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
摘 要: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特別是在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效能監察工作要進一步創新發展,需要從理論上加強研究,提升認識,以明確前進的方向。
關鍵詞:效能;發展;監控
1 在效能監察選題立項上,應由偏重局部治標,向多層面深層次轉變,不斷拓展效能監察工作新領域
1、從效能監察工作的基本任務、職責范圍來看,企業效能監察的基本任務是: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企業內部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監察對象履行崗位職責及從事管理活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企業管理效能、效率和效益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糾正和處理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違規違紀行為。在生產管理、技術管理方面有無效率低下、忽視質量,造成完不成任務或質量事故損失超標現象,以及勞動、人事、教育、信息等管理活動,都在效能監察的范圍之內.換言之,監察對象在各項管理活動中和各個管理環節中履行職責的效率和效果,都應納入監察視野,并且在今后一個時期,國有企業的改制、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都將是企業效能監察的重點.
2、從企業效能監察面臨的形勢和發展的趨勢看,拓展工作層面與層次是大勢所趨.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利益關系日益多元化.這些因素的同時并存,對企業開展效能監察工作增加了新的難度,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隨市場的多元化和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我們在效能監察工作中還會碰到更多的新情況、新問題,并且有的問題用老辦法已不能得以解決.如仍按“一條胡同走到底”,不及時調整工作思路,不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勢必造成工作被動或滯步不前,使許多問題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溜”走。
3、從企業現實存在的問題來看,有效的拓展工作層面與層次是當務之急.應該看到,個別的企業因管理不善,致使大量資金被截留、挪用、貪占;甚至有些專項資金以專款專用的名義被變相地侵吞、揮霍、私分;在企業重組改制中,國有資產流失問題時有發生;因主觀武斷,瞎指揮,導致重大責任事故不斷;因決策失誤、粗放管理等行為造成的損失浪費驚人.從企業監察部門來看,效能監察監管手段不嚴,監管制度執行乏力,監督工作還不到位,這都制約企業效能監察的健康發展,一定要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否則就失去了企業效能監察工作應盡之責.
2 認真把握監察時機,將事后監察為主重點轉向事前、事中監察為主,重心放在超前介入,過程監控
所謂超前介入,過程監控,是指企業的重要決策出臺之前和重大生產經營活動確立之初就做好調研,從源頭上把關,整合監察力量,及早介入,提前就位,并把效能監察活動貫穿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真正起到風險防范作用。其中,事前監察是防范性監察,圍繞監察對象的決策行為和實施決策前所采取的措施進行的監督檢查,達到預先防范,關口前移,減少和避免決策等問題發生.事中監察是同步性監察的開始,是對監察對象在工作中履行職責的情況的跟蹤監督,目的是規范監察對象的管理行為,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防止問題的擴大.事后監察是對監察對象已經完結的管理行為和效果進行的監督檢查,是當前企業效能監察的主要形式.
3 在工作原則上,由“外圓內方”向內外同一轉變,擺正內在關系,消除監察“特區”
企業效能監察工作按理講不應該有“禁區”,只要是屬于監察范圍的內容,都應納入監察視線,但實際操作中卻不盡然.企業要生存,就要適應市場法則,有時為了拿到項目合同,也用盡了各種辦法,其中有些做法甚至也是踩在“線”上走,這種情況下,企業效能監察成了把“雙刃劍”,無論偏向哪一邊,都會對另一邊有所“傷害”.那么,怎樣把握這個“度”.
1、兩者利益都必須維護,但前提必須是合法.作為企業紀檢監察部門,對企業的利益當然要維護,但此時的維護主要是建立在政策服務、智力支持上,如在采購外協招議標中簽定“廉潔誠信保證書”,體現在對黨員干部和特殊崗位從業人員的教育上,落實在制度管理上.這里,外圓是市場之道,內方為廉潔之規,內外有別,不等于內外無規,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監督、放棄原則,這是企業效能監察工作的鐵的紀律和底線.
2、對具體市場運作行為,可以不干預,但不是放任不管.現在企業闖市場很艱難,為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這些年企業監督部門對市場運作中的某些行為實際上是持“默認”態度,在監督中大都采取“區別對待”,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不等于對其坐視不管,使之成為效能監察的“特區”,不干預不等同不監督,只是監管的方式方法更靈活、更策略。
3、有所為,有所不為,是為了更有作為.無為而治,是一種期望和境界,不等于不為而治.有所“為”,就是為了有所“不為”,把該管的管好,把該放的放開,做到宏觀管住,微觀搞活,方向把正,讓企業在政策和法規的“尺度”內,自主、健康地運行,只要不“出格”不違規就不過多干預,紀檢監察部門可以用更多的精力來研究政策,當好參謀,搞好服務,從而達到實質意義上的“無為而治”.
4 在效能監察具體工作中,要努力做到“四個創新”
1、是觀念創新.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自覺摒棄過去舊的和不合時宜的觀念,樹立指導服務的責任意識;糾正效能監察是“種別人的地,荒自己的田”等模糊認識;克服怕效能監察干擾了生產經營的正常秩序,怕查出問題影響企業聲譽、堵了企業的路子等顧慮,要充分認識效能監察是紀檢監察工作融入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企業改革發展大局的一項重要工作.
2、是體制創新.加強對企業效能監察工作的領導,建立行政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的效能監察工作責任制.要對各級領導干部劃分效能監察責任區,并與生產經營、安全、質量管理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區相統一,統一布置、統一檢查抓落實.一個單位效能的好壞,要與評價領導干部政績、選拔任用干部相結合,與經濟責任制考核兌現掛鉤,獎優罰劣.
3、是領域創新.要把效能監察的視線向經營管理的深層次延伸、向合資合作股份制企業延伸,圍繞企業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將目光逐步向產權交易、技術改造、賠償費用、對外項目等領地延伸.做到國有資本投到那里,效能監察工作就要開展到哪里.同時,要與業務部門通力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變單一的效能監察為統一的效能監察,避免“孤軍作戰”。
4、是方法創新.一是要選準“切入點”.要把企業管理的難點和經濟效益的流失點作為效益監察的重點,盡可能地選擇那些“短平快”的監察項目,力爭短期內能見到成效,增強干部員工的信心.二是要抓住“關鍵點”.重要決策出臺前,著重檢查決策的合法性.重大經營活動確立之初和進行之中,前期著重檢查項目的可行性,合同的合法性;中期著重監控項目進展的有效性,經營行為的規范性;后期著重審查項目效益的真實性和分配的合理性.三是要把握“延伸點”.效能監察是一個完整的管理監督過程。
5 結束語
只有在企業效能監察具體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探索研究,才能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我們繼續堅持創新,抓住重點,扎實工作,為企業持續科學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任建文. 我國企業效能監察的全面風險管理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10.
[2]任萌. 行政效能監察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2.
[3]張永萍. 強化企業效能監察的實踐與思考[J]. 先鋒隊,2011,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