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素質教育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成了教學的重要任務。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必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興趣以誘發探究動機這一問題,做出了一下論述。
關鍵詞: 小學數學;興趣;探究動機;誘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現象、原理、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而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促使學生勤思多想,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趣,以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
一、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學習環境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無可非議的。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首先,應從教師的自身做起,教師要主動參與其中;其次,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正確引導他們認識學習的重要性,領悟到自己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終身學習的主人;最后,可以通過自辦班級學習報、定期辦好黑板報、組織學生寫好數學日記、開展好數學興趣小組的活動、實施“超市式”數學作業、定期開展優秀作業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數學競賽、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等形式,為學生創建一個平等、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挖掘數學知識內在的魅力吸引學生
數學知識嚴密的邏輯性和系統性,各種數學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系、解題思路的開闊、各種特殊而巧妙的數學思維的形成,就構成了數學本身潛在的吸引力。在教學中,注意利用數學的這種內在魅力引導學生去聯想發現并運用。如我在復習圖畫應用題時,先出示一幅圖,問: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嗎?大多數學生都能用這樣的話敘述“原來有10只鴨子,跑走2只后,求還剩多少只鴨子?”有的同學又說:“有10只鴨子,跑了多少只后,還剩2只?”還有的同學說:“跑來了2只鴨子后,一共有10只,原來有幾只鴨子?”……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敘述,使學生從思維的靈活性和多向性上得到了應有的鍛煉。然后,我再請學生扮演小鴨子來反映圖畫的內容,同時敘述扮演的內容,同學們都非常認真的投入進來,這樣的教學大大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共同生活
與人共同生活現代人必須具備的能力,而一年級剛入學的新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保護意識比較強,使得許多孩子沒有機會與其他孩子一起交流,缺乏合作的經驗,但多數孩子樂于交流,因而為了幫助孩子形成與人合作的能力,從入學第一天起,就要讓學生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首先從與同桌合作開始。如第一課《數一數》就讓同桌小朋友合作一起完成,讓他們感受到合作成功在帶來的喜悅。而在《認物體》等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把桌椅改成馬蹄形,全班分成幾大組,便于學生間的交流,為合作學習創造環境和氛圍。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交往互動過程中,能使學生多思考,多實踐,多表達,能更多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相信這對他們今后與人交往,學會共同生活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愿意在活動中學知識。在傳統的課堂上,過于嚴肅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話,往往把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壓抑下去。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
比如,在教學“分類”時,充分利用主題圖啟發學生:“來到商店,你們發現這些商品是怎樣擺放的?”讓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毛巾是生活用品,不應放在賣文具的地方。”另一個學生馬上發現:“皮鞋也應放在賣鞋的地方,放在這里不方便賣也不方便買。”還有的學生說:“墨水瓶太小,放的位置太高不好拿,應該與地球儀的位置對換。”……通過創設這樣的空間,學生不僅懂得了分類的實用性、多樣性,還體驗到了探索者發現奧秘的樂趣
四、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學習應用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10以內數的認識是在小學階段最早出現的概念教學,它很重要,沒有它,在以后其它的數的認識教學將難以進行;而它又很容易,許多學生在入學之前都見過,甚至會讀會寫。如何讓這些“舊知識”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呢?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數字的形狀,聯系實際,發揮想象力,想每個數字像什么,如數字“3”,有的學生說像是語文中拼音字母W被豎放了。
在學“0”這個數字時,有學生問“0比l小,為什么不先學呢?”為了鼓勵學生的這一探究精神,我首先肯定他提出的問題非常好,然后告訴學生0不是和1~9這幾個數字同時產生的,最后問“那么“0”是怎樣產生的呢?同學們能回答這個問題嗎?如果不能回答,讓我們下來找一找答案好嗎?”結果學生下來非常積極的查資料、問家長、問學長,大大的激發了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五、采用符合教材內容的多種教學方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利用小學生好奇、爭強、樂勝的心理,適時、適當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奪紅旗”、“比比誰最聰明”、……引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得到自我評價、自我表現的機會,以不斷深化學習動機,把學生從對分數的競爭引向追求知識、提高能力的競賽。從而達到增添興趣,擴展思維,發展智能的目的。
總而言之,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要讓學生學好數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知識不僅相互滲透,而且學法也相互滲透,最重要是使學生感到不同的學習內容,具有不同的體味,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根本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