷學生生理機能狀況、發展學生體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授課過程中學生承受一定的負荷是體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特點之一,而發展學生體能的前提也正是負荷,為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適宜的負荷是必要的。體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就是負荷的具體表現形式,而負荷是教學內容的實質。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體育課的合理密度與體育課的合理負荷已經成為很久遠的一個名詞,而對現有體育教材的查閱中,已經有近20%的教材中沒有出現體育課的密度與負荷。而通過對近幾年體育專業期刊、論文等的查找,對于體育課的密度與負荷問題幾乎已經沒人提及。
三、淡化對學生運動技能的培養
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之后,部分教師將《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理解為強調對學生興趣的激發與培養,因而淡化了運動技能的教學。在體育教學中以學生高興為標準,對運動技能技術的學習則不再提及,僅僅追求課堂氣氛。在體育教學活動中,體操、鉛球、單雙杠等難度高、危險系數大的項目已經很少出現,而球類項目幾乎占據了體育課堂。而一些體育教師更是將此類行為稱之為“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與終身體育掛鉤”。相當一部分老師認為鉛球、體操、單雙杠等項目學生不愛學、老師教學困難而且存在安全隱患,未來學生也很少會用到,也不會將其作為健身的一種手段,所以就不必去學習這些內容。當然,肯定沒人會采用“背越式”去跨越一個障礙,也極少有人通過鉛球的方式鍛煉身體。但是,又有哪些運動就一定會是終身體育的項目呢。學生難道只進行一兩個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就會確立終身教育的觀念嗎?
四、結語
在新課程標準下,在實施新型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只有結合創新、合作才會使每一位同學得到自身獨特優勢的發展。而互相合作也使彼此能改正缺點,完善優點,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也應結合學生興趣、學校實際教學環境等因素,兼顧學生長期發展與終身體育的目標進行合理適度的教學,只有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未來發展基礎打好,體育課才能是真正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張權.初中體育教學在新課改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
[2] 馬煥光.新課改下體育教學新理念[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