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卓
摘 要:通過十幾年的司法實踐,我國嚴格的法定資本制度逐漸顯露出其局限性。2013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進行公司注冊資本制度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并激發了社會投資活力。但任何一項新的措施出臺都是有利有弊的,我們應同時建立一套與之配套的相關制度,使新的公司資本制度在整個市場經濟良性運行上發揮重大作用。
關鍵詞:公司資本制度;法定資本制度;授權資本制度;變革
1.公司資本制的內涵和特征
公司資本制度對保護股東利益、債權人利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國的公司法對資本制度都非常重視。通過公司立法實踐,世界各國形成了授權資本制、法定資本制和折中資本制三種公司資本制度。
1.1授權資本制度
授權資本制,是指在公司設立時,公司章程雖然明確記載了注冊資本總額,但只要求發起人認購部分資本,公司就可以正式成立,未認足的那部分股份,可以授權董事會在公司成立后,根據公司生產經營狀況和市場行情,再隨時發行、募足,不必經過股東大會批準。授權資本制是由英美法系所創立,實行這一制度的國家主要以美國為典型代表。該資本制度刺激了人們的投資熱情,具有更大的靈活、效率的優越性:該資本制度并不要求發起人一次性全部繳足公司注冊資本,便于公司迅速成立,降低了公司的設立成本;公司隨時可以募集資本,避免了公司資本閑置和浪費,并簡化了公司變更資本的程序。
授權資本制度對公司資本沒有作嚴格要求,這就很容易造成公司濫設、虛假出資,被欺詐行為所利用,從而導致公司債權保障與經營能力的下降,導致公司資信不足,也易于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擾亂社會的經濟秩序。為彌補授權資本制度的漏洞和缺陷,美國通過其發達、靈活的判例規則,確認了公司資本充實原則、人格否認制度等,在股東和債權人之間建立了相互制約、相互平衡的利益保護體系,平衡雙方合理的利益,完善了授權資本制度不足。同時,美國也已經建立起了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交易方可以通過信用材料對交易對象進行風險評估,從而做出相應的決策。
1.2 法定資本制度
法定資本制更注重交易的安全性,在公司設立時,公司章程必須載明資本總額,同時要求發起人必須認足或者募足全部資本,否則公司不能成立。法國首創法定資本制,后為意大利、瑞士、奧地利等其他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法所普遍采用,成為大陸法系國家公司法中的一種典型的資本制度。這種資本制度要求公司的注冊資本必須達到法定資本的最低限額,目的是避免空殼公司的設立,使公司在成立時就具有足夠的資金擔保債務履行,確保公司資本真實、可靠,有利于維護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和交易的安全。
由于法定資本制度要求公司在設立時,必須依據公司章程一次性認繳全部資本,并且必須達到最低資本額,這明顯增加了公司設立的難度和成本,在公司設立初期容易導致公司資本閑置積壓,另外,公司增資的法律程序極其繁瑣嚴格,但減資的條件卻很寬松。法定資本制度缺乏效率和活力,過于僵硬,嚴重阻礙了經濟的發展,一些國家已經不再嚴格遵守這些原則,“60年代之后,大陸法系國家均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授權資本制” [1]。
1.3 折衷資本制度
“折中資本制度,又稱認可資本制,是指在公司設立時,對公司章程確定的資本總額不必一次全部發行完,公司就成立,其余部分授權董事會,在一定期限內根據需要,隨時發行新股募集的一種資本制度。”[2]該種資本制度是介于法定資本制和授權資本制之間的一種新型資本制度,既放松了對公司設立資本的要求,又保證公司成立時必要的資本,平衡了公平、安全與效率,既有利于公司的設立,防止資本閑置和浪費,提高了公司運作的效率。同時又避免了公司的濫設,維護了市場的交易安全和秩序。原來實行法定資本制的一些大陸法系國家和地區,如德國、日本和我臺灣地區都實行了折衷資本制。
2.我國公司注冊資本制度存在的問題
我國絕大多數的公司由國有企業改造而來,它們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股東。這樣的公司缺乏遵守市場交易的游戲規則和保持信譽的動力。因此,為了保護債權人和社會公眾的利益,維持公司的信譽,《公司法》以“安全”作為首要價值目標,確立了嚴格的法定資本制度。但是在采取嚴格資本管制之下,不但沒有達到充分保護債權人、維護交易安全的預期目標,相反虛假出資與大量抽逃出資的情況依然大量存在,而且嚴格恪守資本三原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對外融資、股東利益的維護、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等都產生了巨大的阻礙面對法定資本制存在的諸多問題,如何加快資本制度改革,使其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真正發揮功效,已成為我國公司立法面臨的緊迫問題。
2014年2月7日,國務院批準頒布了《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此次公司注冊資本制度改革主要有以下五大內容:一是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二是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以查詢,使企業相關信息透明化。三是按照方便注冊和規范有序的原則,放寬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由地方政府具體規定。四是大力推進企業誠信制度建設。五是推進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降低開辦公司的成本。此次公司注冊資本制度的改革符合新經濟形勢的需求,必將促進小微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的成長。
然而,任何一項制度的實施,其優勢均有可能轉化為缺陷,我國公司注冊資本制度的改革也不例外。首先,取消對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的限制,未限制公司首次發行股份的最低限額,也未規定募足章程規定的股份的時間,易造成公司濫設,并可能出現大量公司實收資本與資產實力、實際生產經營規模嚴重脫節。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完善,信用體系尚不完備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公司設立中的投機和欺詐性商業行為,對債權人利益構成風險。其次,將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改為認繳登記,公司的實收資本可能是微乎其微,公司缺少穩固的財產基礎,這對債權人來說是很大的風險,不利于維護交易的安全。
3.我國公司注冊資本制度改革的建議
針對上述公司注冊制度改革后可能存在的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完善:
首先,建立健全的社會信用機制。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注重運用信息公示和共享等手段,將企業登記備案、年度報告、資質資格等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系統予以公示。推行電子營業執照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與紙質營業執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將有違規行為的市場主體列入經營異常的“黑名錄”,向社會公布,使其“一處違規、處處受限”,提高企業“失信成本”。 [3]可以與質檢、稅務、海關、公安、法院等監管部門建立信息系統聯網。完善信用管理體系,健全征信數據庫,公示企業信用記錄,方便準交易方較為準確的評估風險大小,從而做出相應的決策。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規企業的違法成本,一旦發現交易中的違規失信行為,就要以非常嚴厲的手段予以制裁和懲罰。建立懲罰機制,及時查處并立即制止違規失信行為,事先懾阻未來可能產生的違規失信行為。
完善與信用管理體制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如信用調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責任保險制度、揭穿公司面紗、公司會計審計制度、公司財務報告制度等等,建立一套完整的債權人利益防范與保障機制。嚴格制定行業規范,市場主體也應提高自律意識,嚴格依法辦事,誠實守法,合法經營,在全國形成一種誠信的經濟發展環境,進而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
其次,加強對企業的監督管理。公司資本制度的改革促使政府管理職能更多的向事中事后監管方向轉變。放寬公司設立登記條件,使得公司登記管理機構監管難度加大,對公司登記管理機構的監管水平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公司登記管理機構應當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自律等手段加大對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同時,企業也應當規范自身管理體制,發揮監事會、獨立董事、工會等監督職能,加強法制宣傳和教育,增強企業的法律意識。加強企業內外部監督,為新的資本制度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最后,提高法官的法律素質。我國實行新的資本制度,將給予法官在個案中較大的自由裁量權,這就要求法官必須具有極高的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否則,好的資本制度也會被現實抹去了本來面目,法官的自由裁量權也將成為其向當事人要錢的工具,導致司法更加腐敗。[4]我國對法官的任職條件要求較低,初任法官的學歷起點是“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或高等院校非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具有法律知識”,沒有任何經驗要求。法官不懂法、枉法的案例也頻現。為更好的實施新公司資本制度,我國應提高法官的任職要求,聘請具有豐富法律知識和實踐經驗,具備高尚人格的人員任職,從法官質量和數量上嚴格把關,使得法官精英化。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公司注冊資本制度的改革,為降低創業成本,激發社會投資活力,促進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隨著社會信用機制、公司治理機制、監督監管機制、責任保險機制等相關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我國公司法律制度將對保護債權人利益、促進公司發展、實現整個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江平,方流芳 《新編公司法教程》[M] 法律出版社 1994年第73-74頁。
[2]楊紫煊 《經濟法》 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第1版。
[3]轉引自《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 載新華網 2014年3月11日訪問。
[4]參見楊艷秋 《論授權資本制度與折衷資本制度應當緩行》 載法律圖書館網. 2014年3月12日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