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過程是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等因素構成的。教學過程是指教學的實施過程,即教師利用教學媒體把知識、意境傳授給學生,而學生則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在化學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媒體相配合,傳遞教學信息,以實現教學最優化的過程,從而達到花些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掌握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能力;激發學習興趣;培養高尚品德。
關鍵詞: 初中化學;現代教育;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與網絡的發展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教育部適時的在《關于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再開好信息技術課的同時,努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其他學科教學的應用,而且“二期課改”提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理念,促進我們在教學方式、手段上要有一個較大的變革,以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在這一變革中,推動初中教學應用現代教學技術的研究,建構新型的現代學科模式將成為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觀點。
一、教學流程
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探索、研究和交流,掌握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加以指導和調控,學生在“同化”和“順應”中進行意義建構的基礎上,同時領悟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創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可充分發展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下的“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為此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作了研究。其教學流程如下:
二、教學結果
1、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助于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研究,使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有了很大提高,深深體會到了其在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能力,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短時高效等方面的優越性,有利提高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理論素養和具體操作能力,進一步促進觀念的轉變。
2、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的熱情。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索研究和交流,獲得了大量知識,從而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全面地了解化學,學習化學,為科學發展做出貢獻,創造出高質量的生活而奮斗。
3、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了學生品質的提高,體驗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選擇課題,查找資料,處理匯總材料,最終形成結論,在學生實踐了研究的全過程,對研究有了一定感性和理性認識后,學生就會感到研究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開展研究。今后遇到問題時,能按一定的方式方法研究、剖析,去解決問題。
三、分析與討論
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過程中也應避免誤區。如模擬實驗不應代替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否則無意與抹殺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科學實驗和創新能力,學生的潛能得不到開發;不能過分夸大多媒體效果,摒棄所有的傳統教學手段,以往的傳統教學手段也有其優越性的一面,再運用現代教育教育技術時不應忽視傳統的教學手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把本應板書的內容都輸入微機,上課時直接顯示出來,這樣做看似節省了時間,但忽略了學生的接受和記錄,其效果事與愿違。
四、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化學知識
課堂只有短短的45分鐘,這點時間只夠學生認知化學概念和基本現象,大量的知識拓展要在課下完成。傳統的知識拓展就是到閱覽室看書,在汗牛充棟的閱覽室想找到我們需要的材料很難。所以,就可以通過互聯網來進行知識拓展。例如,在學習物質的用途、工業生產、環境問題時,可讓學生先查找資料,制作軟件交給教師,然后教師將自己和學生搜集的有關資料發布于局域網中,上課時讓學生自己去查閱收集,找出有用的資料進行處理,最后得出正確結論。網上的資源小但更新快,而且容易搜集,只要輸入關鍵詞就能學習有關知識,所以我們一定要利用好網絡這個拓展知識的園地。
五、信息技術在化學實踐中的應用
通過信息技術,有利于指導學生實踐信息技術中包含很多實驗素材與操作方法,初中生通過觀看這些內容,能夠將實驗操作過程了解透徹在傳統教學中,由于受到很多方面的局限性,老師能夠向學生展示的實驗非常少,且只能夠演示整個實驗過程中的某一個環節,導致學生缺乏實踐操作能力,在思維上也受到很大局限性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可以將很多理論知識的實踐操作過程展現出來,例如某初級中學老師在為學生講解分離與提純方法時,便應用到先進的信息技術首先講述的是化學沉淀法,利用沉淀劑實現提純,沉淀劑發揮作用后,便能夠使離子呈現為難融化合物狀態,并以這種狀態析出這些畫面全部都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來展示,老師還可以適度提出問題,引起學生們的思考學生了解到相關方法后,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動手嘗試操作,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很大便利,學生只需從中習得理論知識,并了解到相應的操作方法,加深印象后,有利于確保在化學實驗操作過程中避免發生失誤通過采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學生了解和學習到的知識更多,并且掌握速度快,學習效率高
總之,信息技術與化學的整合,不僅僅是一種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資源引入化學活動中,合理、機動地運用信息技術,把學習空間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視覺和聽覺感受,豐富學生的,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化學教師必須努力更新教育觀念,在不斷提高本學科專業水平的同時,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探索符合學生認識發展規律的方法,卓有成效地開展現代化的化學,迎接新一輪改革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李芒.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含義、意義及原則[J].電化教育研究,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