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般來說,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學校期間主要學習的是專業知識,而文化課就退而居其次了,語文教師自愿退位,學生也就不再重視。但我們認為職業學校的語文課其實并不像一些人所說的那么悲觀:一是從語文課本身來說,它對很多同學具有永恒的魅力。二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來看,大多數同學的內心始終是向往語文的。如果教師能夠找到一條正確途徑,努力構建其溝通的橋梁,營造健康快樂的語文課堂,帶學生高高興興的走進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必將掀起學生樂學語文愛學語文的熱潮。那么要如何營造健康快樂的語文課堂呢?
關鍵詞: 中職語文;教學
一、實施情感教學對教師的素質要求
語文教學具有人文性和嚴謹性的雙重特征,也是一門對思想品德和情感素質要求較高的學科,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具有積極、穩定、健康的情感,這樣可以更好地感染和帶動學生。在進行語文課文的講解時,老師首先要包含真摯、純樸的感情,在講解的過程中才有可能將這種感情傳達給學生,并且打動他們。中職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教育,所以切記千萬不能照本宣科,更不能對著學生將課文干巴巴的讀一遍,這樣是不起作用的。
老師除了要做到感情投入以外,還要培養自己高超的教學技巧,如果沒有技巧,語文課堂就是紙上談兵。所以在課堂上,語文老師要充分利于教材的內涵,運用一定的技巧來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讓他們不但學到課堂上的語文知識,更是學到課堂外的其他知識,從而形成正確而獨特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二、基礎語文能力的提高
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許多學生識字量不夠,句意表達不清,甚至有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普通話都不會說。這種現實決定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應在基礎語文能力的提高上。具體而言,要提高基礎語文能力,可從以下方面進行:
第一,實施分層教學。中職學校的學生水平不一,相互間差距較大,這就決定了中職語文教學必然是一種不同層次的教學。因此,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在課堂上要具有針對性。講課時較淺顯的部分請一部分學生積極對答;較深奧的部分則主要由老師講解。另外在課外作業的要求上,也不強求一致。比如講述文言文單元時,可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對學習自覺性較差且語文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只要求解決生字詞和背誦名句即可;對中等程度的學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還要求掌握并背誦重點段落;對較高水平的學生則要求全文背誦并能夠自主翻譯全文。三種作業要求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使他們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第二,強調基礎字詞的教學。很多語文教師都忽略了這一點,認為基礎字詞的教學是小學階段的任務,到了中學或中專應該以對文章和段落的分析、鑒賞為主。其實不然,這是一種舍本逐末的教學觀念。實際上,詞匯量的積累是提高語文水平的基石。
三、以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為契機,大力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語文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但凡學校的各項活動都與語文學科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中職學校的活動尤為豐富多彩,如學期伊始的社會實踐征文,接著是以××為主題的作文大賽、朗誦比賽、讀書活動、演講比賽等等。這僅僅是教學線上的活動,還有政工處的活動,如手抄報比賽、黑板報的評比、主題班會活動材料的撰寫、班級日志的小結匯報、每周一星事跡的總結、校運會的班級簡介及通訊報道等等。之外,還有學校團委組織的文學社,校園之聲“廣播站”、“編稿組”等。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讓他們意識到處處有語文、處處用語文,語文對自己能力的培養和今后就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以學生為主體
學生是一個認知主體,但是這個認知主體是受到他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制約的。因而,教師作為教學的實施者,他必須對這個施教的對象有所在意。教學過程中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主體對知識的掌握以及由知識向智能的轉化,無不借助于具有動力因素的情感媒介來實現的。教師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對學生的內心體驗、情感的誘發有直接影響作用。當教師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課文之中時,感情就自然流露出來,并傳導給學生。因此,為了使學生披文入境,入境動情,教學每篇課文,教師都應深入鉆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基調。
備課時,自己首先從感受形象出發,使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浮現在自己的眼前,活在自己的心上,把自己置身于一個既是教育者又首先是受教育者的位置,產生無限敬仰的思想感情。對于那些描寫自然美的課文,則通過語言文字的誦讀,想象出一幅幅真切、鮮明的畫面,體會出作者觀察事物的準確、細致、深刻,語言之優美貼切,以及字里行間洋溢著的真摯的思想感情,自己先受感染。把握了課文的感情內涵,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內化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五、優化教法策略
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有很多種,通??梢杂弥v授法、提問法、閱讀法、討論法、練習法,還有錢夢龍老師的導讀法,魏書生老師的六步教學法等等。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實際,優化各種教法,應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有所取舍,怎樣把對原有的優秀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并根據教學實際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花費最少的教育資源,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目的。例如在給藝術班級的同學欣賞詩詞的時候,我會多一個環節,讓同學們根據作者的描述,把自己感興趣的小節用畫筆展現出來,并讓同學們交流相互的作品,看誰的作品更貼切地表達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境。
綜上所述,加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是語文教改的亮點之一,也是一個有待于進一步開發的新領域。筆者相信,在新《大綱》與《語文課程標準》精神的指導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中職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一定會開展得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常紹芳.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魅力中國,2012(32):129-129
[2] 何錦河.試論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創新的若干問題的解決方法[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