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榮
醫院的財務管理工作是以財務預算為前提,以資金管理和財產管理為重點,發揮現有資產效益的最大化,保證醫療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醫院財務管理是對醫院財務收支活動進行的控制和調節,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醫院事業的重要保證。文章主要分析醫院財務管理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如何加強和完善醫院財務管理的相應改進措施。
1 提高醫院成本管理認識
醫院機構設置復雜,每一個科室因專業不同而使成本的內容和表現方式不同,新技術的臨床應用,也可以改變成本的構成,其成本分攤、測算比企業產品成本測算更為復雜。因此,醫院必須提高成本管理認識,推行全員成本核算,向管理要效益。
1、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組織體系,合理確定責任中心。遵循全員參加原則,讓員工充分意識到成本核算不僅是財務管理部門的事情,而且是涉及每位員工的切身利益、事關醫院發展大局的事情;由院長親自主持成立成本核算小組,在院、科兩級核算的基礎上,合理設置核算單位,加強核算基礎工作。
2、細化成本控制,降低成本開支,完善配套管理措施。實施“總量控制,定額分配”的辦法,按部門和科室進行指標分配,超支自負,結余歸己,從而有效控制費用支出;實行資產動態管理,經費與資產管理緊密結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定期進行資產清查盤點,摸清資產底數,完善醫院資產賬,實現對醫院資產的動態監控。
2 強化核算工作,加強醫院財務管理
1、利用醫院成本核算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建立醫院核算員、科室核算員,實行二級成本控制。合理設置成本核算單位和成本,確定成本項目。
2、建立健全成本分析評價指標體系,對成本進行分析、評價、對比,找出管理的薄弱環節,不斷改進和完善,以達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
3、合理劃分科室收入、支出。將科室收入分為直接收入和間接收入兩大類。直接收入就是一個科室的服務收入,包括診查費、特護費等;間接收入是指由幾個科室共同服務實現的收入,這部分收入應按一定比例分別計入各有關科室。科室成本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兩大類,可控成本是指科室責任人可直接控制的支出,按科室核算對象直接歸集到人員費用、材料消耗、設備折舊等;不可控成本是指科室不能直接控制的支出,主要是指管理費用,包括管理費、管理部門的水電費等,它一般根據受益原則在各部門之間進行分配。
3 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財務體系,保證成本核算的順利進行
1、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完善各種原始記錄,健全各科、班組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醫院內部各種材料物資的收、發、領、退都要認真計量,并認真填寫材料物資流轉憑證,嚴格辦理好各種收發領退手續。對消耗量大的水電氣,應由專職人員經常檢修計量器具,保證計量結果的準確無誤。
2、制定合理的內部結算價格。醫療服務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勞動,為了完成某項醫療服務有時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與協助,為了明確醫院內部各科室、班組的經濟責任,醫院應對物資在各科室、班組之間的流動以及相互提供的勞務,采取內部結算的形式進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3、實施招投標采購制度。存貨采購是醫院成本控制的關鍵點,醫院藥品、材料、低值易耗品的采購價格是決定醫療成本高低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對采購環節的控制在整個醫院的成本控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推行招投標采購制度是醫院遵循市場經濟運作規律、規范醫院物資供應途徑及程序、保證采購物資質量和節約采購成本的有效措施。
4、合理控制人力成本,減少冗員成本支出。實施因事設崗、以崗定員、逐級聘用、優化組合、競爭上崗的人事制度,推行全員聘用制;合理分流富余人員,建立嚴格的臨時用工制度;對基建工程、醫療設備購置、新技術和項目、人才引進等,必須由有關科室寫出可行性報告,經集體研究討論后再付諸實施。
5、對成本費用進行合理的歸集與分配。按照誰受益、誰承擔費用的原則歸集與分配費用,對于一個部門支出的費用,直接歸集到這個部門,屬于幾個部門共同承擔的費用,按照受益程度進行分配。 6.提高成本核算的電算化水平,控制病人費用的不合理增長,提高業務收入的“含金量”。根據系統設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步驟進行成本計算,產生成本信息。加強成本計劃、預測、控制、考核、分析評價等管理功能,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水平。
4 加強和完善醫院財務管理改進措施
1、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規定財會人員的職責 為科學合理地組織會計工作,醫院應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能有效地進行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本單位的會計制度;參與本單位各種計劃的制定,并且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考核。建立健全醫院的各項財務會計制度,根據醫院的經營特點、管理要求和會計業務實際,建立會計核算體系,合理組織會計核算工作。會計人員應能遵守會計職業道德,做到鉆研業務,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搞好服務等。
2、加強對財務管理風險的防范 在財務管理制度的風險上,提高醫院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平時的工作中,要培養財務人員學習會計專業知識,財務管理知識、財務資金管理制度、事業單位有關的規定等。在財務管理的運行中,許多醫院制定了很多財務條例,但是大多都沒有實際意義。只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才能對財務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現實的解決依據,為財務的工作提供崗位職責、加強工作質量。有效加強財務風險的管理工作不僅是對風險出現的及時應對措施,也是分散財務風險,降低風險損失的有效辦法。
3、強化資金管理,確保資金管理有效性 在醫院經濟活動中,重大的投資、籌資等活動因其資金需求量大、周期長而成為財務管理的重要控制點。醫院財務部門對基建工程、醫療設備購置、大修等項目的資金支出,從立項著手,參與事前論證、預算編制、費用審核等,進行全過程監督管理。財務部門參與重大財務經濟事項活動運作,不僅使各項資金支出都掌控在預算范圍內,還進一步確保了資金運作的規范、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