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標的頒布,課堂教學改革的啟動以及不斷深入,我們的英語教師逐漸更新了教育理念,比以往更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激發及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學方法也越來越強調運用語言習得理論,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學習或自然“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同時,新的課堂組織模式的變化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關鍵詞: 學習興趣;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教學效率
2011年新課標的頒布,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英語教學要比以往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主體,更加注重激發及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學方法也要越來越強調運用語言習得理論,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環境中學習或自然“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同時,新的課堂組織模式的變化也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課堂教學的得到了一定的創新。
一、優化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教學過程運作的潤滑劑,教師應在平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做好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啟迪學生的獨立意識,創設多種教學方法來讓學生體驗學習語言的樂趣,以其內驅動力來增強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1、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至關重要的。例如, 高中的翻譯教學時,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農民伯伯種地的辛苦畫面,然后展示英語句子“Who knows that every grain in the bowl,is thefruit of so much pain and toil?”面對這樣的環境設計,學生內心充滿好奇,會很快的做出最貼切的翻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同時也明白了翻譯技巧要靈活多樣。利用情境,針對教材每一課中訓練學生能力的對話和課文, 去喚醒學生的情感共鳴,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設置疑問引導他們進入情景,這樣學生學英語就不會感覺枯燥乏味了。
2、利用小品演示,活躍課堂。教師要知道學生是活的在課堂上的,由學生配合形成靈活的直觀“小品演示”,再運用適當的表演來假設一些內容,傳授和鞏固有關知識,會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復習“去過某地方”和“到某地方去了”的句型時,教師將教室各處分別假設成Shanghai,,Hong Kong,Canada等地,執教者走向Shanghai,讓學生A說,Our teacher has gone toShanghai.教者又作從上海走向Hong Kong狀,讓學生B說,Our teacher hasbeentoShanghai,but now he has gone toHong Kong.這樣有趣的模擬使學生更好地運用和理解了句型。
3、興趣往往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先決條件。有了興趣,學生才能熱愛英語,從而在課堂上集中精力,善于思考。興趣能夠喚起他們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當然,不同的教師都有自己獨特的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方法。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氣氛生動、活潑、有趣。新課程教材中配有大量任務型和研究性學習的材料,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虛擬或者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去完成,從而給學生更多的自由發揮的機會,形成愉悅的語言學習情感。而這種情感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在課程理念指導下開展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還應該認識到教學對象是學生。教學中要了解、把握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挖掘教學情景和素材,使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力,讓學生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和有話能說,使學生樂學、愛學和會學。具體教學實踐中,因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視野開闊、對時事要聞和社會熱點問題頗為敏感,教師可以親自選取或引導學生收集來自于報刊、廣播、因特網等媒體的時事、賽事、時尚和娛樂新聞和信息,并將這些材料帶進課堂。英語新教材的多幅圖片,把單元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的英語知識或生活經驗相聯系,以引出中心話題。教師可以圍繞這些話題設計一系列具體的課堂活動,如看圖回答問題、組織小組討論、聽錄音補全句子和合作編對話等等,形成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幫助學生“用語言去學”和“學會用語言”,也為整個單元的后續學習有效地“熱身。
三、面向全體,尊重差異,注重學生創造思維和良好個性的培養
1、尊重個性差異。現代社會需要創造型人才,中學英語教學的創新教育更應該注重學生在實踐中的創造能力,注重個性的培養。創新思維是學習知識的原動力。但在培養創新思維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到學生個性的差異,這些差異包括學生的健康狀況、情感、個人經歷、家庭背景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到學生英語的學習。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應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開發學生的潛能,開展靈活多樣的語言實踐活動,多給學生機會和時間進行思考,發揮學生集體的智慧,展開討論、評議等,讓他們相互交流意見,取長補短,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的個性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這樣更有助于每個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教師也可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使學生在競爭中嘗試成功。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久而久之,英語語言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就會得到培養和提高。
2、鼓勵“質疑”,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創造性意識。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不僅要提供給學生創造的時空,還要給學生添加釋放潛能的“催化劑”。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盡量回避“無暇深思的活動”,要像畫家一樣巧妙地留有“空白”。因為空白給人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間。閱讀課更需要這樣的“空白”,學生的創新能力常是在“空白”中體現與培養。
總之,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需要我們做出不懈的努力。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人心,高考選拔制度逐步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一定會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面臨的新課題和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