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
脫毒馬鈴薯是采用優良品種作材料,經脫毒后,剝離莖尖,組織培養,病毒檢測,組織擴繁,溫網室生產成微型薯(原原種)為脫毒馬鈴薯。脫毒馬鈴薯的種植,是目前世界各國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的一項重要措施。
1 脫毒馬鈴薯栽培技術要點
馬鈴薯(土豆)主要是以塊莖繁殖為主的作物,在生長期易被病毒侵染造成病毒性退化,且常受晚疫病、軟腐病等多種病害威脅,使本屬于高產作物的馬鈴薯常常不能高產穩產,所以必須種植脫除病毒的馬鈴薯,才能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脫毒馬鈴薯是對莖尖脫毒后用組織培養(植物克隆)技術獲得的。脫毒馬鈴薯原原種是經誘導產生的試管薯或經扦插獲得的馬鈴薯。用脫毒原原種播種,收獲后獲得的種子叫原種;使用原種繁殖的種薯叫原種一代;再用原種一代繁殖的叫原種二代;原種二代繁殖后就成為生產用種;生產用種播種后獲得商品薯。
1.1 原種繁殖材料為脫毒微型薯(原種)
1、土壤要求:選擇海拔1600-2200米(早熟種應選擇海拔1600-1900米)水源條件好,中上等肥力,土壤疏松、平緩地,土細,無石塊、無雜草,前作為玉米、蕎、麥。
2、微型薯必須經過催芽(待芽長出0.2-0.4厘米)才能播種。
3、種植密度:早熟種株行距30×55厘米,4042塘/米。
4、底肥:每畝鉀15公斤,一次施入,播種后澆足塘水后,蓋細土2-3厘米。
5、田間管理:苗齊后澆一次透水,待苗長到12厘米左右除草一次,現蕾期(打花苞前5天)除草保窩。現蕾期至葉片枯黃前20天,每隔15天用防蚜蟲藥劑防治一次。發現雜株、病株及時清除。
6、適時收獲:選擇晴天收種薯,否則,易爛薯。
1.2 一級種、二級種繁殖
一級種采用原種作繁殖材料,二級種采用一級種作繁殖材料。
1、土壤選擇:一、二、級種均可在該品種適宜區繁殖,選擇交通方便,平緩疏松沙壤,中上等肥力條件。前作為玉米、蕎、麥,確保種薯純度。
2、切種薯方法:采用無油膩、鹽的刀子,以種薯頂部縱切,打破頂芽,然后,根據芽眼分布情況,每塊留1-2個芽,傷口晾干后即可播種。
3、種植密度:早熟種株行距30×55厘米,4042塘/畝。中、晚熟種株行距30×58厘米,3833塘/畝。
4、底肥:每畝腐熟農家肥1500公斤,普鈣50公斤,尿素20公斤,硫酸鉀15公斤,一次性施入,播種后,干旱地塊,澆足塘水,蓋塘土5厘米。
5、田間管理:苗齊后進行第一次除草,現蕾期進行第二次除草保窩,保障單溝或暢通排水。現蕾期至葉枯黃,每隔15天防治一次蚜蟲。發現病株、雜株及時清除,適時收獲。
(三)、包裝、貯藏 原種、一級種、二級種田間收獲時,統一包裝,統一標簽。 --- 每袋內外標簽各一份,寫明種薯名稱、級別、驗收人、收種時間。及時運輸,集中或分戶保管,發現爛薯,及時清除,專人負責,以防品種混雜。脫毒馬鈴薯切塊催芽技術 脫每馬鈴薯原種、一級種、二級種薯塊較大,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個脫毒種薯,每畝確保150公斤種薯種植達到3800塘以上。
2 馬鈴薯脫毒技術
首先,馬鈴薯病毒病在我國普遍發生,其退化快慢和程度依地域而明顯不同。 一般海拔高、地理緯度高、氣候冷涼地區或高寒區程度輕而慢,品種的優良種性保持的年限長,故生長上應用的年限也長;而低緯度、低海拔、氣溫高的平川地區則退化快,且嚴重,一個好的品種只能種植2-3年,有的甚至僅能種植1年。馬鈴薯病毒病猶如癌癥,一旦感病就終身帶毒,無法由藥劑防治,必定會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和品質降低,經濟效益低下,使生產無法進行。解決種薯退化不僅是世界而且也是我國馬鈴薯生產發展的關鍵問題。
脫毒馬鈴薯與不脫毒馬鈴薯的區別是:脫毒馬鈴薯最大的特點是高產穩產,每畝可產2000—2500kg,最高產量可達到3500—4000kg,而不脫毒馬鈴薯的畝產才500kg左右。科學證明: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比不脫毒的可增產40%。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的塊莖小(1—10g),也稱為微薯,因為種子小,農民購買后即可隨身攜帶,運輸方便,省下運費開支。用脫毒馬鈴薯生產的商品薯,由于營養豐富,含蛋白質、纖維素、脂肪、多種維生素等,許多國家除了將它作為糧食作物外,還有些國家把它當成健康食品。根據馬鈴薯食品加工要求的不同,也需要這樣的脫毒馬鈴薯。因此從農業生產的方向還是市場前景看,種植脫毒馬鈴薯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馬鈴薯脫毒的核心技術是莖尖組織培養(又叫分生組織培養)脫毒技術。是利用莖尖沒有病毒的特性,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經過莖尖剝離脫去主要危害馬鈴薯的病毒病及真菌、細菌性病害,用人工配制的培養基,培育出無毒試管苗 (將莖尖組培苗進行病毒檢測,淘汰仍帶有病毒的莖尖苗),然后把試管苗在溫室或網棚內繁殖微型薯原原種,在隔離條件下,用原原種繁殖原種、 用原種繁殖良種供生產使用。脫毒種薯與帶毒種薯相比,脫毒種薯后代植株葉片的葉綠素含量高,光合強度、光飽和點顯著提高,而呼吸強度卻低了24.8%;并且葉片活性強,綠葉功能期延長,可較長時間為塊莖 制造營養物質,田間表現為植株生長健壯、 旺盛。脫毒植株水分代謝協調,抗高溫干旱能力增強。脫毒后植株吸收氮、磷、鉀能力增強,塊莖中淀粉磷酸化酶活性強,促進了淀粉合成和干物質積累,所結塊莖個大、 整齊、表皮光滑、營養物質含量高。我國大面積應用結果表明,使用馬鈴薯脫毒種薯一般比沒脫毒的增產30%~50%,比嚴重退化的成倍增產。